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从“看不起”到“了不起”,贫困户潘老明“变形记”

  2020年6月6日,村民潘老明早早起床吃完饭,穿好反光背心、锁好门后就推着斗车出门了,他今天的工作是上路护路,任务是清理近日来因暴雨冲刷到路上的乱石。


WX20200606-173852@2x.png


  “老明,你要克(去)上工啊!”


  “要克(去),昨天我去看了路面情况,路上有很多石头,杂草也很多,需要砍一下,让乡亲们有一个安全的通行环境,所以早点出门。”看到驻村干部走过来,潘老明停下来说。


  潘老明,家住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斗里镇台里村,一个50岁出头的男人,过去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爱喝酒,2017年他被定为贫困户,性格内向,加上内生动力不足,一直未婚,一度成为邻里乡亲的笑资。


WX20200606-173908@2x.png


  贵州省全面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尤其是在帮扶措施上,力度之大,让建档立卡户和困难群众都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和利益,设置公益岗位是其中的帮扶措施之一。潘老明就是公益岗位受益者当中的一个代表。


  台里村脱贫攻坚指挥所充分利用省交通厅帮扶单位公益岗位的帮扶措施,结合建档立卡户的实际情况,经过指挥所讨论后,最后决定为潘老明设置一名公益岗,负责村内的卫生保洁和倾倒、装运村内垃圾,每个月有600块钱的工资。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很不适应,觉得干保洁是脏活、累活、丢脸,干了几天后就不想干了,驻村干部再次入户为他做思想工作,他才继续干下去。


WX20200606-173933@2x.png


  “我们要感谢老明,以前没有他搞卫生的时候我们家门前到处都是垃圾,现在有他扫地后,村内干净了很多,他自己也变得勤快了起来。”这是村民对他的评价。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潘老明给村里卫生环境带来的变化,对他的看法从过去“看不起”变成了现在的“了不起”,很多村民都会主动向他问好,有的村民还会请他进屋一起吃饭,喝茶。


WX20200606-173955@2x.png


  这之后,潘老明性格慢慢开朗起来,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们看得起我了嘛,以前他们都觉得我又懒又穷,现在不一样了,我这个工作也是为台里村做贡献。你看现在村里干净多了。”潘老明十分开心。


  如今,潘老明信心足了,内生动力强了,也是在这一年里,他实现了脱贫出列,撕掉了贴在他身上两年的贫困户标签。


  台里村脱贫攻坚指挥所为了进一步稳定潘老明的脱贫成效和成果,帮扶单位省交通厅又在台里村设置了“护路员”的公益岗,潘老明的岗位由原来的保洁员变成了护路员,工资由原来的600元变成了1000元。潘老明的工作激情也随着高涨。


  “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交通厅,还有村民对我的信任,让我搞护路员,我没有什么文化,还能做这么重要的工作。”这是潘老明在护路员培训会上的感言。


WX20200606-174007@2x.png


  现在,潘老明勤劳脱贫的故事成了村里的佳话,他也因此成了村里的名人。


  据悉,台里村现在有公益岗位38个,岗位涵盖了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护河员等4个工种。就业人员全部是建档立卡户和家庭困难户,真正做到了让公益岗为成困难群众家庭的经济收入保险柜和保险箱。


WX20200606-174023@2x.png


  为了进一步激发公益岗位职工的工作激情,台里村脱贫攻坚指挥所每月开展一次“公益之星”评选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优秀之星”,每年开展一次“年度优秀职工”评选,并在台里村村民大会上颁发奖励证书。


  台里村脱贫攻坚指挥所还成立了公益岗职工之家,让公益岗位职工有组织感,对生活和工作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倾诉之地,找到工作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让困难群众在公益岗位当中绽放人生精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夏华

通讯员 何忠州

责任编辑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