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黔西北脱贫攻坚观察之三|农业产业革命深入乌蒙腹地最贫困区

 前面的话:

  最近两个月,记者在黔西北最边缘地带走访,行迹覆盖七星关、赫章、威宁最外围和云南昭通交界区,行程近万里。在走访中,记者观察到一些有很大改观的变化,尤其是观念上的巨大进步,我们在此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正是这些观念上的进步,成为促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润滑剂,反过来脱贫攻坚工作又强化了这些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观念的进步,不仅仅是来自于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


过去石门很多人认为不适合发展产业,如今老百姓尝到了产业的甜头。.jpg

过去石门很多人认为不适合发展产业,如今老百姓尝到了产业的甜头,图为仰天窝农业基地上农民正在收获白萝卜。


  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正在黔中大地进行着。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即使是在乌蒙山腹地最贫困的区域,产业观念也已经在无数脱贫干部以及帮扶对象的脑海中深深扎根。


  等靠要行不通,临时救济也行不通,只有发展产业才能稳定农民脱贫成果,才能行稳致远继续推动农民致富,这已经成为基层的共识。


  赫章海雀村是典型例子之一,产业观念强,发展产业也早,教训也多,但海雀村坚韧不拔终于探索出合适的路子。


  海雀村海拔高,6月的海雀村还很冷,到了10月又要穿棉袄,土地贫瘠。海雀村试种过当归、党参、红花等中药材,还有核桃、茶叶等很多农作物,都以失败告终。老支书文朝荣曾带领村民种植苹果,结出的果只有鸡蛋大,也不好吃,卖不出去,分给村民都不愿意吃。


  尽管如此,海雀村还是百折不挠,2017年引进矮化苹果品种终于成功。此外,建成100个食用菌大棚,平均两户村民一个大棚,增收的路越走越宽。


  德卓镇比海雀村所在的河镇乡还要偏僻,这里和威宁兔街相邻。沿着公路边,蔬菜大棚和烤烟基地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其中烤烟种植面积达7000亩。坝塘村蔬菜基地237个标准大棚覆盖了237家贫困户,同样是种棒豆,一个大棚的产量不低于3000斤,是传统产量的3倍。


  牛栏江流域是威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在这里,产业脱贫的观念也一样深入人心。最明显的特点是,因为找对了产业,贫瘠的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反而成了种植中药材最好的环境。


  哲觉镇是“中药材之乡”,长期种植天麻、折耳根、百合、党参、半夏等中药材,全镇每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少则2万亩,多则超过4万亩。党参是海拉乡的一张产业名片,每亩产值万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960元,今年的目标是发展到2万亩。


  对群众来说,接受产业观念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就发生的事。脱贫攻坚前期,哲觉镇大桥村村干部追着村民求他们种中药材,见效后则相反,农民追着村干部问种什么。作为对比,海拉乡当年为了推广地膜包谷种植技术,曾经有偏激的村民半夜砸乡领导家的玻璃。


  在石门乡,人们对土壤和农业用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宣传委员虎遵凡说,过去大家都认为,石门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不适合发展产业,实际上,海拔高,夜间露水多,存在夜潮土的现象。按理来说,大蒜是很耗水的,但是在石门也能长得很好。


  产业其实是解决乡村社会发展体系问题的一把钥匙,不仅仅是带动增收的问题,而且也能解决乡村就业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和三年前比,‍‍海雀村半数外出务工农民回来了。村支书文正友说,没有产业是留不住的人的,下一步要继续扩大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寻找产业的路子也许不是一帆风顺,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可能需要更新认识,恶劣的气候或土壤对于合适的物种来说却是天堂,各种复杂的思路正在逐步理顺。无论如何,墨守传统的种地方式走不通,产业观念已经在乌蒙山腹地最贫困区人们心里扎根。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肖郎平 谢巍娥

编辑 杨羽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