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多彩贵州 相约2020】脱贫攻坚挂牌督战丨青林乡:念六字“真经” 唱种养“大戏”

  三十年前,锄杂草开荒,刨土糊口;三十年后,二次开荒,种牧草增收。一心甩掉“老农民”包袱的黄坐荣,在五十岁的年纪再度“转行”,悟到了“天命”——种地。


  1990年,不甘于穷现状,撂下锄头,青林乡二寨村村民黄坐荣出门闯荡,二十年摸爬滚打,从出摊卖油炸粑干起,他在市中心城区盘下了家糖烟酒店,还攒下了套复式楼。


  2010年,他将家产悉数变卖返乡,单家独户养殖肉鸡,却没成想,回来的步履与出去时一样艰难。“碰上行情好,一年赚个三十万也不在话下,行情不好,一年也能亏大几十万。”


  “养鸡那几年,没睡过几个好觉,更没过上几个好年。”面临防疫与市场的双重风险,他犹豫过,却从没想过走“回头路”,“搞种植?我们青林,就没这个命!”


  青林,僻在万山中,卧三岔河畔。在高山与深沟面前,苍凉、贫穷、落后千年相随,当地石漠化面积一度高达60%,到2014年,青林每十人中还有四个贫困人口。


  早年间,勤劳的山民用半辈辛劳,换得的只有一身汗水。乡镇干部面对自然与市场的重重限制,也曾有过“挣脱”的尝试,但愁云并未散去——钱难挣、村很穷、人走光,依旧。


  改变,起于2016年。


  这年10月,基于对水城县贫困状态考量,六盘水市决策者打破行政区划和地域限制,一招开放式扶贫“起手式”应声落子:将水城县北部5个乡镇作为1个连片石漠化脱贫攻坚协同决战区交由钟山区统筹谋划,其中就有青林乡。


  “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跳出简单的经济合作范式,不满足于简单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钟山区与水城县双手交叠紧握——


  成立决战团、攻坚专班、决战队,精准攻坚;在城郊划出地块兴建幸福里易扶搬迁安置点;全长26.8公里木月环线建成通车,将通往中心城区的时间缩至一小时内……


  “这是一次贵州版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的基层实践。”在青林乡党委书记李伟看来,开放式扶贫助力青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19年的1.33%,得益于六个字:市场、思维、人才。


  问计市场,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利。“今年我种了300亩青贮玉米,种之前,就在凉都搏新牧业手里拿到了订单!”销路在“家门口”,扬言不走“回头路”的黄坐荣回了“头”。


  背靠市场,企业有了增收节支的空间。“我们每天给钟山区直供40头肉牛,肉贩们还在找我‘讨说法’,说‘不够’。”牧草收购方、凉都搏新牧业总经理刘远志摆摆手,快语应答。


  市场红利的分享,触手可及,人才注入和思维创新所蕴藏的新机虽不显山露水,却来得更为深刻——“外来的和尚”不止会念经,更把“致富经”念得“声”入人心。


  “他们不止人来了,还带来了产业。”说这话的是青林乡灰依村猕猴桃种植第一人王正朝。2016年底,他跟着乡里去水城县米萝“取经”猕猴桃,左看又问,瞅准了这枚“山果”。


  不止自己干,当年,他还把远在陕西务工的两个儿子叫回来,一家六个劳动力,精心伺弄,在流转的15亩土地上,把“营生”变成了“经营”,还取了个名——自强农场。


  2019年金秋,猕猴桃盛挂。“去年,我家15亩地,果子卖了18万!”“真金白银”入袋,让邻舍看到确有赚头,“现在,村里单种猕猴桃的就有55户了呢。”王正朝语带自豪。


  刚到手的钱还没捂热,他又忙着付来年土地流转费,像“蚂蚁搬家”一样新流转了10来亩土地。今年3月,拗不过两个儿子,王正朝还拿出十来万在基地里建起了防雹网。


  “老爹,安上这网,冰雹就打不到果子了,至少能管五年。”曾苦口婆心给儿子算“回乡账”的王正朝没想到,这回,居然换做儿子给他“算账”,算的还是本“长远账”。


  市场红利、人才注入、思维拓展,环环相扣,不仅让王正朝一家把土地这一世代相袭的“失业保险”,变成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也成就了关于青林乡新的注解——


  青石缝里抓脱贫,林下地中闯新路。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诗宗 谌晗

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