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名家名人看贵州】戴明贤:安顺是故乡,也是趣味之所在


  戴明贤 西泠印社社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名作家、书法家戴明贤先生是安顺人,哪怕少年时代就来到贵阳,故乡安顺在大半生里仍然令他念念不忘。如今年逾八十的戴老每天在家写作、挥毫、阅读,自得其乐,而一旦起念出门,去安顺会老友,吃小吃,去乡村“洗肺”则一定是首选。安顺是戴老的心之所系,戴老也是安顺的文化名片,一个人和一个地方之间,如此不可离分,交相辉映。


  戴老谈贵州,谈得最多的自然是安顺。问起哪里是他安顿精神的家园,他回答说似乎可以概括为:老年以前在书的世界中,向老以后在回忆的天地里。而回忆的长卷中,最鲜明的自然是童年这一卷,“任何人的童年,都暗藏着他一生的核能。”戴老在安顺度过的童年,平淡温馨,他说自己从来没当回事,因此作为一个作家,真正提笔写安顺却很晚。那本令太多读者爱不释手,在全国各大之名出版社一版再版的《一个人的安顺》问世时,他已退休,开始了完全自由的生活和创作——难怪他总说自己真正的人生,是退休后开始的。书中开篇那句“故乡是一座莹白的石头城。小城居民一生一世、每时每刻没有离开过石头。此城名唤安顺。”对几乎所有安顺读书人来说耳熟能详,而戴老对各种形态各异、浑然天生的石头的热爱,大概就与出生的这座石头城有关。


  在戴老回忆的画卷里,安顺充满了石础石阶石洞门,石街石塔石牌坊。而那个安顺,也和石头一样的笃定和朴素,“小城的居民们,就在这个石窟窿、石世界里,经历每人一份的生老病死,苦辣酸甜。到得‘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就退居一块石碑之后,销声匿迹。”然而最好的风景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戴老认为安顺数百年来自足自乐的生活方式,涵养出大量的聪明人、超脱者、幽默家,富余的聪明才智则用于言语机锋,所以他每次回安顺,最爱和一帮老友们闲聊,我讲一段趣闻,你说一个笑话,旁边的听众永远不甘寂寞,总能用俏皮话添砖加瓦,半天时间就这么悠悠过去,欢乐无比。


  这些天安顺小吃很火,省城贵阳就开了好几家安顺风味小吃店。但因为交通便利,不少贵阳人更喜欢周末开车去安顺,遍尝当地小吃,来个美食一日游。戴老大概算得其中的先驱者。多年以来,但凡去安顺,惯例都是午饭不吃正餐,而是在各家知名小吃店里吃一圈,油炸粑稀饭、红烧牛肉粉、肚条鸡拌面、油炸鸡蛋糕......每次选三两样组合,就能成为一顿与众不同又心满意足的午餐。安顺小吃有着“老少通吃”的好人缘,戴老这样的前辈喜欢,小年轻们也喜欢,小锅凉粉夺夺粉剪粉,每一种的卖相和味道,在贵州各地的特色美食中都不可复制。


  安顺旅游这些年发展迅速,黄果树龙宫天星桥依然是声名远播的金字招牌,除此之外,在格凸河看燕子洞和“蜘蛛人”,在旧州古镇和十里荷廊闲逛,甚至就在安顺文庙、在儒林路上的谷氏旧居喝茶聊天的经历,都让戴老很是惬意。从过去到现在,从风物到人,安顺于他,都是趣味之所在。


  问起戴老除了安顺之外,贵州还有哪些景观令他印象深刻?他曾经专文记录的两处就是答案。一是百里杜鹃,他说:“乌蒙杜鹃的气势,若非亲眼得见,是难以想象的”;二是梵净山,很多年以前他曾跟随一支人数不多的考察队上山。“在山中,我们真见到了浑身长毛的树:裹满苔藓的髙山杜鹃林,其状如长臂鬼魅,很恐怖,我称它‘鬼林’。虾蟆长角则是珍稀的蛙类。斗转星移,一支支科学考察队迎着新时期的曙光,一次次进入这座被目为神秘之谷的禁地。历经一次次竭泽而渔的过度砍伐,居然留下了这座绿色的宝库、污染时代里的桃花源,真可谓奇迹。”在山上的那些夜晚,至今听他说起也恍如梦境;“那一周,夜夜守着殷红的篝火,听同行伙伴说踏寻珙桐冷杉,说拍摄佛光云海,说碑文考证,说追踪金丝猴,说关于太子石、七星洞和五步蛇的传说,说大青猴如何嘲弄和狙击模仿它们叫声的人。头顶上的红云金顶,在夜雾中时隐时现,像画在高天的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舒畅

责任编辑/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