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由“黑”转“绿” |盘州:全域旅游绘就产业转型发展新画卷



  7月22日午餐时间,贵州省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景区内,苗人山庄老板郭高精心烹制着拿手菜——“汤鲜、味美、肉嫩”的酸菜鱼,就餐的客人吃得正欢。


  45岁的郭高至今都不太敢相信,自己会从一个“打工仔”变成小老板。


  2014年,郭高与妻子带着小儿子在浙江打工, 大儿子留在老家和奶奶生活。“外出打工一年,夫妻俩省吃俭用,最多能存下3万元。”


  自从2015年起,郭高就用自家的房屋开起了苗人山庄农家乐,以苗家家常菜、酸菜鱼为特色的菜肴吸引客人,第一年就收入近50万元。


  郭高所在普古乡舍烹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村民们“土里刨食、靠天吃饭”。2011年,“煤老板”陶正学关掉自己经营的煤矿和洗煤厂,回到老家舍烹村搞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创办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



  青山依旧,碧水如常。陶正学用6年多的时间,发展旅游产业,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舍烹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4A级景区的华丽逆袭。


  郭高的身份转变,舍烹村的逆袭,得益于盘州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精准定位,也是盘州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缩影。


  盘州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陈清泉介绍,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引领“黑色经济”向持续健康发展的“绿色经济”转型,“黑”的印记渐渐被人淡化,“绿”的标签越加显现。



  盘州是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全国百强县,却又是国家级贫困县。煤炭资源有限,长期立足“煤”产业发展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历史文化悠久,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富集,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优势独具。



  以旅游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思路确定后,盘州市开始精心布局。从2016年起,更是紧紧抓住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久久为功。


  以大健康山地特色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推进产城景融合,通过旅游赋予城市新的内涵,提升中心城市和城镇的承载能力和旅游功能。


  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16个核心旅游景区,其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开发7个新景区,形成了温泉养生、滑雪体验、体育运动、农事体验、低空游览、避暑度假等旅游产品、业态类型。


  优化精品旅游线路设计,高标准建设连接各景区的旅游大环线,把珍珠串成项链,形成北部、中部、南部全域旅游环线,以及北部乌蒙、娘娘山等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区,中部妥乐古银杏、盘州古城等旅游休闲区,南部梯田温泉、大洞竹海等康体养生度假区。


  彭仲恭  摄


  打造保基陆家寨村、盘关海坝村、盘关贾西村、淤泥麻郎垤村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点。坚持景区带村、旅游富民,通过景区建设同步带动80余个村发展,近三年通过旅游带动脱贫5.4万人。



  以“旅游+”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城镇等深度融合发展和促进一产、二产融合发展,促进产品价值倍增,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旅游避暑地产成为品牌。


  通过立体化宣传推介和开展立体精准营销,让盘州旅游走进大江南北、迈向国际市场,把盘州山地风光、多彩民族风情、奇异特色风物展现给游客,做到有看点、有卖点、有吸引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9月,盘州市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景区靓了、产业旺了,千万村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富起来了。



  六盘水市委常委、盘州市委书记付国祥表示,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盘州这座以煤炭资源闻名全国的工业城市,再次踏上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林

  图片 盘州市文体广电旅游局(除署名外)

  编辑 刘诗雅

  编审 杨仪 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