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寻城记 | 铜仁:山与水的交响

WechatIMG1694.jpeg


  爽爽贵阳,醉美遵义,高原凉都,大美黔东南……


  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人,反过来说亦如此。这些城市外宣名片,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特色、气质,甚至折射了人的特色与气质。


  有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从城市风貌、统计数据中去寻找社会历史变迁的足迹,却往往忽视了无数个生动平凡的个人。


  人是时代的具象,最能反映时代风貌。这一次,我们踏上全省9个市州,与普通的市民、农民、青年交流,听他们讲述奋斗故事,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


  他们之中,既有银饰设计师、动漫师、咖啡师,也有村干部、教师、制茶师。而他们的故事,与所生活的城市发展变化密不可分。


  在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贵阳,青年创业者潘慧娟、甘智、徐小雯在新与旧、守与融、创与造的交融中,推进着自己钟爱的事业。


  红色酒城遵义,在新时代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发展中受益的农家乐老板王志强说起如今的生活非常满意,每天都笑容灿烂。


  客栈老板小米、咖啡师胡勇在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的大潮中,实现着自己的“小梦想”……


  多彩贵州相约2020,一路走、一路寻。我们看到,一个个平凡的个体,都在迸发着自己的“小宇宙”。


  我们的记录或许有些粗糙,或许并没有那么深入,若干年后,当我们回看这段记录,它或许也可以成为极具张力的历史影像。


  在行走记录中感知另一个贵州,我们有着这样的共鸣——多彩贵州,人是最美的风景。


  铜仁:山与水的交响


  “我的家乡梵净山,鸟语蝉鸣水潺潺,一山千溪武陵源,群山巍巍雾缠绵……”出自《我的家乡梵净山》中的这些歌词,描绘了梵净山的美景,也写出了铜仁的良好自然生态。


WechatIMG1685.jpeg

美丽梵净山吸引八方来客。(铜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铜仁自古便为“黔东门户”,享有“黔东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位于武陵山腹地,铜仁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生态美一直为大家所公认。然而铜仁过去却很穷,因为交通不便,好山好水无法转变为经济,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铜仁围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定位,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在黔东实现了绿色崛起。


  山字经越念越响。借助良好生态,铜仁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县一业”,绿色无公害农特产品质量上乘。依托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巨变带来的便利,信息基础设施及冷链物流建设加速带来的便捷,“铜货”源源不断出山,山区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水文章越做越大。在铜仁,县县有穿城秀水,乡乡有青山绿水,村村有田园山水,打造“健康水都”的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农夫山泉、屈臣氏、好彩头等一大批知名水企业闻“水”而来,铜仁的天然水产业风生水起,水及关联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梵山净水·健康水都”“梵山净水·泡茶好水”公共品牌不断打响,到2022年将形成百亿级产业。


  生态牌越擦越亮。铜仁着力发展绿色经济,不断健全绿色制度,全力抓好源头治理,大力推进土壤综合防治试点,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硕果累累。梵净山申遗成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梵净山星,都与此密不可分。


位于万山谢桥的木杉河湿地公园成为”城市客厅“。 伍卫东 摄.jpg

位于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木杉河畔的木杉河湿地公园成为“城市客厅”。(伍卫东 摄)


  今天的铜仁,不仅有生态美、人文美,还实现了让百姓生活越来越美,美美与共,这令走进铜仁的客人赞叹不已。“让青山生‘金’,让绿水聚‘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铜仁得到了证实。”平顶山日报社副总编辑郭新民表示。


  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是铜仁引以为傲的亮丽底色,也是铜仁推动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把铜仁的生态优势巩固好、利用好、提升好,让绿水青山成为铜仁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已经成为铜仁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被山环抱、被水滋润的铜仁,正在阔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曦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