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没雪也能滑!贵州以滑轮集训带动冰雪项目普及



  烈日下,红枫湖畔,一群黝黑的身影,挥汗如雨。


  今年15岁的郑鹏来自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的精准扶贫家庭,作为全校唯一入选滑轮集训的选手,他把集训视为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和大多数参加集训的同龄人一样,郑鹏在参加集训前从没有接触过“滑轮”项目。从穿装备开始,到如何在轮上保持平衡进行单步训练,郑鹏直言自己总是摔,大概用了4天才掌握平衡,在队里不算学得快。但他依旧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只要自己刻苦训练,就有希望改变我的生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精神,推动贵州冰雪项目发展,挖掘储备滑轮项目和越野滑雪人才,备战下一届冬运会,7月27日,由贵州省体育局竞体处组织举办的冬季陆上项目“滑轮”大集训在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正式开训。本次集训为期30天,针对男子:短距离(传统)、间隔出发10公里(自由)、4×5公里接力(2传统+2自由);女子:短距离(传统)、间隔出发7.5公里(自由)、4×2.5公里接力(2传统+2自由)等项目开展训练,共有来自全省各市(州)100余名运动员参与本次集训。



  作为越野滑雪项目非雪季旱地训练的主要方式,滑轮与滑雪的技术要领和技术动作基本一致。同时,作为由滑雪项目演变而来的旱地项目,滑轮在中国尚属新生,这为从事该项目的运动员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对于这个新兴项目自己抱有不管以什么方式都要走下去的决心”。2018年从田径竞走跨界跨项入选滑轮国家集训队的青涛,此次作为贵阳队的教练带队参与了此次集训。在他看来,过去南方人接触冬季项目的机会少,但对滑轮接触下来还是比自己的想象更加丰富有趣。


  据悉,此次集训分为室内徒手训练和室外专项训练两个部分,参与集训的运动员每人每天平均大约训练4.5个小时。


  “这个阶段的训练目标是要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在贵州省水上运动中心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巨大而空旷的气膜馆里,助理教练李喆正在带领队员们进行徒手训练。训练的主要方式便是绕着跑道用同一个动作一圈一圈地走,直到形成肌肉记忆。“正式比赛中动辄三十、五十公里的越野滑轮是长距离运动,对于耐力的要求很高,需要有持久的力量。”李喆说。



  气膜馆外,主教练邵学斌与助理教练张广仁正分别带着两队运动员进行自由式与传统式的专项训练。“可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轮子,只有充分利用轮,才会省力,初学者往往不会用劲,需要花费更多力气。”在主教练邵学斌的眼里,这群十五六岁的孩子,作为初学者能够在十几天的集训时间里,基本掌握滑轮的动作要领,可以说非常努力、进步很大了。教练们希望经过这次集训,能够帮助贵州的各个市州把滑轮项目开展起来。


  2019年,贵州省体育局制定出台《省体育局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方案》,从加快群众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加快促进冰雪产业发展、加快提升冰雪运动竞技实力、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加强冰雪运动的宣传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推动我省冰雪运动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和社会力量建设冰雪场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通过跨界跨项选材,选送优秀运动员到国家集训队参加训练备战。


  在2020年7月举行的中国冰雪体能大比武上,贵州在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的8名运动员表现优异;在提前举行的十四届冬运会滑轮、跳台滑草比赛中,贵州获得了2银1铜的好成绩。


  贵州省体育局竞体处处长曾亚林表示,接下来贵州将以省运会为杠杆推动冰雪项目发展,在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中设置陆地冰壶、滑雪、速度轮滑三个项目。为了挖掘储备滑轮项目和越野滑雪人才,除了今年暑期组织的这次滑轮项目集训,冬季还将组织越野滑雪集训。同时,为了推进速度轮滑项目发展,2020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将增设该项目的比赛。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曹雯

  图片由向忆峰提供

  编辑 刘诗雅

  编审 杨仪 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