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浙”是春天般的温暖丨浙江采访团赴黔东南州采访侧记

  “产业发展后你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租地可以得钱,打工可以得钱,分红也可以得钱,现在衣食无忧了……”



  扛着设备、爬坡上坎,一路上,浙江采访团记者们在贵州黔东南州边听边问,真切感受东西部扶贫协作给当地群众的幸福变化。


  “我们在采访农户的时候发现大家如今的收入呈量级跨域,之前年收入只有几千,而现在已经是上万了,吊瓜产业实实在在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变化,这都是东西部协作的帮扶力量。”在丹寨县兴仁镇烧茶村东西部协作中药材基地,和农户聊完后,杭州之声记者葛晶感叹道。



  葛晶说,除了资金的注入,浙江省农科院还进行技术指导,形成可持续发展,他觉得这样非常好。


  “在家能团圆,下楼能挣钱。楼上是家,楼下是车间,回家就5分钟,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福利。”在台江县余杭扶贫产业园方黎湾园区,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记者周鑫说,有了扶贫产业园,易搬迁群众工作稳定,生活不用愁。



  齐心协力结硕果,山海相牵谱新篇。在东西部协作的帮扶下,一个个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为帮扶地带来了“红利”。



  “浙江的帮扶就像是这一朵朵小小的菌菇,从菌种到菌丝再长成菌菇,从最开始的帮扶到结成硕果,效益是非常明显的。”采访完剑河县的食用菌产业后,浙江之声记者解梓笛说,将小菌菇做成大产业,撬动整个县,既激活了西部,又促进了东部。


  目前,剑河县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龙头企业,食用菌生产种植规模达1.6亿棒以上,年产值达10亿元,直接带动2万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3.6万元以上,间接拉动4万名以上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坚定了基础。



  一路行走,一边记录,数句感叹。走完丹寨县吊瓜产业、台江县余杭扶贫产业园、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岑巩县桑蚕产业、镇远县玫瑰花产业园……几天的见闻中,记者们看到了杭州市的真实帮扶,看到了黔东南州的十足干劲,更看到了农户浓浓的收获感、幸福感。



  “浙江的桑蚕产业在岑巩县遍地开花,很自豪。”浙江之声记者徐鹏飞说,目前,全县桑蚕种植7070亩,参与贫困户达392户,户均增收1.4万元。它是两地帮扶的“结晶”,是东西部扶贫写作成长的见证,更是岑巩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石之一。



  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奋进新时代,东西部扶贫协作带着春风般的温暖,拂过贵州这片土地,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幸福家园深入人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余欢 李丽

编辑 杨羽

编审 王璐瑶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