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化守望者 | 杨云霞:做傩戏面具的女人



  人物名片


  杨云霞,土家傩堂戏面具雕刻师。贵州省铜仁市沿河自治县甘溪乡沙坝村白果组人,师从第六代傩戏面具雕刻技艺传承人杨承香。工艺美术师职称,铜仁学院外聘副教授,2005年成为杨氏家族傩面具雕刻技艺第七代传承人。


  揉了揉眼睛,杨云霞看了一眼正在熟睡的女儿,蹑手蹑脚从卧室出来,简单洗漱好,来到离家不远的工作室,拿起雕刻完毕的傩戏面具,坐在自己的木工凳上准备上色程序,傩戏面具女雕刻师杨云霞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42岁的杨云霞是沿河自治县甘溪镇沙坝村人,出生于土家傩堂戏和傩面具雕刻技艺世家,2005年随父亲杨承香学习傩戏面具雕刻技艺,打破“传男不传女”的习俗,成为第七代传承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傩戏面具女雕刻师。


 杨云霞雕刻的傩戏面具


  傩戏是沿河自治县当地人祈福佑吉、除病消灾、逐魔驱疫的仪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傩戏面具作为傩戏艺术造型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杨云霞用15年光阴去发现和了解傩面具的价值,潜心研究傩面具制作手艺,创作了栩栩如生的傩面具数百张,用一把雕刀守护傩戏面具雕刻这门技艺,也在这15载时光流转中,雕刻出了一个女人的坚强和执着。


  女儿


  下定决心接过父亲杨承香手中的接力棒时,杨云霞已经26岁了。


  1999年,杨云霞从沿河县卫校毕业,在村卫生院做护士,同时兼顾家中的药房生意,工作稳定、生意也红红火火,“想成为一个医生”是杨云霞20岁时的梦想。没曾想,家中的一次变故让杨云霞“临危受命”担起了传承家族技艺的担子,也是这次“慌张的选择”让她告别从医之路,正式成为一名傩戏面具女雕刻师。


杨云霞向父亲学习雕刻技艺


  2005年,杨云霞的母亲去世,给父亲杨承香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杨承香陷入伤痛之中久久不能释怀,令他无法专心雕刻。但在此之前,杨承香和湖南客商签下了一笔生意,对方要求保时保质完成12个傩面具的生产。父亲的状态无法完成这笔交易,家中又无其他会雕刻面具的人,如不按时完成订单,不仅要双倍赔偿对方的定金,家中店面的名誉也会受到影响,紧急情况之下,杨云霞主动挑起大梁,接下了这个“大活”。


  “那时候,大家把信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父亲是第六代传承人,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说过一句不好,我不忍心看家里的‘招牌’被砸,回去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就辞掉工作专心来学傩面具雕刻了。”


  起初,杨云霞看着手里的订单发懵,不知道如何下手,在合作方鼓励下,杨云霞靠着出色的天分和悟性照着父亲画的图案完成了这批订单,首次出师便大获全胜,这让杨云霞增添了几分坚定下去的信心。“小时候我经常围着父亲转,潜移默化学到了一些知识,只是没想到在紧要关头助我一臂之力。”杨云霞笑言。


  杨承香见女儿有如此天分和耐心,也感到十分欣慰,渐渐从伤痛中走出,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的成品,共20多个工序,一一教授给女儿杨云霞,带她打磨木材,教她在雕刻技艺上如何做到更加精致,一笔一划亲自传授。


杨云霞在雕刻


  杨云霞在家中六姊妹中排行老五,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父亲杨承香整日与傩戏面具相对。年幼的她无法明白这些严肃的面具究竟凭着怎样的吸引力,才会让父亲不辞辛劳,步行几公里去寻找最适宜制作傩面具的白杨树,去邻县买地道的矿物颜料。时至今日,当杨云霞肩负起传承这项技艺的使命,像父亲当初一样四处寻找原料和木材时,雕刻傩面具早已占据她生活的重心,成为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15年来,父亲的叮嘱激励着她,让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尽管在这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的“冷淡期”,面临着生活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但“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让她咬牙坚持,这是父亲的教诲,也是专属于父女俩的“默契”。


  妻子


  和丈夫杜尚明相识、相知、相爱,杨云霞用“观念相同”来总结这段美好姻缘。


  杜尚明是一名美术教师,在沿河县城一所小学任教。在杨云霞的工作室里,丈夫杜尚明剪的各类剪纸、画的各类作品都陈列其中,一眼看去,丈夫的作品放置在形态各异的傩面具中,显得“小众清新”又和谐。


夏令营团队走进杨云霞的工作室观摩学习


  谈及和丈夫的相识,杨云霞打趣道,“那也还是得从傩面具说起”。“我那时候才从学校毕业不久,我丈夫因为对傩面具美术价值感兴趣常常跑到我家来看我父亲雕刻,一来二去,我们就认识熟悉了。”回忆起甜蜜过往,杨云霞脸带绯红。两人因傩面具结缘,但在杨云霞看来,丈夫的无条件支持和理解是支撑她坚定走传承之路的源泉。


