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丨兴义洒金:发展林下菌,搬迁群众就业稳下心


  “哇,这个竹荪好大好漂亮呀!”


  8月28日的贵州黔西南自治州兴义洒金街道热闹非凡,眼下正是红托竹荪和黑木耳的采收季节,洒金街道林下菌种植基地内穿梭着人们忙碌的身影,浙江媒体团的到来也为本就繁忙的基地增添了一丝火热。



  一走近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在基地务工的搬迁工人杨朋英老人就提着篮子迎面走来,篮子里装满了刚采摘的竹荪,记者们快步凑了上去,掏出纸笔,拿起相机开始、“操作”起来。


  浙江日报记者肖淙文从篮中拿起一只红托竹荪仔细端详:“我最喜欢吃竹荪了,家里都还有很多干的竹荪,用来炖鸡汤最营养了,我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从地里面摘出来的新鲜竹荪呢!”



  “我们这里气候条件好,特别适合种植菌类作物,你们宁波的专家还专门来指导过我们,传授我们种植技术呢!”洒金街道办主任文志华在一旁介绍,今年7月,宁波专家来到洒金街道进行实地考察林下菌药基地的种植情况,就品种布局、发菌控制、出菇管理等相关技术环节进行了指导,对基地种植存在的技术难题一一予以解答,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基地的下一步种植和生产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技术线路图。



  今年5月以来,兴义洒金街道按照部署,规划发展林下菌药1700亩,其中红托竹荪380亩、灰树花1100亩、黑木耳120亩、铁皮石斛100亩,在充分盘活森林资源、发展林下菌药绿色经济的同时,也为搬迁新市民充分就业搭建了产业平台。


  “我们年级大了,干不了重活,在这里务工每天有80块的收入,还轻松,比以前在家中庄稼实在多了。”69岁的杨朋英搬迁来洒金街道两年多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生活得很舒服,“这里环境好,有事做,有钱拿,日子很舒坦。”


  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菌药产业,就近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以产业促就业,自项目启动以来,现已有效解决新市民一般劳动力就业6000人次,弱劳动力就业16000人次,促进新老市民日均增收80—150元。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兴义洒金街道提供了样板,发展林下菌药产业让新市民群众搬得出又能稳得住,切实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基地内,记者团为贵州发展林下菌产业,助推稳就业纷纷点赞。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生活越来越好。”山坡上,菌药飘香,新市民的欢声笑语弥漫山野。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谭支乐 宋洁

  编辑 杨羽

  编审 王璐瑶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