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打造工业集群发展大平台!贵州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

  6月22日,记者走进贵阳高新区,几十条智能化生产线在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不停运转,火力全开,加速生产。


  小场景的背后,抒写着大文章:今年前五月,贵阳高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累计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15.5%。重要指标的飘红,见证了园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近年来我省工业园区发展春潮涌动,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和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随着基础产业退城进园,新兴产业落户园区,我省园区企业集群正以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之势,不断增强产业集聚高地效应。


  从量变到质变,从阵痛到调整,贵州通过转型升级工业园区,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2019年,全省园区共有各类企业1817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92家,占全省77.6%,吸纳就业130万人,全省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0亿元,工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的园区达57个。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工业园区发展风生水起,百花齐放。今年1至5月,全省95个工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3.41亿元,占全年目标的31.4%,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0%,成为贵州工业的坚挺脊梁,承载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顶层设计:为工业园区发展指明方向


  作为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发展工业的难度超过人们的想象。近年来,贵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和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在工业园区发展道路上艰苦卓绝、探索前行。走了一些弯路,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之后,贵州省从顶层设计上重新审视工业园区发展问题,探索用更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更切合实际的方式发展园区工业,并于2018年11月印发了《关于推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工业园区健康发展,打造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按照文件的指引,对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进行调整,按照“转型升级一批、整合归并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方式对园区数量进行了调整。截至去年底,省级统一调度的工业园区从107个减少到现在的95个,其中省级及以上园区71个(含国家级园区6个)。


  顶层设计指明方向,抓好建设中 “形式主义”问题整改让园区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定位愈发明晰。贵阳高新区看到了结构升级的好路子——“数聚高新”,加快向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为特点的“高端”产业攀升,企业络绎不绝地云集贵阳高新区,抢占新技术和新产业高地。


  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和优势。我省意识到,愈发突出主导产业、提高要素集聚能力,园区效益自然催生出地方新的增长极。安顺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军工企业,培育了航空制造、医药制造、机械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成长路上也需要时刻修正路线,理念需要转变、模式需要转型、路径需要创新。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紧跟着印发了《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着力于园区的发展质量、速度等指标上加大考核。由此,我省工业园区发展进入新阶段,不仅要依赖于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升。


  园区发展得好不好,“以亩产论英雄”。要既注重投入又注重产出,要既注重数量又注重质量。于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之中,我省创办了一大批中小微企业,以星星之火的成本,散发燎原之势的能量,为园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乘风破浪之后,熊熊燃烧着希望之光。我省全力推动《指导意见》、《考评办法》落地实施,深化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促进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提档升级,让工业园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五大目标: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园区要做优,目标要明确。遍地开花,能否朵朵墙内争艳墙外飘香,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为此,我省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产城融合、错位发展、产业集群、集约节约、生态绿色等五大方向为目标,推动全省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培育一批龙头工业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科学规划布局是关键。我省把工业园区各类规划有效衔接作为重中之重,推进促进园区功能城市化、促进工业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和谐园区。于是,黔东南州高新区、都匀经开区、水月产业园区、铜仁碧江高新区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园区初具规模。


  明确功能定位,方能推动错位发展。全省各地根据地区实际,找准区域特色,突出差异定位,借“一园一特”精准选择主导产业、协调发展其他产业,避免同质化和低水平恶性竞争,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推动相对错位发展。因此,赤水经开区的竹产业、正安经开区的吉他产业,以及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区的医药产业枝繁叶茂,发展势头强劲。


  从散到聚、从小到大,贵州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愈加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产业拓展无限发展空间。其背后,是我省积极引导重大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分类指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正如小孟工业园,彰显了我省产业园区“尖刀阵”上最亮最锋利的前端,集聚的力量不但催生出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其衍生的“园区经验”在全省广为推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集聚效应显现。


  与此同时,我省在园区发展中,还专注优化功能分区坚持集约节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秉着有序、高效、集约、节约使用园区土地,优化工业园区功能分区,推动园区内主导产业创建绿色工厂、企业开发绿色产品、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


  在息烽县,息烽县工业园区不断转型升级,用循环经济之笔墨,描绘“青山争秀、碧水长流”的工业画卷,让生产模式不断扩展,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园区效益不断提高,成为贵州省域纵向城镇发展主轴与黔中磷煤化工产业带的重要黄金节点。


  在湄潭县,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锁定绿色工业做文章,以农业现代化做强特色产业基础,以农业工业化做优绿色工业体系,融合服务产业化做深产品链条,其绿色产业循环发展体系,“联姻”多产,大展实力。


  政策给力: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园区发展,政策是绕不开的话题。


  为此,我省各地结合实际,建立政府监管、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工业园区运行机制,通过分类指导、综合施策,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优化政务服务和推进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并深化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合作,全方位调动园区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一边积极完善工业园区投融资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工业园区建设;一边积极争取中央政策资金,并加大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省十大工业产业振兴专项资金等省级资金对园区及企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园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加大投入,夯实标准厂房、水、电、路、讯等基础。


  政策扶持的鼓励下,各地开始“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把大企业办到园区里,把小企业办到标准厂房里,把资源集聚在园区里发展。


  放眼望去,一条条宽阔水泥大道连接起企业、工厂、科研中心、服务机构。行走期间,能分外清晰地感受到工业经济强劲有力的脉搏。


  坐落在赤水河畔的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终日酒味飘香。瞄准“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这一目标,全心全意发展白酒优势产业,一排排工业梯田跃然而出,园区的产值产量上去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广阔天地。


  转型路上,“痛”过之后,便是“快”,便是活力绽放。


  通过一系列给力政策,装项目,抓产出,资金、市场、人才、技术等资源不断汇聚,为园区带来了高产值,也助力园区向更高更远的天空翱翔。


  截至目前,按照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我省已获批的14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创建43个省级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工业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展望未来,我省将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结合、开放带动与创新驱动结合、基础建设与产业环境结合、关联发展与集约发展结合。


  同时,在根据主导产业关联度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增链的同时,我省还将分类、分层、分批引进项目和企业,加速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配套企业支撑的产业集群。


  此外,积极参与区域协同合作,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主动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释放内陆开放型经济潜能,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打造产业承接带和经济走廊。


  奋进2020,今年我省将力争全省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左右,占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确保50亿元园区增加2个至59个,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千亿元。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力维

责任编辑/赵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