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塑造煤炭工业新形象,贵州做第一个“吃螃蟹”者丨在线访谈·第203期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居全国第五。煤炭工业是贵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


  2017年,贵州做出加快煤炭工业脱胎换骨改造、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部署。


  “我们是率先全面实施煤矿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的省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6月30日,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李奕樯做客由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当代先锋网和天眼新闻客户端联合打造的“在线访谈”时表示,在没有建设标准、技术规范及建设经验的条件下率先全面实施煤矿智能化建设,找准突破口创新煤炭开采模式,成为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必须破解的课题。


李奕樯.png

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李奕樯做客“在线访谈”。


  为了解决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化遇到的问题,贵州邀请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的专家进行论证探路,得出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下可以因地制宜实施智能化机械化的结论。


  “首批选择123处煤矿先行先改。”李奕樯认为,要激发地方政府、煤矿企业的积极性,示范带动作用也很重要。发耳煤矿、青龙煤矿就是其中的典型:发耳煤矿率先建成西南地区复杂条件下智能化机械化工作面,投入3600万元实现年减少人工费用820万元、日产量从1900吨提高到3200吨,被评为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升级标杆项目”;青龙煤矿全面实现智能化机械化采煤,投入4600万元改造资金,减员94人、年增收1000万元。


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发耳煤矿31004智能化工作面 发耳煤矿供图.JPG

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发耳煤矿31004智能化工作面。发耳煤矿供图


  同时,贵州省能源局联合省科技厅梳理技术榜单向省内外发布,改变征集科技计划项目的传统模式,以此破解技术瓶颈。李奕樯说,既对标对表全国先进水平,形成技术装备目录清单,又制定具有贵州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做到标准化推进。


  “在全国率先推动出台省级综合支持政策,设立连续四年每年10亿元煤炭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李奕樯介绍,专项资金对智能化机械化改造给予奖励,已激励351处煤矿实施改造升级。


  在破解资金难题方面,省能源局还首创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跟进的投贷联动机制,将财政资金与金融企业资金按15:85比例共投智能化机械化改造项目,政府引导、风险共担。“仅2019年就以省级财政资金931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75亿元。”


  “贵州煤炭开采智能化机械化,率先起跑、成功领跑,取得三大突出成效。” 李奕樯解释,从“密集作业”到“少人作业”,从“人工干预”到“智能启停”,从“低效采煤”到“高效作业”,减人增效促安成效显著:年降低人工成本3.2亿元、减少危险岗位3900人、产能利用率提至87.5%。


  “智能化机械化水平超过全国,智能化覆盖率达到97.30%,采煤机械化率从落后全国13个百分点到超过6.5个百分点。智能化机械化技术领先全国,率先建成全国复杂地质条件下薄煤层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率先开展井下机器人示范,10个煤矿首获全国煤炭工业最高奖项‘太阳杯工程’奖和‘优质工程’奖。智能化机械化方案走向全国,《全国煤矿智能化施工与验收标准》指定由我省承担编制,正为全国贡献贵州方案。”李奕樯说,国家应急部、国家煤监局、国家发改委等领导的肯定,内蒙、山西、山东、云南等同行的关注,都说明了煤炭工业新形象的塑造成效显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向莹 潘先万

编辑 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