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七一”表彰大会典型人物】邓孔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的“实干书记”

  盛夏时节,位于武陵山深处㵲阳河畔的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街道德龙新区,座座居民楼整齐划一,宽敞明亮的移民服务中心里传来市民们阵阵欢笑。


  德龙新区是铜仁市的一个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7年开始启动搬迁,安置了250公里外德江县的2881户13464名搬迁群众。


  五百里生活区域的“大迁徙”,地域文化习俗的差异成了融入新环境、变成新市民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W020200727479835347592.jpg

德龙新区一角


  2018年初,自邓孔建任德龙新区党总支书记以来,他用苦干实干精神,带领全体基层党员群众加油干,从健全基层党建体系着手,成立德龙新区党总支和4个党支部,同步组建了3个社区自治组织、20个群团组织、5个经济组织,在党组织统领下强化社区服务管理,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安得下来、融得进去、和谐发展”。


  初见邓孔建时,他正在芳蓉服饰就业扶贫车间里,询问搬迁群众的工作情况。


  “易地扶贫搬迁,三分在建设、七分靠后续,后续关键在就业。”邓孔建说,他们在摸清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就业创业。


  依托大龙企业多的优势,德龙新区建立岗位数据库和就业数据库,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推荐搬迁群众到相应企业工作。


W020200727479836084512.jpg

  邓孔建(右)在询问搬迁群众付红星的工作情况


  就业路上不落一人。在党支部的努力下,成功引进了打火机组装、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住新区,开办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三年前,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付红星一家5口人搬到了德龙新区第一社区。搬迁前,她们居住在德江县长丰乡。


  “孩子上学远,只能在乡镇上租房子。”回忆起以前的苦日子,付红星显得有些腼腆,“但搬下来后,一切都变了!”


  如今在新区,不仅不用租房子,付红星还找到了楼下扶贫车间的工作,每月有近2000元的工资,3个孩子就在不远处的学校上学。“感谢政府的好政策,眼前的生活是几辈人的梦想。”她感激道。


  付红星的顺利就业只是众多搬迁群众的一个缩影,邓孔建介绍,德龙新区新市民涉及迁出点19个乡镇,人员构成复杂,为满足不同群众的就业需求,他们采取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和不定期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的方式,积极搭建搬迁群众的就业桥梁,拓宽其就业渠道。


  对于习惯了干农活,不适应在企业车间上班的群众,他们整合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利用安置点附近闲置的土地,采取“公司+社区致富带头人+搬迁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种植、肉牛养殖、牧草种植,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致富。


W020200727479837482993.jpg

  德龙新区为民服务中心


  目前,德龙新区搬迁人口中的5713名劳动力,组织到省外务工2702人、省内务工2390人、自主创业288人,就业率达94.2%,实现户均就业1.8人以上。


  除了就业,最让邓孔建关心的还有搬迁群众的日常服务工作。为提高服务搬迁群众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水平,他们在安置点中心地段规划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使用面积达2000平方米,集中开设就业、就医、就学、低保、医保、社保等方面职能部门的服务窗口,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优质高效服务。


  “我家是两年前搬到新区来的,以前在德江老家时需要走上几公里的山路才能到镇里办事,如今在楼下就能办好。这里不仅住房条件好、办事方便,其他的服务也很好。”德龙新区第一社区居民黎海燕对新生活说不完的满意。


  德龙新区在邓孔建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后续扶持工作,着力打造易地扶贫搬迁“融入型”社区,实现了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去年四月,德龙新区被省委省政府推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观摩点。今年七月,邓孔建作为受表彰代表,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发言。


  “有难事、找社区,半小时、准上门。”这是邓孔建常说的话,也是德龙新区向搬迁群众的承诺。对于未来,邓孔建满怀信心地说,他们将更加坚持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苦干实干精神,积极探索后续扶持长效机制,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葛永智

编辑 孙远铭

编审 田旻佳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