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聚焦 | 传统文化传承的贵州叙事



  7月3日,原本较为清净的贵州民族大学花溪校区忽然热闹起来,原来,“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侗族大歌)”在这里揭牌。2019年10月9日,教育部认定25家高校传承基地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贵州民族大学“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侗族大歌)”名列其中,这意味着贵州音乐类国家级传承基地实现零的突破。优秀文化传承的故事在贵州校园抒写,主题明确,章节有序,段落分明,彰显贵州人的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歌声嘹亮:民族音乐传承的高校路径


  “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侗族大歌)”,是我省继2009年贵州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年之后,贵州民族文化传承新篇章的存照闪耀。


  位于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侗族大歌传承基地


  作为以民族特色为办学方向的综合性高校,贵州民族大学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从2004年开办少数民族特色班,从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招生,旨在培养贵州世居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2014年成立少数民族特色音乐系,成为全国高校中的惟一。“为贵州的文化繁荣与发展服务,这是我们秉持的办学理念。”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唐德松说。


  第一届特色音乐班招了十几个学生,减免学费。从2005年起,特色音乐班(系)每年招30人,报考条件很“硬”:所有考生,必须会本民族语言,能用本民族语言唱本民族歌曲,会弹奏本民族的至少一种乐器。少数民族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本工具,这个硬条件确保特色音乐班能招收到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省民宗委每年拨付给这个特色音乐班一定的经费,用于教学和奖励优秀学生。


  侗族大歌传承人吴品仙在指导侗族学生


  特色音乐班要求学生不仅熟知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苗族学生也要学会侗歌,而侗族学生也要学会苗族舞蹈。特色音乐班的专业课,一周有两次,既有本校老师的悉心教授,也有国家级传承人到学校来进行指导,很强的专业性,保证学生能够在4年时间内打下扎实的音乐文化基础。


  如果说开办民族特色音乐班是全日制式的“长线”,那么举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培训班则是一种季节性的“短线”。每年,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都要招收30来个有志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人士,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绝大部分学员都是本民族音乐舞蹈的好手,他们到大学来学习“提质升级”,目的是回乡后发挥更大的文化传承作用。


  特色音乐班在高端平台展示


  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班自开办以来,推出了许多新创作品,并在多个平台进行展示,成绩喜人。如田野民间歌舞集《原色》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表演金奖,大型苗族音乐舞蹈诗《鼓道苗疆》获第五届贵州省少数民族会演创作金奖,大型彝族歌舞剧《历》获贵州省少数民族会演一等奖,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获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舞蹈类二等奖。同时,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彝族滚山珠等,在中央音乐学院世界音乐周这样的高端平台展示过。


  在央视《舞蹈世界》栏目录制专场节目


  历时15年“正果修成”,基地建立后,贵州民大音乐舞蹈学院开始新的征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除了全日制的学院式培养,将聘请侗族大歌传承人为特聘教授,继续遴选会唱侗歌的青年来学校参加培训;加强侗族文化研究,以贵州黎平、从江、榕江为核心地域,将研究范围辐射至我省周边的广西、湖南等省份,建立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合作平台,开展侗族大歌专业人才培训活动,进行侗族大歌的“立体性”调查,加强跨学科领域交叉研究,力争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上获得重大突破。2004年第一批招进来的学生吴文梅,毕业后留校,研究的成果《侗族歌曲精选》,已作为特色音乐系的教材。


  形色识花:民间手工艺传承的中学选项


  从贵阳市城基路往上走,但见左侧的墙壁上“点缀”着许多绘画、图标,从文字可以看出,位于此地的贵阳五中,是一所以特色艺术教育见长的高级中学。进入校园,左侧的教学楼从一楼至三楼,展示着学生创作的美术和民间手工艺作品。从构图和谐、线条流畅的卡通画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从独具匠心的剪纸到色调素雅的蜡染,从古典优雅的书法到现代时尚的新媒体艺术,无不体现了贵阳五中学生扎实的艺术功底。


  独具特色的扎染陈列室


  艺术气息浓郁。这是记者走进贵阳五中的第一印象。据了解,贵阳五中的特色艺术教育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针对专业特长生的艺术教育,一个是普通平行班的校本课程学习。每个学生,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一门校本课程,比如针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设立的蜡染和扎染课程。


  “开设传承民间工艺美术这个校本课程,与美术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契合的。”副校长周晓鹏说,从2014年开始,贵阳五中一直坚持校本课程教学,已形成了一个包括书法、篆刻、设计、插画、蜡染、扎染、雕刻等在内的课程体系。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什么是蜡染、什么是扎染、什么是刺绣。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掌握方法后直接参与动手,陆续做成了一些简单的作品,然后从作品脱胎出产品的模样,如包包、枕头、抱枕等。随着动脑动手能力的增强,到后来这些产品实际上有了商品的雏形,学生甚至可以拿到网店上去售卖。“去年的东盟文化交流周,许多外国人看了我们学生做的作品后显得十分喜欢,很想拿走,见他们喜欢,我们就赠送了一些作品给他们。”


