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雷山:苗岭深处养鸡人 立志带乡邻致富

  近年来,黔东南州雷山县为增强群众致富“造血”功能,培养了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也成为当地发展的主力军,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效、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余松,作为该县望丰乡排肖村的新型农民,这位“96后”小伙,不仅是一个励志的返乡创业者,更是一个有想法、有能力、有技术的知识青年,得到各方指导后,他成为了当地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思想决定新出路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悠然山间、简易鸡舍,随着在养鸡人的哨声响起,成群土鸡不约而同的追逐打闹、觅食啄虫……7月底,这是记者在排肖村山林间看到的山间牧鸡景象,恬静、自然而富有趣味。


  余松个头不高、皮肤黝黑、身材挺拔,十分的憨厚老实,24岁的他一个人经营着这个散养鸡场。


  “怎么想到会返乡创业养鸡呢?”在记者的追问下,余松打开了话匣子。


  2014年,为了不再给捉襟见肘的家增添负担,高中毕业后的余松选择外出打工,先后前往浙江、广东、贵阳等地,做过工厂工人、在山庄里帮过厨等,收入都不是很理想,于是决定返乡创业、谋求致富路。


W020200728602769258461.jpg

  余松在喂鸡

W020200728602769808708.jpg

  排肖村远景


  “看到国家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加上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来了。”余松坚信。


  起初,一没养鸡经验二没养殖技术的余松让家人、朋友都不理解,并反对他养鸡。2018年9月,顶着压力,拿着打工节省的积攒在村头圈地搭舍,从丹寨县购买40多只鸡苗,开始了他的养鸡之路。


  “一个人漂泊很苦很累,但不后悔,创业赚了钱才能孝敬老人家。”对于生在农村、长于农村的他来说,尽孝道理所当然。


  众人拾柴火焰高


  “咕咕…咕咕…”


  鸡舍旁,余松的父亲余敬正手拿铁锹给土鸡投放着鸡食,一边不断的与鸡儿打交道,一边向记者尽情攀谈。


  余敬说,自己和老伴外出打工,家里经济情况并不好,但孩子有这个想法,就应该支持他:“看到他做得这么好,现在也不出去打工了,帮他一起把养鸡产业做好。”


  有了家人的支持,让余松信心倍增,但由于不懂养殖技术、缺乏防疫知识、缺少养鸡经验,加之地理环境复杂,余松开始养的鸡经常被老乡的狗咬死,养鸡之路并不顺利,于是通过流转老乡的土地在山间养殖,又在网上购买养鸡书籍、查阅相关知识、求助乡里兽医、与附近养鸡专业户交流等,以弥补自己知识和技术上的缺陷。


  “要想在这行业中站稳脚跟,必须精通技术。”余松深深体会道:“只有踏踏实实做出成绩,才能被大家认可。”


  鸡是养好了,如何销售成了他当前面临的难题,于是他决定出去跑市场。在家人的帮助下,余松买了一辆三轮货车。从此,在排肖村弯曲的村道上,活跃起了一个拉着土鸡跑运输的年轻人。他开着小三轮上凯里、走雷山、去丹寨做市场调研、拉客户,从刚开始客户对这种无公害土鸡的不了解、难接受,到后来的抢着买、速预定,他的土鸡越来越受欢迎,时常有老顾客跟他预定,销售市场也逐渐打开。


W020200728602770327182.JPG

  余松的父亲余敬在喂鸡

W020200728602772030655.JPG

  群鸡喝水


  “承包老乡的土地第一年也不收我的租金,村里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每逢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都推进我去学习。”余松如是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除了县投资局为他寻找市场,县畜牧局提供技术经验,乡里提供政策指引,村里帮助协调土地外,2019年6月,在雷山县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余松代表望丰乡去苏州学习培训,学而有成后,他对养殖管理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为今后成功饲养蛋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立志带乡邻致富


  “年初到现在卖了3批土鸡1000多只,收入就有13万左右,除去成本还有6万左右。”当记者问及今年的收入时,余松满怀信心的答道。


  因他的养殖基地在山林里,植被丰富、远离居住区、空气好、水质佳,养殖的土鸡吃青草、玉米和麦皮,喝山泉水,土鸡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深受顾客喜欢。2019年,余松养鸡共赚了10万余元,养鸡尝到了甜头的他,白天泡在鸡舍里,晚上挑灯专研养鸡技术,如今,他的鸡舍还有1200多只鸡将在今年雷山苗年后待售。


W020200728602774174546.JPG

  群鸡啄食

W020200728602775286539.jpg

  余松在检查鸡的状况


  “养鸡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记录过程,多观察、要预防各种状况,对选择场地、鸡的品种也重要。”对养鸡最需要注意的事,余松毫不保留地传授起了他的经验。


  土鸡养大了、销路也开始顺了,余松认为,只要养的鸡质量好,就不怕卖不出去。目前,他不但建立雷山县原鼎生态养殖基地、注册营业执照,还与多个固定商户合作,为土鸡找到了畅通的销路。从2018年的40多只鸡,到2019年的1000多只,到2020年的2000多只,余松的养鸡基地规模不断在扩大。


  “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养殖新的品种,注册商标,创建品牌,还要多开拓市场。”余松干劲十足、目标明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带动想发展养鸡的老乡一起创业,发家致富。”


  从最初对养鸡的一知半解,到现在发展成为拥有50多亩、土鸡2000多只的养殖场,凭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余松这位农村青年正书写着带领乡亲致富的故事。着眼长远,他正将养鸡产业做大做强,在质量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绿色、有机的产品,让养鸡产业前程更广阔。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石含开

  编辑 孙远铭

  编审 田旻佳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