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每年节省200余万人力成本,生产效率提高10%——贵阳以大数据为强大引擎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观山湖区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兴达兴公司)生产基地,听不到混凝土搅拌站震耳的轰鸣,也见不到漫天飞尘,整个生产线采取全封闭、自动化运作,生产现场寥寥无人,生产效率却比过去提高了10%。


  兴达兴公司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秘密武器”,是在指挥中心由两名工作人员操控的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


兴达兴工作人员通过“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操作生产。 刘富慧 摄


  “客户订单通过手机APP提交到平台,系统计算出符合生产标准的比例并自动执行生产。”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刘富慧说,3条生产线的操控只需要两个人,其余皆由智能化平台完成。


  “通过智能化平台,公司可实现对混凝土生产、销售、物流、施工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刘富慧说,平台的搭建有效助力公司从传统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


  在生产环节,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集成应用,实时分析和监控生产状态,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在销售环节,通过手机APP线上下单,系统实时响应,订单和生产实现在线动态对接;在物流环节,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根据订单要求和生产计划制定物流方案,保障生产与施工的有效协同,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在物资管理和安全生产环节,运用智能地磅、安全上料、在线视频监控等系统,减少了人员现场作业,提高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


  “传统混凝土制造,产品供应的及时性、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各自孤立。”刘富慧说,公司通过智能化平台,实现了混凝土全产业链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目前,公司3条混凝土搅拌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从15人缩减至2人,通过集成化远程操控,公司每年可节省200余万元人力成本。同时,生产效率提高10%,交易成本降低40%,管理成本降低50%,综合制造成本降低15%,产品研发成本减少40%,油耗成本降低10%。


  作为观山湖区重点发展的大数据企业代表,该公司的大数据应用创新,不仅在深耕“砼智造”上,还依托大数据开发建设建材行业“建材云”,推动建材数字化,积极推进传统混凝土产业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帮助混凝土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助力混凝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火车头,贵阳市正把智能制造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围绕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全国中高端消费品制造基地的发展定位,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精密、智能、可靠、耐用的“贵阳制造”品牌。


  在贵阳市,借助大数据手段的数字经济,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2019年,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160亿元、增长14.3%;大数据融合日益深入,完成大数据融合标杆项目25个、示范项目30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重超过80%;大数据引领科技创新,实施科技重大专项19项,设立总规模25亿元的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开展大数据国家标准示范验证8项,发布大数据地方标准10项。


贵阳经开区大数据安全中心


  2020年贵阳市将以打造中国数谷为引领,全力发展数字经济,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着力做大产业规模,深入实施大数据“百企引领”行动,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链;着力拓展应用领域,深入开展“万企融合”行动,实施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300个以上;着力强化创新引领,建设城市级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推进“数典”工程,增创大数据领先优势,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个以上,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着力推进数博大道建设,优化数博大道空间布局、强化产城融合,全力实施数博大道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块数据(城市)运行调度中心,探索“一网统管”贵阳模式,建成数博大道核心区,力争数博大道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何欣

  编辑 王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