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好人丨郑发明:岁月伴青山 只愿青山在

  “老郑,又去巡林啊?”


  7月27日上午九点,息烽县温泉镇天台村护林员郑发明吃过早餐,带上镰刀和锄头,还有一壶水,骑上自己攒钱买的摩托车,又开始了巡林之路。


  这条“路”,郑发明自1977年就开始踏足。


  “当时我19岁,村里的林业站站长问我要不要去管树林,我看着那些被砍伐的树木,也很心疼,于是就答应了。”


W020200728539158159052.jpg

  郑发明给记者介绍他管护的山林


  这一应,郑发明就坚守了43年。


  40多年里,郑发明管护的树林面积由天台村800亩国有树林,扩展至温泉镇兴隆、天台、尹庵3个村15000余亩的山林。他坚持每天看山、巡山、种树、保林,365天周而复始。


  “每天都看,主要看什么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郑发明如数家珍般与记者分享他总结出来的“巡山宝典”。


  “现在是7月,主要是防虫害,找出病死的树木进行处理,到了11月至次年5月就是森林高危火险期,要带上铁锄和镰刀,深入山林排查种种隐患,碰上春节和清明,更是火灾高发期,我会叫上老伴一起,让她负责在进山口设卡蹲点守候,我则将坟地周围的杂草提前清理,并引导上坟祭祖的人在山下燃放鞭炮。”


  同时,针对屡禁不止的盗木和偷伐问题,郑发明也自有一套应对之法。


  “在山林里,要看路口蜘蛛网是否完整,沿途的树木是否被留下记号,就能以此来推断作案者的路线时间,而提前防备。每逢阴雨天的晚上也要巡逻一遍,因为,常常有偷伐者趁机作案。”


W020200728539159012255 (1).png

  天台村国有森林


  40年的巡山经历,郑发明对山上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他甚至练就了耳听八方的“职业敏感”,能够轻松分辨山上动物与人的行动路径。因此,再狡猾的作案者在他这里也只能“束手就擒”。


  “护林到现在,我大概抓了上百个盗木贼。”郑发明颇自豪地说。


  从青壮小伙到乌发染霜,郑发明在每个山头、每个角落,都清晰地印刻下他的脚印,磨坏的几百双鞋成了他最好的“勋章”。


  如今,天台村的国有树林中孕育着700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上百年的红豆杉、银杏、枫香树、榉树等珍贵树木在这里巍然挺立,正月里各种植物开枝开花,吸引着周边游客纷纷前来观赏游玩。


  在郑发明的管护下,天台村守住了绿水青山,守来了“绿色银行”,然而,他的生活却仍旧清贫。


  郑发明刚参加护林工作时,家庭条件特别艰苦,每月工资只有300元。2003年,妻子多次劝他到别的公司上班,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可郑发明却放弃了。


  “钱少点就少点,如果看到这些树被砍了,那多可惜呀!”郑发明说。“现在村民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哪片树林有什么动静,他们都会及时通知我,大家保护森林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了,这就很满足了。”


  当记者问到郑发明对未来的打算时,他告诉记者:“自1983年起,我在这里就陆续种下了20多亩的树木,看着他们长大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想继续干下去,守护这片森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娟

实习生 胡津萌

编辑 孙远铭

编审 田旻佳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