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大山里的脱贫攻坚夜校|苗岭夜校灯火明

夜校3.jpg


  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距离从江县城29公里,是一个位于山顶上的苗族村寨。


  7月18日晚,大歹村灯火点亮了,在夜色笼罩下,远远望去像闪耀的“星河”,夜校的灯火就是“星河”中的一颗星。


  晚8点后,志愿者王健强已守候在教室门口,等待村民到来。


  此刻,志愿者孟老强则在教室里整理学员们的《学习成长记录册》。这个小册子学员人手一册,实际上就是每一次课村民现场完成的作业。从写自己的名字、学写常用汉字到简单算术题,村民们的学习历程一目了然。


  大歹村青年志愿者夜校只有孟老强和王健强两名志愿者。两人响应团组织号召来到这里,一个上课、一个辅助教学,因为名字里都有个强字,有人称他们叫“强强联合”。


微信图片_20200727131730.jpg

  7月19日晚,大歹村苗族群众在夜校学习写字。(许邵庭 摄)


  时间慢慢过去,村民陆续来到夜校签到。今天的课程是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教室投影大屏上写着“野生”“菌子”“中毒”“预防”八个字,村民要把每个字在小册子上各写一排,先到教室的学员可以动笔。


  今晚一共来了16位村民,看到大家基本到齐,孟老强调出幻灯片上课。一句苗语、一句汉语,孟老强声音不大,可村民们听得非常认真,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掏出眼镜坐在第一排,听得入神。有的村民站在教室窗外,盯着大屏幕,专心地听着。


  今年34岁的潘爱松是夜校常客,她能听懂汉话但就是说不出,外出务工、办事都不顺利。“很喜欢夜校,教我写自己的名字、说普通话,老师很好。”说起夜校和老师她不停点头。


  让潘爱松觉得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写自己的名字和学用家用电器。“原来不会写名字,去银行取钱很不方便。”现在潘爱松可以迅速写好自己的名字,字迹十分工整,而像电磁炉、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她也用得得心应手。


无标题.jpg

  潘爱松应记者要求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的自己的名字



  “地里没有活时就去绣花。”潘爱松所谓的绣花其实就是在村里的非遗工坊制作苗绣,一个月大概能有1000多元收入,加上参加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费用和劳动报酬,她已经实现脱贫。


  另一位村民陈号甩对夜校也是赞不绝口,她说两位老师教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大家解决很多困难。


  王健强、孟老强都是从江本地人且是苗族,两人既会汉语也会苗语。在这里,王健强已经工作了三年,孟老强工作将近一年。他们和一位驻村工作人员住在一间房,三人只有两张床,“强强”通常都是共睡一张床。条件虽然很艰苦,但能够克服。他们说,很热爱这份工作,喜欢村里的人们。


微信图片_20200727131700.jpg

  志愿者王健强(左)与孟老强正在给村民上课。(许邵庭 摄)


  “我们优先从所有志愿者中挑选懂苗语,同时具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志愿者到大歹夜校工作,否则这个工作干不下来。”团从江县委书记、大歹村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校长石锟说,大歹村夜校紧盯人居环境整治、早婚早育危害宣传、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安全用电、人畜混居整治等重点工作,制定课程内容,让学员既能学到生活技能,又能提高汉语水平。


  团从江县委与教科局、工信、文广等部门加大联合,打造精品课程,将各部门培训资源向大歹村集中,广泛开展各类手工艺传承、劳动技能培训、励志教育等培训活动,切实提升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


  从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兼驻大歹村第一书记唐隽永认为,大歹村夜校开办以来,和驻村扶贫干部一起拆除“苗家”和“客家”的隔离墙,搭建了政策宣传的连心桥,提高了群众对外交流能力,群众的思想观念在一点点地改变,助推了大歹村脱贫攻坚,为同步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大歹村夜校共开课333次,培训群众3788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夜越来越深,夜校的灯火显得越发明亮。记者离开村子时,群众还在夜校继续上课,从盘山公路上望去,村寨灯光勾勒出的闪耀“星河”也越发显得明亮。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许邵庭

漫画 齐青杨

编辑 孙远铭

编审 田旻佳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