  2005年,在杨云霞初学阶段,对绘画一无所知的她还得依靠丈夫的帮衬,丈夫在打磨完毕的面具上画好五官,杨云霞便照着雕刻。“当时他白天上课,晚上就回来帮我画面具,一画就是要画到大半夜,他很辛苦,但是没有任何怨言。”丈夫的支持给杨云霞创造了可以静下心来学手艺的环境,提到丈夫的好,杨云霞津津乐道。“我刚开始接手那几年,生意不怎么好,加上傩戏的冷门让我吃了好几年‘冷门羹’,但是我丈夫没说过一句让我放弃的话,反而一直帮助我、鼓励我,让我得以把店开下去。”


杨云霞给面具上色


  杨云霞感谢丈夫的理解和包容,杜尚明也把妻子的坚强和辛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刚开始学雕刻她经常受伤,但她都没给我们说,每次看到她伤痕累累的手,我挺心疼的。但是,看到她日渐熟练而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陆续出炉,这又让我骄傲,让我更加坚信她所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杜尚明尊重妻子的选择和决定,就像当初妻子回家和他商量要辞掉工作时那样,他没有加以阻拦,反而是以更加坚定的眼神告诉她,“你放心大胆去做,坚持你所热爱的”。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杨云霞已成为行业内专家,是贵州省工艺美术师,铜仁学院外聘副教授。夫妻俩多年来的相互扶持依靠,让当初那个小小的门店变成傩面具雕刻展示馆,2017年被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文联授予“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2018年3月被省妇联授予“贵州省”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示范企业”。杨云霞所创作的面具作品连续八年获得10多种国家级、省市级荣誉奖项……


  杨云霞的坚定和执着没有付诸东流,时隔多年,她依然记得丈夫那些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在她心里,这是她和丈夫的秘密“约定”。


  母亲


  杨云霞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那是她生命的另一半。


  7个月前,她在重庆妇幼保健院生下小女儿,用她的话来说,她与命运扳了回手腕,这回,是她赢了。


  因为身体突发状况,本应还有两个多月才足月的小女儿不得不被迫早产,在医院里,医生告知杨云霞夫妻俩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听到这话我第一反应就是要让孩子安然无恙,我给医生说请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平安出生,就算付出我的生命。”杨云霞说着,眼睛不禁泛红,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杨云霞却记忆犹新。“哪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我当时满脑子就是希望孩子平安。幸运的是,我如愿了。”


  孩子出生后,杨云霞又回到了刚刚接手店面的日子,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要兼顾傩面具的雕刻工作,常常是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室,孩子睡着之后又继续做自己的活。但杨云霞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足,“只要孩子健康成长,我忙点累点没有关系。”


同村的孩子们观摩杨云霞的雕刻


  丈夫杜尚明却认为杨云霞过于“犟”,认定了的事就坚决不动摇,同时又感动妻子的勇敢。一转眼,小女儿已经半岁多,身体健康正平安快乐的成长。谈及自己的两个孩子,杨云霞满眼都是骄傲。“我的大女儿在上高中,妹妹出生后,她更懂事了,成绩也突飞猛进。有一回她打电话回家,认真的告诉我,她要更加努力,才能给妹妹更好的生活,听完我一下子就流泪了,觉得我付出再多都值得。”杨云霞说。


  杨云霞常常开玩笑称自己是“劫后重生”。“重生”之后,她收获了不一样的幸福,三口之家变成四口之家,她也变成两个孩子的妈妈。除了人生获得“重生”,杨云霞和丈夫也正致力于让“活化石”傩戏面具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新生”。


杨云霞的文创产品


  多年来,杨云霞夫妇俩不断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傩戏和傩面具雕刻。在不断学习、思考、揣摩之后,杨云霞将目光聚集在文创上,把傩面具与大众物品物件契合,使之成为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走进杨云霞的店,有迷你版的傩面具耳环、笔筒、书签等“潮流单品”,还有嵌入傩戏图案的手工毛线拖鞋,“活化石”傩面具逐渐以新的角色走进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对于傩面具雕刻技艺的下一代传承问题,杨云霞显得云淡风轻,并不担心这样的“老古董”传承不下去。前几年,杨云霞收了自己的外甥何海滔做徒弟,徒弟精致的手艺让杨云霞看到无限的可能。除了收徒弟,杨云霞还发动自己身边的朋友一起学、一起做,把当地的傩面具带出了省外参赛,也让傩面具文化积极“触网”,在网上商城开办网店。此外,杨云霞每个月还到铜仁学院兼课,向年轻人讲授傩文化、傩面具制作。


傩戏面具毛线拖鞋


  杨云霞的生活平淡而充实,家人的理解、政策的帮扶让傩堂戏面具雕刻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劲。杨云霞对过去吃过的苦、走过的弯路不再过多提及,她还记得有一次去苏州参加全国傩戏传承人会议论坛,主持人请参会的传承人谈一谈自己的困难。杨云霞站在讲台上直言,“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我自己最大的困难就是我担心我以后拿不动锯子,削不动木头。一个锯子有10多公斤,要用它在25公斤或者更重更长的木头上‘做出花样’,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但我父亲能够打破传男不传女的陈规,那我就要把它好好做下去,让很多人知道傩堂戏、傩面具。”


杨云霞给徒弟指导


  傩戏面具女雕刻师、女儿、妻子、母亲,杨云霞在生活中“扮演”诸多角色,每一个角色都需要用心对待,但杨云霞对此并不感到繁杂和艰辛,她说,“因为每一个身份都在教我做回自己。”


  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向秋樾

  图 受访者提供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杨仪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