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好大一棵树丨贵州这个贫困县如何办出大教育?解开其中“绿色密码”

20200911115911_78856.png

点击看视频↑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棵树成材,大概需要18年。

  培养一个大学生,时间也刚好是18年。

  18年,成材,成才。教育就像一棵树。

  “杉木之乡”锦屏县,也有这样“一棵树”。

  这棵树可以换“最牛考生”、建“最牛学校”、办“最牛教育”。还创造了黔东南州第一个连续18年高考排名前列的佳话。

  这棵树究竟有多大?


1.jpg

锦屏中学校门


 “一棵树”换“最牛考生”

  叶,相触在云里。

  考生就像一片片树叶,郁郁葱葱。

  位于贵州东南部的锦屏县,属于省级贫困县、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少数民族占了近9成。今年3月宣布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曾经高达34.29%。


  初秋时节,稻花飘香,正是锦屏县平略镇开田捉鱼的黄金期。建档立卡贫困户周银花夫妇,却忙着上山采伐杉树,打算把屋顶翻修一下,这是今年在林业部门申请到的采伐指标。他们的儿子林世焕在北京大学读大二。


2.jpg


  “看到树长得好,心情就愉快。”周银花指着自家的树林满意地说,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树,现在我家脱了贫,凑学费根本不用砍树。


3.jpg


  提起凑学费,锦屏县民族中学校长杨政昌的感触最深。“我当年读大学,全靠家里砍树卖钱来凑学费,所以我对杉树有很深的情怀。”


  锦屏县委教育工委书记欧品金介绍,上世纪60年代,锦屏推行“以木材换人才”,主张“先建娃娃窝,后建乡政府”,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培养了一大批“最牛考生”。

  锦屏考生有多牛?

  从2014年以来,锦屏有24名考生考上清华、北大。要知道,这是一个仅有23.63万人口的贫困县。

  小县也有“牛考生”。近9年,锦屏有9367名考生考起一本。尤其是去年,杨廷超同学以709分夺取全省理科第一;今年,孙桂宇同学以710分排名全省理科第二,夺取黔东南州理科第一。另外还有4人取得黔东南州文科和理科第一。

  穷县也有“富教育”。近20年来,锦屏累计投入教育经费7.55亿元。特别是1999年和2000年,锦屏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42.6%、56.7%。全县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的热情空前高涨,累计集资教育经费达900万元。近两年,政府和社会投入的教育资金比例已达1:0.9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锦屏人还懂得“金山银山”可以换来“桃李满天”。


4.jpg

锦屏民族中学校园里的一棵树上挂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牌子


 “一棵树”建“最牛学校”

  枝,攀援在险峰。

  学校像树一样,用铜枝铁干坚忍庇护师生。

  锦屏县河口乡文斗苗寨,森林覆盖率达95%。据清乾隆文献记载,文斗苗寨有“生一个孩子,栽一棵树”的寨规,村里100年以上的古树有1000余棵。“寨中有一棵千年银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华人文古树’。” 村支书姜达榜说。

  一棵古树就是一种文化的标志。其枝枝叶叶间,都渗透着文化的汁液。

  明清时期,锦屏因木材贸易而催生的林业契约——锦屏文书,不仅有500年的历史,还是当地诚信教育的典范。

  记者在锦屏采访发现,最美的风景是学校,最好的设施在校园。各村各寨修建学校,均得益于山林中盛产的杉木。


  用杉木建“最牛学校”。平秋镇魁胆村小学就是一所典型的林区学校,教学楼宽敞明亮,篮球场,图书室,食堂等一应俱全。

  魁胆小学退休老校长王昌海回忆,1964年起,魁胆多次采伐集体木材建设学校,使魁胆的学校成为全县最好的乡村学校之一。全村先后有200余人,考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王述熠同学还以贵州省第7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

  用杉木建“最牛设施”。在锦屏中学操场一角,记者发现一处读书长廊。数了数,一共有72个杉木书架,里面全是往届毕业生留下的教辅和小说。

  在锦屏城关四小教学楼,记者发现每层楼都有一处休闲区,用的也是杉木桌、杉木凳,桌上的年轮默默地见证着孩子们成才。


5.jpg


  “锦屏人爱杉,但是为了孩子,又最舍得用杉。”校长徐钟山自豪地说,我们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配置,在全县都是最好的。

  的确,锦屏20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无论走进哪一所,几乎校校有杉树。全县中小学实验室做到了“光上桌、水上桌、电上桌”,中小学图书、仪器设备、班班通和计算机配备覆盖率和达标率均达100%。

  锦屏的“最牛学校”,其软硬件设施,逐渐成为周边最羡慕的地方。


6.jpg

锦屏城关四小


  “一棵树”办“最牛教育”

  根,紧握在地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脱贫攻坚,教育为先。

  兴教必先强师。老师就像“一棵树”的树根,根深蒂固,默默无闻。

  他们是“最牛班主任”。刘建生和陈湘水,被誉为锦屏中学的“最牛班主任”,他们班的高考平均分都在600分以上。

  刘建生老师认为,学生要像杉木一样,要长得直,长得高,最终要成为有用之人。


7.jpg


  锦屏中学龙治成校长感动地说,每次谈到学校的老师,我都会感动地落泪,他们真的一群无私奉献的人,而且他们相当低调,不愿意接受采访。


  她是“最牛家长”。今年,锦屏考生龙正余考上清华大学,他们家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们家是贫困户,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抚养兄妹4人,因学致贫。为了陪孩子进城读书,他们在县城租房子,母亲做环卫工,背着孩子上街打扫卫生。母亲龙春香说,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孩子中断学业。

  在锦屏,像这样的教育故事,虽是新闻,却并不罕见。锦屏人提倡“三苦教育”,即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陪。

  为了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家长和老师摇动着孩子这棵树,彼此平等独立,又互相影响。正是因为有了最牛家长、最牛老师“一棵树”的精神,锦屏才可以办出“最牛教育”。


8.jpg

锦屏中学的读书长廊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诠释。

  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与贫困挥手作别的锦屏,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锦屏县委书记毛有智说,在黔东南,锦屏已经树起了“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强教育”的旗帜。

  用“一棵树”换“最牛考生”、建“最牛学校”、办“最牛教育”,锦屏走出一条教育脱贫的绿色新路。

  叶,相触在云里;枝,攀援在险峰;根,紧握在地下。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巍娥 王远柏

  编辑 刘娟 韦一茜

  编审 杨仪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