  学生在学习扎染手工技艺


  从作品到产品到商品,贵阳五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路上一路探索。作为教授扎染课程的老师,李晓琴见证了这一路的欢声笑语,虽然她接手扎染技艺传承的教学时间不长,但她颇有心得。贵州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的她学的是油画专业,是贵阳五中的艺考色彩学教师,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室,她和王川琴老师挑起教学担子。


  贵阳五中把蜡染扎染学习作为学生的一个学习活动,并将之提炼为一个课程,使其常态化。李晓琴带领学生制作的围巾、手帕、桌布、短袖T恤等,实际上“可以成为商品了”。但李晓琴不满足于现状,她的想法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设计具有文创特色的手工艺品,如抱枕、笔袋等,发动学生充分想象,设计一些充满奇思妙想的扎染作品。“我们采购了缝纫机、各种布料如粗细棉布、亚麻布等,就是想尝试一下不同布料扎染出来的效果。”创新、创造理念之下,她带的非遗班的22个学生脑洞大开,设计制作的纹案既有传统手法,又有现代韵味。


  学生在学习扎染手工技艺


  贵阳五中的非遗校本课程得到贵州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的支持。贵州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牵头单位,该校把贵阳五中定为一个项目学校,努力推进蜡染扎染传承项目基地的建设。2019年6月30日,贵州师范大学蜡染传承基地项目学校签约和授牌仪式举行,贵阳五中的非遗传承努力,出现了新的“成色”。


  学生展示作品


  基地建立后,贵阳五中在贵州师范大学的指导下,向全体学生普及、推广贵州蜡染扎染传统手工技艺,辐射带动所属社区,预计每年带动和辐射学生人群不少于1000人次。同时,学校每年将开展蜡染制作体验、比赛活动,启动蜡染文化的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蜡染社团组建等工作。


  诵读悠扬:经典诗文传承的小学夯底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贵阳市省府路小学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线上艺术节,许多学生在学校的公众号上展示自己的演唱、舞蹈、书法、诵读等才艺,老师、家长也投入其中,学生、老师、家长在观看视频后给学生打分,整个气氛热烈、隆重,异彩纷呈。


  气势磅礴的经典诗文诵读现场


  省府路小学的中华优秀文化传习,在10多年就以经典诗文诵读的形式开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校学生皆投身到经典诗文诵读中:一年级诵读《三字经》,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年级、四年级诵读《增广贤文》(部分)、《笠翁对韵》,五年级诵读小学和中学都学到的90首唐诗,六年级诵读《诗经》。


  诵读不占用学生的休息和课堂学习时间。早上学生到学校后晨读15分钟,课间操集队返回教室途中诵读10分钟。“我们利用早读时间或者语文校本课程的阅读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让那些经典诗文深刻地印进学生的脑海里。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攒人文底蕴,打下扎实的国学功底,让学生有个诗意的人生。”校长吴丽身体力行,经常在学校的公众号上带头诵读经典诗文,推动传承和熏陶成为习惯。


  学生在诵读经典诗文


  省府路小学开设有许多文化校本课程,如书法、古琴、太极、京剧、插花等,并成立了许多社团,邀请校外老师专门到学校教授书法、古琴、太极、京剧等,一些老师还是省府路小学的校友。该校把经典诗文诵读开发为校本课程,周二下午和周四下午这两个时段,就是文化校本课程的上课时间。


  如何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省府路小学以社团、德育活动、少先队活动为抓手,推动传习活动的发展,确保每周有课程,有师资,按时学习。为了让传习成果得到充分展示,每年5月份该校举办艺术节,为期一个月。艺术节期间,各个社团的学习成果纷纷亮相,学校对那些成果进行评奖,以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太极社团的学生在打太极拳


  2018年的艺术节,省府路小学在贵阳美术馆举办师生书画作品展,成为贵阳的一大文化新闻。艺术节结束后,省府路小学还把每个学区的优秀节目,于“六一”儿童节前夕进行集中展示,扩大艺术节的影响力,把艺术节做成校园文化品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不单学习,还有节庆纪念。每年的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省府路小学都要举办纪念性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2018年开学时正遇到元宵节,该校组织学生在学校内猜灯谜、吃汤圆,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2019年端午节,该校邀请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起做香包、包粽子,老师讲述端午节的故事,其乐融融。


  端午节在学校和家长一起包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省府路小学发起“粽香浓  爱国心”纪念屈原诗文诵读大赛,高年级诵读屈原的作品如《离骚》,低年级诵读唐诗宋词。活动启动后,学生就开始在线上诵读,家长、老师也参与诵读活动。学校在公众号上公布获奖名单,还举行颁奖仪式。“我们很好的找到了一个点,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科技信息结合起来,增强传播效果。”此外,每年新生入学,该校还举办开笔礼,让学生对仪式感有认知,对求知有渴望。


  2018年10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行动”在活动发起者之一的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启动。2019年11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行动推进委员会授予贵阳市省府路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核心基地”荣誉称号。持之以恒的活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感性的认识和体会,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入幼小的心灵。


  开笔礼让学生对仪式感有认知


  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陆青剑

  责任编辑 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