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读者点赞天眼新闻《寻城记》:“这样的记录既是当下的更是未来的!”


  感知另一个贵州!6月23日,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天眼新闻客户端推出一组主题为《寻城记》的报道,记者通过行走贵州9个市州,从一个个普通的人物中探寻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发展脉动。


  报道刊发以后,不少读者自发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或者点赞。一些读者还与采写报道的记者交流互动,点赞这一组报道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贵州。

  交流中,有读者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受此启发,我们也邀请了部分读者谈谈读后感受,让我们欣慰的是,读者们都欣然接受了邀约,纷纷提笔写作读后感。

  一篇文章或者一篇新闻报道刊发以后,我们最期待看到读者的评价,这是我们与读者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改进完善报道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我们与读者能够增进了解、彼此进步、共同收获。


  《寻城记》的视角是独特的更是“从众”的


贵州青年书法家 刘宗阳


  读《寻城记》让我想到了老舍的“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更想到了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秀美贵州、山水贵州、人文贵州、多彩贵州,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喜于斯乐于斯,但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认识和了解却失之浅、失之于薄、失之于短。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这组系列报道,一张张视角独特的图片、一段段充满温度的文字、一个个鲜活丰满的“贵人”,既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贵州历史画卷,又呈现了一道脱贫硕果的贵州靓丽风景,更记录了一代不懈奋斗的贵州追梦人群像。这样的视角是独特的更是“从众”的,这样的表达是写实的更是浪漫的,这样的“倾诉”是作者的更是“我们”的,这样的记录既是当下的更是未来的!


  感谢贵州日报记者带我们感知一个绿色发展的新贵州


微信图片_20200626004729.jpg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廷秋


  系列报道《寻城记——感知另一个贵州》一路走、一路寻,带我们走遍贵州九个市州。细细品味,记者笔下的每一个城市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一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气韵,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铜仁:山与水的交响》。

  一看这个题目就充满诗意又与这座城市非常贴切。美丽的梵净山已经成为贵州名片,秀丽的锦江穿铜仁城而过,但“在铜仁,县县有穿城秀水”,诗意铜仁更是生态铜仁。过去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而今沧桑巨变,高铁、高速公路带动了铜仁的高速发展,绿水青山变成绿色发展高地,文化旅游胜地,生态牌越擦越亮、越打越响。就连万山这样的资源枯竭地都凤凰涅槃变身为美丽的生态城,谢桥街道木杉河畔的木杉河湿地公园成为“城市客厅”。

  记者拍下的照片,让我回想起2018年10月在万山参加欧阳黔森报告文学《看万山红遍》研讨会时漫步“城市客厅”的情景,亲切而又真切。感谢贵州日报记者,带我们感知一个绿色发展的新贵州。


  他们将文化薪火相传,也将梦想流淌成诗


中垣建设集团品牌总监 王晓媛


  进入2020年,大小企业、大多人,都在用紧日子来实现久日子,并“做最艰苦的准备”。在此种底色下,《寻城记》中记录的几位青年创业者,让我看到了贵州青年一代从本土民族文化中淬炼出自己事业与梦想的术与道,不惧追梦、所念星河。同时,也让贵州的山水、贵阳这座城市焕发与时代、与世界对话的生机与能力。

  不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会面临地域文化、时代观念、市场培育、资本认同的过程,投身其中的这种果敢,我想也是贵阳被评为“最年轻城市”的底气。“拼搏创新、后发赶超”是这座城市赋予贵州青年人的勇气与底色,也将沉淀为贵州的DNA,孵化出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

  贵州出山的企业家代表任正非说过,“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对于文化的融与守,对于梦想的勇与闯,用文化与创新赋能城市,是我从《寻城记》中读到的欣喜。

  让看到的每一个城市都不再陌生


贵州省群众工作中心干部 文姬


  于天眼新闻中看到《寻城记》栏目,感觉推开了一扇扇窗,有的是扑面而来让人怦然心动的新风新景;有的是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部位的成长记忆。

  一直以来深爱人文景观胜过自然景观,那是因为前者承载历史痕迹,而每一道痕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面都有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参与构成了本地风景、气质和历史。这正如同栏目作者文中所言,人是时代的具象,最能反映时代风貌。

  在作者的缓缓展开的城市画卷中,我们能看到每一个一路走来的“我”、每一个正在奋力前行的“我”、每一个期盼长成的“我”,这些一定有着某种逻辑联系的线索,让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城市都不再陌生,但也焕发更新气象,也让我们更加深爱这神奇多彩的家乡贵州。

 黔行者,内心都有一张地图


黔东南州凯里青年 戴永明


  贵州一个在地理生态和文化风物上多元多彩的西南省份,对于生于兹、长于兹的我们,贵州的发展日新月异,却鲜有人会探寻者的角度,去深入关注不同的族群个体和城市性格,并细致入微地去记录他们的变化。

  而《寻城记》的出现,我们阅读中,参与到记者与新乡村人、小镇青年、移民创客等诸多群体的采访和交谈中,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感,为不少小小的青年有着大大的梦想而感动,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开始了思考,贵州的未来和发展。

  随着多彩贵州旅游品牌的推广、交通的不断改善,贵州步入发展的黄金期,一方黔地上灿烂的原生态民族风情,得天独厚的黔山秀水迎来了更多的客人,来自不同地方的群体,带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汇聚于贵州,他们的价值取向及人生观念相互交流、碰撞、融会,最终汇成了“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贵州文化。

  寻找不只是好奇,更是为了在行走的路不迷路,每个黔行者,内心都有一张地图,让我们且行且歌,记录下新的发现。

  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就是贵州的发展历程


黔东南州苗绣设计师 刘英


  人是时代的具象,最能反映时代风貌。正如农家乐老板王志强所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今人民脸上焕发的笑容照应着贵州的发展,能看出贵州也紧跟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就像贵阳在打造城市风貌,遵义在保留原有的红色发展的同时也进行绿色发展,黔东南在发展着旅游业......各地的创业者们在政策的扶持中受益的同时带动了更多的人就业,推动着贵州的发展。听他们讲述奋斗故事,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仿佛也是在了解贵州的发展历程。

  不是寻城,是寻找我们感同深受的时代感


遵义市汇川区第三小学教师 刘晖


  一直关注天眼新闻里的《寻城记》专栏。从贵阳、遵义到黔东南……每个城市在这里以全新的视觉展现过去与现在。阳春与白雪,奋勇向前的后浪与沉淀厚积的历史精髓撞击迸发出更加时尚、更加沉稳、更加大气的贵州。

  每个城市都能在《寻城记》里找到独一无二的气息,而《寻城记》里散发的贵州气息,前调是绿野香踪的森林香气,中调是天马行空的柑橘精灵香气,尾调则是不断吸引你向它历史更深处去探寻的沉香,神秘又神奇。

  每一位身处异乡的贵州人读《寻城记》,仿佛时间与时空都不重要,在这些温暖的字里行间就能找到儿时的记忆,又感受到某种力量,幂幂之中牵引你想要回家乡看一看。而每一位异乡人在《寻城记》里读到的,是“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的预言在逐渐成真。

  每一个城市,吸足了养分,脚下的根向大地更深处蔓延。《寻城记》寻的不是城市,寻的是我们感同深受的时代感。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许邵庭 曾书慧

图片编辑 聂靖文

编辑 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