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访谈】“新优势 新活力 新动能”新基建助力新一轮经济发展丨访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汪磊

  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基建成为热词。这给以大数据为发展战略的贵州带来新机遇,而贵州如何抓住机遇,企业如何抓住“风口”,促进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汪磊从新基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新优势、注入数字经济发展新活力、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微信图片_20200706082231.png

汪磊近照(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亚丽 摄)



  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新优势


  记者:今年3月以来,国家层面指出要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等新基建建设,您认为这对于当下特殊的经济形势有何作用与意义?


  汪磊:新基建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带来新优势,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此战略目标的引导下,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通过整合不同平台的各类数据,借助5G技术实现互联互通,抢占战略信息产业新高地,驱动产业发展由线性增长向指数增长跃迁。


  记者: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这对以大数据为发展战略的贵州来说又是一个新机遇,您认为贵州“新基建”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带来哪些新优势?


  汪磊:贵州是全国率先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省份,自2013年实施大数据战略以来,在政府数据公开,数据交易,数据铁笼等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累积了丰富经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涵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等内容的系统工程。在这7个部分当中,我认为新基建主要为贵州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带来了绿色发展新优势。新基建的目标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提供支撑。近年来,贵州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成效突出,积累了绿色发展的经验。随着新基建政策红利的释放,贵州应该进一步升级“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等战略,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技术引领,进一步探索降低碳排放、减少发展能耗的绿色循环新路,为全国新基建贡献绿色发展的“贵州经验”。


微信图片_20200706083610.jpg

中国联通贵州公司的5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无人驾驶技术模拟(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亚丽 摄)


  注入数字经济发展新活力


  记者:新基建的提出是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又一次推动,在目前政策利好下,企业如何抓住“风口”?


  汪磊:新基建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基建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石和关键内核。通过推进新基建项目建设可以发挥数字驱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融合、放大、叠加各类数据,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孤立片面地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难以形成系统合力,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因此,整合这些信息技术本身需要有力的抓手。而新基建正是打破不同信息技术之间的碎片化,打破资源配置的时空限制,实现技术与场景一体化,驱动信息空间扩大化的重要举措。


  当前,如何在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环境中进行科学决策,科学配置经济资源是数字经济的本质。新基建正是打通“资源数据化,数据信息化,信息决策化”的有效途径。由于新基建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投资周期较长,面临风险多。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应该着眼于新基建中的“轻资产”内容,如“信息决策化”环节,从而在更多环节,更大空间,更复杂系统中,通过算法优化,帮助政府、企业和公众不断优化自己的决策行为,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微信图片_20200706083615.jpg

中国联通贵州公司的5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智能水表电表测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亚丽 摄)


  记者:要给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就必须注入数字经济高端人才,在吸引人才方面对于贵州来说,您有何建议?


  汪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直接统领和制约着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这个问题也谈了很多年,但由于新基建的到来,贵州对数字经济高端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首先,从新基建的目标来看,“老基建”瞄准的是国计民生,而新基建直接瞄准的是高端科技,没有强大的人才支撑,新基建很难取得成效。其次,随着全国一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新政,人才争夺日趋激烈。与其他城市相比,贵阳在地理区位,城市规模,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弱,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贵州省2020年第1季度招聘人数仅占全国的0.7%,排在全国省会城市的第25名。因此,我建议贵州省成立数字经济高端人才工作委员会,启动高端人才立法,将高端人才引进、开发、激励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用一流的待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平台、一流的服务吸引高端人才,为贵州新基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200706083119.png

 

  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记者:对于新基建衍生出的新业态您如何看?贵州企业在创新或是转型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时,如何平衡好实体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


  汪磊:自疫情发生以来,实体经济遭遇了需求骤减、融资困难、物流受阻以及用工短缺等全方位打击,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经济既规避了疫情扩散负面影响,又优化了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同时还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衍生了多种新业态,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赋予了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疫情期间同样也催生了共享员工、线上教学、视频办公、互联网金融、远程协作等新业态,新业态是对传统业态的有益补充,是重大公共危机背景下现代经济韧性的体现。贵州企业在应对疫情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必须瞄准新基建为贵州带来的战略机遇,在以“信息”和“算力”为引领的技术创新空间中找准经济增长的发力点,找出实体经济的痛点,用数字经济为之赋能,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从这个意义来讲,平衡二者的关系就是要做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去发展数字经济,不要抛开数字经济去升级实体经济。


  记者:被列入新基建之后,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提高了,行业的发展理念、技术重点等,是否也要做相应调整和努力?


  汪磊:我个人认为调整是必须的。首先应该是新基建的理念调整。“新理念”是新基建中“新”字的应有之义。工业互联应该借助数字携带的信息去有效配置资源,而不是瞄准单纯的成本优势,因此,应该树立工业互联中数据驱动理念。其次,应该是新基建的应用调整。随着“新基建”的纵深推进,要充分发挥新基建的场景应用能力。新基建带来的不再是规模化流水线式的工业互联产品,而应提供更加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解决方案。最后是新基建的标准调整。由于新基建涉及的内容广,涉及到诸多不同的平台载体,需要统一数据互通,信息互联,平台共建等,客观上都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平台标准以及统一的操作标准。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亚丽 陈玲

编辑 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