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拆旧房栽上新作物 断穷根奔向新生活!贵州沿河大坪村:搬迁户“献缸”告别深山


  如今,秦跃一家搬进铜仁市碧江区灯塔办事处正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


  秦跃家的“老水缸”使用50多年了,看起来却如新的一般。他打心底舍不得拆。


  他的老家在贵州沿河自治县中寨镇大坪村,村里人往往要走半里路去山沟里挑水喝。没口大水缸,怎么行!


  当年他的老父亲修房子时,就特意请临村石匠打造了一口水缸。水缸由几块大石板镶成,正面还雕刻有两只活蹦乱跳的麋鹿。


  秦跃长到有点力气了,每天就得去挑水装进水缸里。洗脸、洗菜、洗衣,都得从缸里舀水。水缸不大,却仿佛永远装不满。


  大山里没什么收入来源,四五亩坡地种一年也不够一家人吃。秦跃从小奋发读书,毕业后又常在外打工养家。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而在外求学打工的秦跃,心头却无时无刻不担心着家中父母。“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了,要是水缸里没有水,该怎么办?”


  秦跃成家了,家中的两间木房不够住,妻儿只能寄住在沿河甘溪镇的娘家。而家中父母已年过70岁,他虽然能给他们寄钱,却没法帮父母挑水,因此水缸里的水总是浅浅的。


  近年来,易地扶贫搬迁东风吹进沿河的村村寨寨。干部进村入户动员贫困户搬出大山。秦跃经过一番思量,决定搬出去。


  去年9月,他带着父母和妻儿,搬到两百公里之外的铜仁市碧江区正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住进了四室一厅的宽敞新家。


  新家打开水龙头就有用不完的自来水,老水缸连同老房子一同被闲置在老家,成为曾经苦日子的见证。但说到拆旧房,秦家人却始终不愿意。


  实际上,中寨镇1102户5521名搬迁群众,大多数都有同样的想法:“根在老家,拆了老房就没有退路了。”


  “拆老房就是为了断穷根,到了城里一定能闯出富路。”为打消搬迁户顾虑,大坪村脱贫攻坚指挥长魏克飞带领脱贫攻坚队员挨家挨户、不厌其烦宣传拆旧复绿政策。


  “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权益一直不变,可以流转给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在驻村干部动员下,秦跃将老家的4亩地流转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用来发展辣椒、向日葵等产业。去年底,3000元土地租金打到他的卡上,让他吃下“定心丸”。


  秦家老房子终于拆了。中寨镇所有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应拆旧房也全部拆了,并在政府扶持下,整合承包地、复垦的老宅基地,规模种植辣椒、向日葵等作物。


  同时,当地还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工作,切实帮助搬进城的乡亲找工作、创新业。目前中寨镇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一户一就业”。秦跃也通过参加铜仁市事业单位招考,成功进入面试,一家人渐渐在城里站稳脚跟。


  尽管如此,当看着那口用了50多年的大水缸,往事涌上心头,秦跃很是不舍。要不是路途遥远,他真想运到新家去,留作纪念。


  但他最终还是把缸拆了,并献给当地正在修建的“乡愁馆”,成为门前石板。他说:“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要与过去的苦日子彻底诀别!”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 施平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