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述评】“四个加”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7月,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到贵州考察结束后,贵州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等新模式落地落实,携手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共同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合作共赢。

  “企业+资源”“市场+产品”“总部+基地”“研发+制造”——“四个加”将成为贵州在与沿海地区深化合作过程中的重要方向,成为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2.0版本”。


IMG_5564.JPG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种植食用菌(李薛霏 摄)


 “企业+资源”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一直是贵州的靓丽“标签”,也是贵州最大资源。

  其中,丰富的森林资源是贵州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到2019年底,贵州森林覆盖率已超过58.5%,同时特色林业产业也被贵州作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守着森林这个巨大宝库,怎样进一步推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外部助力必不可少。近日,贵州省森林食品展销会暨林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达成4个林业项目签约,总投资额27亿元。

  这次招商活动,吸引到中化集团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到“竹乡”赤水,与贵州一家公司及赤水市林业局合作建设赤水市5万吨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可年处理林业剩余物50000吨(约200万株楠竹)。还吸引到上海白芸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桐梓县与当地公司合作竹笋加工项目,合资建设方竹加工厂、竹笋生产加工基地。

  近年来,贵州各地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独特的气候优势,吸引到许多企业到贵投资。毕节的食用菌、铜仁的抹茶等都是通过外来企业投资,利用当地优势资源,聚焦某一产业做大做强的典型,在带动一方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当地长远发展打下了产业基础。


IMG_5436.JPG

广州超市里的贵州鸡蛋(李薛霏 摄)


  “市场+产品”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人口多,消费能力强。对于贵州而言,这就是最好的机遇。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曾经“卡脖子”的瓶颈——物流,已经不再是阻碍“黔货出山”的要素。

  每一天,都有十多万枚鸡蛋从毕节市七星关区去往广州市,上千公里路程说近不近,能够长期保持,得益于广州巨大消费市场,也得益于毕节鸡蛋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只要贵州产品好,就能打入沿海地区市场,并逐步站稳脚跟,形成长久发展。如今,“贵州好山好水出好蛋”已成为一张名片,获得了广州消费者认可,逐渐形成稳定销量。

  小小一枚鸡蛋,背后是贵州产品从大山到沿海地区市场的缩影。

  同样是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搭起的合作桥梁,上海市的市场也与贵州省的产品建立起了密切联系。在今年6月举行的贵州省“9+3”特色农产品上海产销对接活动上,与会各方共达成农产品意向交易数量合计超1.3万吨、总价逾1.5亿元,涉及贵州的大白菜、白萝卜、辣椒等10余种品类。

  要打入沿海市场,首先自己必须做好该做的事。近年来,贵州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实实在在将许多农产品打出了品牌、调出了规模。今年上半年贵州统计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增长5.5%,其中水果、中药材、茶叶和蔬菜的产值都增幅较大,这与贵州定下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目标密不可分。

  “黔货”品质保证了、规模上来了,就不再怕“生在大山无人识”。


IMG_5437.JPG

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资料图片)


  “总部+基地”

  从“西南山城”到“中国数谷”,贵州近年来深耕大数据产业发展,以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为核心,黔西南州为补充的“三地两中心”数据中心布局基本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全球数据中心、腾讯七星数据中心、苹果贵安数据中心齐聚,水利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也落户贵州。

  发力大数据产业,吸引到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将其数据中心落户贵州,是贵州在探索“总部+基地“合作发展新模式中的一个做法。

  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好自身优势——贵州要给总部在沿海地区的企业一个将其基地放在贵州的理由。因此,在吸引企业将数据中心放在贵州的同时,贵州也一直在构建大通道、高密度、低延时的高速通信网络,这是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最基础的配套设施之一。

  正如交通基础设施打通了,贵州的优质绿色农特产品能够通江达海。高速通信网络搭建起来了,再加上贵州在发展大数据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将数据中心放在贵州,就能够实现双赢。

  吸引到大企业将基地放在贵州后,也可带动一批为其配套的中小企业到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达22.1%,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


IMG_5434.JPG

吉利汽车贵阳生产基地(李薛霏 摄)


  “研发+制造”

  98天,能够研发出一款畅销饮品。去年3月,贵州省政府与广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了广药集团帮扶贵州刺梨产业的首批新品王老吉刺柠吉系列产品,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助力贵州打造百亿刺梨产业。

  一年多来,刺柠吉从诞生到风靡市场,广药集团负责研发,生产制造则放在贵州的刺梨产地。良好的合作让广药集团多了一款“明星产品”,让贵州种植刺梨及在工厂工作的群众增收,也让贵州曾经“无人问津”的刺梨成为健康食品原料,正逐渐形成刺梨加工产业集群。

  “研发+制造”的合作模式不仅存在于农业产业,在工业产业中同样有先行范例。总部位于杭州的吉利汽车几年前将生产基地落户贵阳。上个月,贵州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在观山湖区吉利汽车贵阳生产基地举行了“百车交付仪式”,将100台吉利新开发生产的一款汽车交付给车主。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吉利汽车贵阳生产基地在吉利汽车西南布局的重要一环,吉利新开发生产的这款汽车产品,不仅是吉利汽车的工艺典范,也代表着贵州制造的匠心品质。

  吉利汽车将制造环节放到贵阳后,也产生了带动作用。不仅带动贵阳汽车行业已有资源转型升级,还吸引到大批汽车零部件厂商落地。目前贵阳正朝着打造汽车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前进。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薛霏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杨仪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