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阳综合保税区:搭起大平台 推动大开放

1.jpg


  6月22日,在贵阳综合保税区,一辆装满贵州各种特产的卡车慢慢驶出卡口,16小时后卡车将直接抵达香港。


  另一边,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项目一期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焊光闪烁,占地910亩的物流港轮廓初现。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改善贵阳物流硬件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效率,让贵阳更好进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运输体系。


  “我们企业入驻贵阳综合保税区已有两年的时间,借助综保区的政策优势,公司的发展比预期的还要好。”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学感慨不已,“贵阳市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以前都是我们出去谈业务,现在很多省外企业主动来贵阳找我们谈合作。在综保区,我看到了积极的发展劲头,让人兴奋。”


  2013年9月14日,贵州首个综合保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在贵阳落地生根。


  此后多年,贵阳综合保税区“弯道取直”,迎难而上,通过实施错位式发展、差异化竞争战略,明确“科技创新为引领、金融创新为支撑、政策创新为抓手、制度创新为突破、实体经济为依托、生态保护为底线”的发展思路,从零起步,赶超跨越。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得益于政策、制度等方面的优化创新,贵阳综合保税区成了“香饽饽”,吸引了惠普、富士康等标志性企业选择在这里落户;国药、深圳市拓野机器人公司等高端产业项目选择在这里成长……


  仅2019年,贵阳综合保税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累计开展招商活动942次,全年累计新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达160.92亿元。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瑞中先锋贵州抗衰老医疗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国际知名企业在贵阳综合保税区注册落地。


  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拼劲,不断创新实践,贵阳综合保税区走出了内陆地区保税区建设、发展的新路,成为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之一。


  发展的机遇始终眷顾着开放融通的贵阳。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按照《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建设的三条西部陆海主通道,不难看出贵阳已成为三条西部陆海主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风好正扬帆。贵阳综合保税区将继续坚持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跨境电商、保税检测维修、保税仓储物流、新能源等产业,积极探索创新模式,着力打造进出口中高端商品集散中心、保税检测维修中心和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中高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综保型陆港,奋力把贵阳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的“新引擎”、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鲁毅

编辑 王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