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丨小伞盖下结出的大产业



  收拾行装再出发,辽宁采访团今天姗姗来迟的第一站,位于水城县杨梅菌种场。


  一下车,除了扑面而来的热气,便是浓烈的发酵气味。



  “我们菌种场于2018年8月启动建设,2019年1月正式建成投产,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142亩,年菌棒生产能力0.7亿棒,建有菌种场主体厂房、锅炉、标准化养菌车间、实验室、组培室、生产车间(包括19台装袋机),配套42个液体制种罐子及接种设备,主要生产黑皮鸡枞、香菇、姬菇、秀珍菇、平菇、木耳、鸡松耸、羊肚菌、红托竹荪等9个品种。”贵州康群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祥介绍到。



  杨梅菌种场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贵州省农科院为依托,签定《水城县食用菌产业科技合作协议》,组建中科院水城县专家服务团为菌种场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生产菌棒4205万棒,产值达1.66亿元,带动水城县14个乡镇28个基地3377个出菇大棚移栽菌棒3540万棒,鲜菇产量1.78万吨,产值达2.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620万元。通过基地带动临时用工人员4200人(次),人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



  “在辽宁那边,我知道和采访过的菌种场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而且大多数是在大棚中进行菌棒的制作,机械化程度也没有这么高。像鲜菇的话,本地市场消化得比较少,大多数都是运到外地进行深加工。”听完杨建祥的介绍,辽宁日报记者关艳玲谈起了辽宁的食用菌产业。



  听说采访团记者来自辽宁,杨建祥说到:“大连市对我们的帮扶力度也很大,前后援助了5300万元的资金,用于食用菌基地建设和工人工资的支付。”



  一直以来,水城县食用菌依托“三变”改革,按照“八要素”要求,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围绕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发,结合实际,由项目建设为主逐渐转向实体化经营发展为主,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大户+农户”“党员+示范+农户”等多种合作方式,建立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和利益联结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目前水城县杨梅菌种场稳定务工人员300多人,2020年至今已生产1963万棒,种植基地长期务工500多人,已累计种植1780万棒,采收鲜菇1304吨,产业带动贫困户493户2004人增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瑶 聂建云

  编辑 刘诗雅

  编审 王璐瑶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