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黔西北脱贫攻坚观察之一|没有政府的帮助,脱不了贫

  前面的话:


  最近两个月,记者在黔西北最边缘地带走访,行迹覆盖七星关、赫章、威宁最外围和云南昭通交界区,行程近万里。在走访中,记者观察到一些有很大改观的变化,尤其是观念上的巨大进步,我们在此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正是这些观念上的进步,成为促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润滑剂,反过来脱贫攻坚工作又强化了这些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观念的进步,不仅仅是来自于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


  “穿自己的衣,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据说这是郑板桥留下的遗训。


  扶贫也扶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吃自己的饭,不做懒汉,是一件大事。有的地方,还专门在民风上下功夫,整治懒鬼、酒鬼、赌鬼现象。


  但是,在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老百姓清楚地认识到,离开政府帮助是办不到的。这是记者在黔西北走访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


  踏石朗村是七星关区阴底乡的边缘村落,水路都修通不久。2012年政府才推倒“杈杈房”进行改造,仅仅几年,有的人家又从石木结构升级为水泥房。


  26岁的祝友宏是标准90后,夫妻俩在家抚养孩子,而处于壮年期的父母在外面打工赚钱养家。他们的计划是等孩子稍微长大些,父母回来照顾孩子,自己再出去打工。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在黔西北农村比较普遍。


  临别时,祝友宏对记者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是脱不了贫的。打工只能解决生活,没有人有能力把路修通。”90后能有这样的认识,令人刮目相看。


  在毕节市和昭通市滇黔两省交界区域,总体来说受限于各方面条件制约,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但是,老百姓没有太多怨言,对这些年的变化也是充分肯定并铭记在心。


  田坎乡大元村是威宁、金沙和四川三县交界处,公路硬化才完成不久,大石山留不住水,长期以来发展比较困难。尽管如此,村民王正江老人还是由衷感叹,村民的夯土墙草房变成砖房,“还是共产党好,就算发展不起来,也饿不了饭。”


  在“鸡鸣三省”村,申时昭的房子在政府帮助下改造完毕,而且家门口修通了串户路,妻子可以自己坐着轮椅出入。55岁的申时昭再不用留在家里背着妻子上下,而是外出打工去了。他在路口树了一块“感谢共产党”的石碑。


  威宁自治县石门乡人大主席杨鼎说,公路修好了,很多老百姓买车,提高了生活质量。“没有党的政策,即使是百万富翁也最多富了个人,但没能力修好路,让大家都富起来。”


  石门乡最边远的七里冲和云南交界,过去连毛路都没有,靠一条羊肠小道出入。村民杨光庆过去背着老父亲去彝良县看病,回来时上山要走三个小时山路。乡政府斥资几百万元为寨子新修一条4.4公里的路,杨光庆说:“感谢共产党,你再有钱也修不起这么长的路。”


  交通落后本身就是贫困成因,改善路况就是挖穷根。路的变化,几乎是老百姓盛赞脱贫攻坚的第一件事,毕竟,无论贫困与否这件事影响了每个人。有的村民感慨,不要政府给钱,把路修好就行了。


  如果说收入、吃穿方面是个人努力就可以也应该达到的,那么,在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教育、医疗、安全饮水、道路硬化等方面,政府必不可少。在脱贫攻坚战这场世纪性的民生工程中,政府肩负起改善公共福利的重任,与各族群众一起谱写人类减贫史最壮丽的一页。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肖郎平 谢巍娥

编辑 杨羽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