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一老人腹部疼了几个月,竟是因为体内养出几百颗大石头!

  “太感谢了,没有你们,我不会好得这么快。”


  6月5日,在贵州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门口,一位患者激动地握着医护人员的手不停道谢。


  患者韩奶奶家住黔西南州,今年76岁,除患有高血压之外,身体健康,平常很少生病。但是三个月前,上腹突然反复疼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她无法出门求医。


  疫情好转后,韩奶奶来到贵州省肿瘤医院检查。通过检查才发现病情并没那么简单,影像显示胆囊区域结构紊乱,竟有几百颗“大石头”!


(术前影像学资料)

  医院对韩奶奶进行了肝胆胰脾B超、超声造影、上腹部增强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并经过科室讨论后,考虑急性胆囊炎可能性较大,但也不能排除胆囊癌的可能。


  “我们讨论后决定为韩奶奶做腹腔镜探查,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再决定是否中转开腹。”贵州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潘耀振说道。


  术中腹腔镜探查发现,腹腔因为胆囊炎症导致的粘连极为严重,整个肝门部完全看不到,且与网膜、胃、腹壁、结肠等器官致密粘连,分离粘连基本无从下手。为了避免结肠等脏器的副损伤,潘耀振立即中转开腹,并请胃肠外科台上会诊,以避免结肠的损伤。


术中探查情况.jpg

术中探查情况

  “我们在开腹进入腹腔过程中,发现韩奶奶的胆囊结石居然有200余枚之多。这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量,普通的患者一般只有一至数枚不等。”潘耀振说,胆囊结石有200余枚,这是十分罕见的。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期的慢性炎症导致胆囊三角已经完全没有清晰的解剖结构。为了保护肝外胆管不受损伤,故游离胆囊至颈部后离断胆囊,采用胆囊内粘膜烧灼后内荷包缝合,胆囊颈横断处再次缝合确保无胆汁漏出,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可尽量减小残余胆囊发生概率,而且也能保护患者肝外胆管不受损伤。”最终,胆囊壁病理活检提示为炎症,这让潘耀振及整个肝胆外科团队都松了一口气。


横断后切除的远端胆囊壁及结石.jpg

横断后切除的远端胆囊壁及结石

  “这种开创性的处理方式在省内乃至全国其他医院都鲜为人知,这样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残余胆囊发生概率,而且也能保护患者肝外胆管不受医源性损伤。”潘耀振从医30余年,也没见过像韩奶奶这样如此复杂的胆囊结石病例。“患者目前虽然证实为慢性炎症,但是如果不重视,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真的转变为胆囊癌,所以胆囊结石是‘小病’却又不一定是‘小病’。”


  “手术给我解决了困扰很久的大问题。”韩奶奶激动地说。


  术后,韩奶奶恢复得很好,如今已成功拔除了腹引管,顺利出院。


韩奶奶及医护人员合照.jpg


  那么韩奶奶为什么会长那么多胆囊结石呢?


  “如此之多的结石可能与其平时油腻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潘耀振介绍,人之所以会长胆囊结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胆固醇和胆汁酸盐比例失调,导致大量胆固醇晶体析出从而形成胆固醇结石。


  潘耀振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规律的三餐饮食,少吃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例如海鲜、内脏等),保持合理的作息及适当的运动;如果不幸罹患胆囊结石,也不要着急,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及治疗,切忌病急乱投医。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赵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