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阿妹戚托小镇的昼与夜丨晴隆县搬迁小区见闻

  仲夏时节的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天高云淡草木葱茏。


  清晨


  从早上开始,离安置小镇不远的产业园区一派繁忙景象。园内贵州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人岑跃正在熟练给三轮车组装车灯,不到两分钟,刚装完灯的车子就进入下一道工序。


W020200630654601384338.jpg


  “来了快一年了,事情也做上手了,离家近还能照顾小孩。”家住该小镇的岑跃,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半在园区上班,偶尔还能再园区吃午饭,每月就有2500元收入。


  “以岗定搬、以产定搬,支持跨县搬迁安置,让更多山区群众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很多像岑跃一样的搬迁群众搬出大山,走向城镇安家立业。


  黄昏


  黄昏时分,杨兴平正坐在新家的门口,在水龙头下打磨自己做工的工具。自2018年搬到阿妹戚托小镇,妻子在小镇六小谋得一份帮厨的工作,家里面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我在晴隆已经做了七八年的活了,搬过来以后孩子就可以过来读书了。”


W020200630654600593648.jpg


  自己只读到三年级,不能让孩子吃没有文化的亏。”然而在老家上学要花一个多小时在路上,现在搬到小镇,两个孩子能就近入学,杨兴平长舒一口气,压在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100平方米的新家,室外干净整洁,屋内明亮通透,站在阳台俯瞰,小镇的景象尽收眼底,与墙上照片中迁出地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


  “我才37岁出头,想多学点技术增加家里面的收入”。对未来,杨兴平充满了希望。


  傍晚


  傍晚六点,搬迁群众和游客开始逐渐聚集到小镇金门广场上。


  晚上八点,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游客、县城的居民和搬迁群众一道,围绕在篝火旁,随着歌声载歌载舞。


W020200630654601631225.jpg


  “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以前只有重大节日才会跳,现在为了更好的推广我们彝族文化,每天都会跳。”搬迁群众文安梅是“阿妹戚托”舞蹈非遗传承人,在她看来,尽管搬到了新地方,但彝族文化的根不能丢。新的生活新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夜夜有欢哥,小镇依托彝族‘火把节’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三宝街道副主任鄢娇介绍说,通过旅游让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用民俗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促进搬迁群众快速融入社区新生活。


  深夜


  深夜时分,杨永英从务工的酒店回来,刚刚洗漱完毕。窗外路灯明亮,家里干净整洁,电冰箱、洗衣机、取暖炉一应俱全,引人瞩目。


  说起搬迁到阿妹戚托小镇,杨永英打开了话匣子:“搬迁那天十几个班车运送村民,加上农户的车,可能有五六十辆。”曾经走南闯北为了过上好日子,如今搬到阿妹戚托小镇,先后在六小和小镇上的酒店务工“酒店给我们缴纳五险一金,每月到手还有2000多元”。现在,丈夫在老家种天麻,儿子在外打工,日子越过越滋润。


W020200630654599846622.jpg


  杨永英家追求半生的幸福生活在搬迁以后已然成为现实,她不禁感慨“以前坐车赶集要20块钱车费,做梦都没想到现在会过上这样的日子!”


  2017年6月三宝乡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整乡搬迁的建制乡,阿妹戚托小镇是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搬迁安置点。截至目前,全乡1195户6112人全部搬迁入住县城边上的阿妹戚托小镇。一两年时间,三宝人实现了从”搬得出”“稳得住”向“能致富”转变,过上了以前梦寐以求的生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海钦 范力

 责任编辑 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