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全四力蹲点】仁怀合马火龙果,染上了赤水河谷的醇香?


  贵州仁怀出好酒,地球人都知道。但说仁怀产火龙果,没遇见老潘之前,记者还真不知道。


  老潘名叫潘运康,人并不老,是记者在仁怀的老熟人,平时朋友们都这样叫他。


  老潘现在是仁怀市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去年开始脱产挂任仁怀市合马镇沙坪村第一书记。”


沙坪村第一书记潘运康到处推介合马火龙果


  “这几天,我就是个推销员,整天在市里各个单位转,或电话联络,宣传推销我们沙坪村的火龙果。”记者与老潘,人虽熟,却不常见。偶然遇到,都有点儿小兴奋。谈及近况,老潘便和记者聊起了他的工作。“听说是扶贫项目,大家都很支持。市政府、公安局、法院、纪委、国台酒业、大唐酒业等市里几家大单位和企业食堂,都爽快答应购买,并跟我约定了送货量和时间。”


  “没想过进大商场吗?”记者随口一问。


  “火龙果树从幼苗长至结果一般需要2年左右时间,我们这片火龙果基地,去年才开始挂果,摘了2万多斤,今年产量比去年多,但要进大商场,量还是太少,大家都没钱赚。”老潘侃侃而谈。


  吃过火龙果,但却没见过火龙果树。听说是个42亩的火龙果基地,想想都很壮观。这对记者来说,也是个新鲜事。带有蹲点采访任务的记者,便想前去拍点儿视频和图片,于是缠着老潘当向导。


  7月23日一大早,记者陪老潘又去了几家单位。


  之后,记者便拉着他,沿着赤水河谷弯弯曲曲的旅游公路,驱车往39公里处的合马镇赶。


游客到采摘园现场采摘火龙果


  河还是那条熟悉的河,路还是那条熟悉的路。每到一处,都能勾起不少儿时的记忆。就连从河上吹来的那一阵阵带着酒糟味的湿热的风,也饱含着乡愁。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合马镇,竟遇见记者初中离家求学时,还在读小学的同街小孩王超。一二十年未见,前些年听说他已是老家向阳村的党支部书记,口碑很好。2015年,又在《贵州日报》上看见他被评为全省“文朝荣式好支书”的信息。不想现在的他,已在合马镇副镇长任上干了四年。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我要去采访的沙坪村,他就是带村领导。


  从合马镇镇政府到沙坪村火龙果采摘园,不到4公里,开车十来分钟就到了。远远的,依稀就能看见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挂在一大片酷似仙人掌的果林里,有几个慕名前来的游客,正在地里采摘火龙果。


游客到采摘园现场采摘火龙果


  从与合马镇镇长周婧和沙坪村党支部书记罗远飞的闲聊中,记者了解到,合马镇火龙果采摘园,是镇村两级按照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到广西、江苏等地考察后确定的一个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占地42亩,总计栽有果苗35000株,2018年建成。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扶贫资金200万元,另外50万元由村里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自筹,并负责管理。项目采取“村社合一”模式,以“支部+合作社+农户”形式,按合作社和占地农户各占40%,村集体占20%(其中10%作为贫困户占比)的模式分红,项目共覆盖农户83户422人,其中贫困户30户142人。


游客到采摘园现场采摘火龙果


  “果苗是从广西9块钱一棵买过来的,大家都当宝一样爱护。”罗远飞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有自己的企业,在上海、江苏、山东都有办事处,年收入3000万元左右。从当选村主任到现在的村支部书记,罗远飞只有一个目的,带领村里人脱贫致富奔小康。


  罗远飞告诉记者,为了让村民学会种植火龙果,除了请广西卖果苗的公司派人到地里手把手教大家,镇党委、政府还分3批次组织沙坪村合作社的社员,去广西和省内有种植和销售经验的罗甸、镇宁火龙果种植基地参观学习。


  在火龙果采摘园的种植和销售过程中,沙坪村党支部成员和党员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头作用。


  “像驻村第一书记潘运康,去年和今年,火龙果成熟后,他都忙着在市里各单位奔走宣传推销;再如村里的党员罗昌恒,从开始卖火龙果到今天,一直冒着酷热天气,坚守在基地上招呼外地来现场采摘火龙果的客人,清理现场的果皮,打扫卫生。”罗远飞说。


  基地卖火龙果的红色遮阳蓬下,有一张年轻的面孔,正忙着帮客人称果子、记账。他叫罗华飞,是贵阳技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也是村党支部动员到基地帮助卖火龙果的志愿者。


村里大学生罗华飞到采摘园当志愿者


  记者看到,罗华飞手中的一个红皮笔记本,已记了一大半。“昨天卖了6000多元,今天还没有统计。”罗华飞一边拿方便袋帮客人装火龙果,一边匆匆回我的话。


  老实说,记者并不喜欢吃火龙果,总感觉味淡而怪,不太合记者口味。每次遇见它,总是浅尝辄止。


  为了向记者展示合马火龙果好吃,味道不一样,罗远飞从地里采摘来几个火龙果,当场切开让记者和同行的人品尝。


  以前吃火龙果,都切成小方块,拿牙签挑着吃。这一次在野外,没那么多穷讲究。火龙果像西瓜一样,被切成一瓣一瓣的,并排摆在一张简易的小木桌上。


  这次记者看到的火龙果,比往日吃过的火龙果,似乎更紫一些,色更深一些,看着就诱人。


  人在家乡人面前,便少了许多拘束。记者从桌上拿起一块,便毫不客气地,一口啃了下去。


  满口香甜,清凉解渴!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这是记者吃过的火龙果吗?难道是茅台河谷独特的湿热气候,以及充满酱酒醇香的风,熏染出了仁怀火龙果独特的风格?


  记者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记者以后肯定是爱上合马的火龙果了,也爱上了这样啃火龙果的方式。


潘运康在和仁怀市政府食堂责负人洽谈火龙果销售事宜


  潘运康说,采摘园大棚里的火龙果树,摘下果后,会继续开花,继续结果。一年可开几次花,结几次果。


  “预计今年的产量可以达到8万斤,产值可以达到近100万元。”周婧告诉记者,已摘掉贫困帽的沙坪村,村民今年的分红,肯定比去年要多得多。


  贵州日报当代媒体记者 高发强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