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博士后立身贵州从教 疫情期间捐款逾100万元

  师者,为人师表,贵州商学院教师郑志希望用行动来诠释这个世人皆知的道理。


  他最广为人知的事情,是在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拿出多年积蓄捐款百万元。“有些人说,疫情期间,只要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郑志对此话只认同一部分,“作为老师,为人师表,应当做得更好”。


  6月28日,记者联系上郑志,希望他谈谈此前的捐款和对贵州的感情。然而对于是否接受采访,这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的大学老师,显得比较犹豫。


  谈起抗疫捐款,郑志的第一反应,是认为“做善事应该不留名”,他说,战胜疫情,需要齐心协力,捐款只是尽了自己一份力而已。


  在得知贵州商学院春季开学医用物资非常紧张的情况后,他多方筹措、主动协调资源,向贵州商学院捐赠了1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同时还向贵州省社科联纳雍县扶贫点捐赠了1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


W020200706520323833084.jpg

  贵州商学院教师郑志


  “有国才有家。”郑志语气坚定地说,迈不过疫情这道坎儿,有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捐款了。2019年底,他收到贵州商学院的60万元人才引进费。钱刚到手,就被郑志转手捐给了学校,用于帮助贫困生读书。


  郑志说:“这笔钱用来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让同学们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我们老师真情、真心希望他们成才。让奖励资助产生1+1>2的激励效应,让同学们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将来更好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我崇尚勤俭,但在真正需要花钱的时候会毫不犹豫。”郑志说,钱只有用于需要的人、需要的地方,才会突显价值和意义。


  郑志1973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从中原与吴越文化交汇的江南水乡到群山环绕的多民族聚居地,在郑志看来,贵州无时不刻不散发着令人向往的魅力。


  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山水田园交织的生态环境,以及欣欣向荣的大数据产业,让郑志看到了贵州未来发展的潜力,更让他对自己的科研前景充满信心。


  从华东政法大学博士毕业后,2014年,郑志选择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郑志说:“在贵州,老师们和领导悉心指导、全力帮助,引领着我一步一步走进学术的殿堂,有了今天的学术积累。”


  老师与朋友、成长与智慧、美食与美景……无时不刻不在召唤他留在这里、扎根在这里。遵从内心的呼唤,2016年博士后出站后,郑志选择了继续留在贵州。


  而今,在郑志心中,贵州是他的第二故乡。“在博士后进站研究期间,我走访调研了贵州不少地方,感受到了贵州这些年的影响力、吸引力在不断增强。”郑志说,贵州越来越好,像他一样的“贵漂”才能越来越好。


  “贵州要实现后发赶超,需要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支持。”郑志说,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好,是因为汇聚了全球的顶尖人才,贵州亦需如此。


  做大做强贵州商学院在法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科研水平,是郑志留在贵州的目标。


  他有这个雄心壮志,是因为有相当不错的学术底蕴。郑志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法学和管理学两方面,先后出版了4部学术专著,撰写发表了2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金融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创新》获得了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去年12月,还被贵州省社科联和贵州省教育厅授予“学术先锋”称号。


  目前身在北京的郑志,受疫情影响,没能顺利回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但他“每天都盼望着能够早点回到贵州”。


  折耳根成了郑志最想念的贵州味道:“最近我在北京的餐厅,第一个想点的菜就是折耳根,可惜很多地方都没有这道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赖盈盈

责任编辑 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