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走基层】每年效益150万元以上!贵州沿河清塘村:“二师兄”为群众铺设致富路


  想见“二师兄”一面有多难?


  “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第二组成员直呼:“太难了!”


  9月8日,为了能早点和“二师兄”见上一面,采访团成员们早早地收拾妥当,带上装备直奔贵州省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中寨镇清塘村。2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大家都有些晕车,但这并没有消减他们的激情,刚到站,采访团成员便纷纷拿出相机、三脚架,准备大干一场,却不料一下车就被协力生态农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闯“无情”挡住了去路。


  “请大家先消毒。”考虑到“二师兄”的生命健康安全,严格防止疫病,采访团成员在田闯的带领下通过“层层关卡”,终于见到了“二师兄”。


1.jpg


  “这猪长得可真好!”“哟哟哟,还抢镜呢。”“没白来。” 生猪代养场内,采访团成员们用手机和相机对着“二师兄”咔咔咔拍个不停,镜头下,一头头白白胖胖的猪崽煞是可爱。


  “生猪代养场是什么时候投入使用的?”“注入了多少资金?”“目前存栏量有多少?”拍摄之余,采访团成员们抓紧时间提问。


  “中寨镇规范化生猪养殖项目于2019年3月申报,今年3月投入使用。”为了方便大家获取素材,领着成员们往里走的田闯停下脚步介绍。


2.jpg


  “5个猪舍,共计3500头。”2019年,在外闯荡多年的田闯回到家乡,把家里唯一的房产变卖后,筹集了100余万元开始创业。田闯说,为了支持产业发展,当地政府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10万元,用于自动化标准猪舍、污水处理池、饲料仓、消毒室等配套设施建设,并协助他成立协力生态农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生猪养殖技术由谁提供呢?”“销路怎么解决?”“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 生猪代养场内,采访团成员们不愿放过任何细节,一个个问题接连抛出。


3.jpg


  “养殖技术和销路由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解决。”同行的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接过话茬说,为了发展生猪产业,今年沿河自治县转变思路,以实施生猪代养场建设项目为抓手,引进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在全县发展生猪代养场43个,清塘村便是其中之一。


  “以至少8元每斤的价格回收,清塘村的生猪代养场预计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50万元以上。”不待采访团成员提问,田闯继续补充道,按照“721”利益联结机制,协力生态农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杨坪、红色等村贫困户200余户1千余人,户均保底分红4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同时还能解决30余名群众就业。


4.jpg


  “我和丈夫在这里务工,两人每月能有8000余元的收入呢。”热火朝天的采访现场,杨坪村建档立卡户田国香说,由于身体不好,以前在外务工每月只能挣2000余元,如今村里有了产业,她和丈夫再也不用背井离乡讨生活,日子越过越好。


  “虽然很多工作都在不断完善,但是我们看到了他们战贫的信心和决心。”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记者王俊惠说,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她将继续关注相关产业发展,讲好贵州的战贫故事。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江佳佳 田勇 施平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