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全四力蹲点】“猕”谜之音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诗经》中,古人向往着如苌楚一般无忧无虑自然生长。而挂在树上的苌楚,便是浑身绒毛的猕猴桃。


  如今,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的乡里乡亲们,正在靠着“猕猴桃”实现他们的“财务自由”。


修文县谷堡镇华兰猕猴桃种植观光园


  猕:小小果子闪着“金”


  孟夏,却已是异常炎热。或许是前段时间过于阴郁,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了修文16.7万亩的猕猴桃园。


  此时,正值猕猴桃花期,也正是一年中授粉的好时节。


  顾不得炎热,附近的村民们都忙得不可开交。要么给自己家的猕猴桃授粉,要么被其他人邀去帮工。


  “做一天授粉能赚到100多块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做活路,摆摆龙门阵还挺开心。”在修文县谷堡镇华兰猕猴桃种植观光园里,十余个老乡正忙碌着,他们个个斜挎着一篓猕猴桃雄花,对着一个个雌花进行授粉。


眼下正值猕猴桃花期,是一年中授粉的好时节。


  把自己没空种植的土地流转出去,一年中花上半年的时间在各个猕猴桃园里务工,这两笔收入已经成为当地不少人的“赚钱之道”。


  “我家十亩地一年流转出去有3000多块,我们在园子里做工一天也是100块的收入,黄老板还开车接我们来上班。”冯三妹说话之余,手上还在麻利地给猕猴桃授着花粉。


  冯三妹口中的黄老板,就是平滩村村支书黄良华。为了赶上难得的好天气抓紧时间授粉,这几天,黄良华一大早就开车去几公里外的地方接上大家来“打工”。


  “现在是基地多工人少啊。”黄良华的华兰猕猴桃种植观光园有120亩猕猴桃,除了日常的管理,周边不少村民都是到他家务工的常客。冬季剪枝、春季施肥、夏季授粉、秋季结果……一年四季园子里都缺不得劳动力。


  而十年前,眼前的满目果园仅仅是片片荒山,从浙江温州打工回来的黄良华,还是个青涩的年轻人。十年前,他没有想到,靠着猕猴桃,他跌落谷底也能跃上山峰。


周边不少村民选择到猕猴桃基地务工,能获得丰厚的收益。


  迷:未来之路成迷途


  封闭的大山,阻隔了外界的繁华。走出去打工,是十多年前不少贵州农民最愿意选择的赚钱方式。


  黄良华也不例外,在浙江温州,他感受到了沿海城市的发展步伐,也看到了蓬勃的消费趋势。


  “那时我在温州,看到‘马屎坨’(猕猴桃在贵州方言俗称“马屎坨”)卖5块钱一个,我想到家中这边才5角钱一斤。”巨大的消费落差,让黄良华惊叹。


  此时,他听说老家修文要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并且为农户配套种苗和搭架,自己除了出土地,花不了太多钱。


  一想到在温州看到这几乎60倍的价格差距,黄良华有些心动,“当时觉得,回来种植猕猴桃能赚钱。”


  肯吃苦的他,决定试一试。一回来,他就把自己家的40亩土地拿来试种。


  满怀欣喜种下,但并非一蹴而就。一次失败,又一次;技术不行,再一次……黄良华越种心里越没底,况且三年后才能见到猕猴桃结果,这三年中但凡一点失误都可能血本无归。


  探路者,总是最为艰难。但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年后黄良华获得了第一桶金,让周边人羡慕的同时,也坚定了周围人的信心:相信政府,咱们好好种植猕猴桃。


曾经的贫困户马作忠,如今也有了“一车一房”。


  谜:何以成为“聚宝地”


  如今,16.7万亩的猕猴桃,不单是修文的产业,也是修文一张金灿灿的名片。


  果形长圆、肉质翠绿、酸甜多浆、清甜爽口……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修文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此“修文猕猴桃”拥有了自己的“姓名”。


  其实,猕猴桃最初也算是“外来户”,为何在修文扎了根?


  故事还得追溯到1988年。当时,从贵州省黔东南州人大退休的马怀麟回到了老家修文。修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交替明显,降水较多,水热同期,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育,对于发展水果产业种植有了极佳的地理环境优势。


  曾经分管过农业工作的马怀麟想着试一试,便在谷堡镇(原乌栗乡)下硐村成立了下硐村联合农场,尝试着引进梨、枇杷、猕猴桃等多种水果试种。用他的话来说,“赚多少钱用了就没了,为后代留一条路更重要。”


  恰是从黔东南州丹寨县引进的“秦美”猕猴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时种植面积一度达到1940亩,从此拉开了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序幕。


  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充分、社会需求不多元,一度让当地的猕猴桃产业发展陷入了困局:猕猴桃尚未成为大众消费的水果,愿意为此花费的消费者相当有限,种植出来的猕猴桃有价无市。


  直至200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将修文猕猴桃列为全省精品果业基地。2009年,修文县委、县政府提出重新振兴猕猴桃产业,最终决定把猕猴桃作为结构调整和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


  此时,当地出台了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苗木、架材等方面对猕猴桃种植进行补助,掀起了新一轮的猕猴桃种植高潮,黄良华便是当时获益的农民之一。


不少村民不仅是发展猕猴桃产业,更是瞄准了猕猴桃的“产业链”——建起农家乐、民宿等。


  蜜:产业致富甜蜜蜜


  如今,和黄良华一样享受着猕猴桃带来幸福的人,不计其数。


  7年前,因为孩子生病、家庭动荡,上硐村的村民马作忠成为了村里的贫困户。


  “当时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了。”生活的变故让马作忠没了信心,周边人的日子都在蒸蒸日上,而他却越来越穷。


  帮扶干部严东看到他这样,主动帮他联系苗木、架材的补助,鼓励他把荒了的10亩地重新种起来。


  靠着以“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马作忠的10亩猕猴桃3年就见了收益,脱贫4年的他,如今换来了崭新的二层“洋楼”,开着二手的摩托车,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公司每年每斤5元的保底价收购我们的猕猴桃,一年下来抛去成本,我能存下个三五万。”


  而43岁的民宿老板马道俊,更是早早瞄准了猕猴桃的“产业链”,在自己猕猴桃基地旁建起了农家乐、民宿。


  “游人来了可以在我家摘猕猴桃,饿了吃顿饭,馋了喝点酒,困了睡一觉。”把猕猴桃从基础农业延伸成为第三产业,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马道俊“一举多得”让自己获利,为乡亲谋利,为产业拓利。


  靠着小小猕猴桃,如今修文县委县政府提升修文猕猴桃全产业链的功能效应,围绕品种选育、质量提升、冷链运输、产品加工、分拣包装、市场营销、科技支撑等方面进行开拓,成效显著。


  目前,全县约占90%的贫困劳动力参与猕猴桃产业,其中:自发种植猕猴桃139人(占贫困劳动力5%),在猕猴桃基地就业1615人(占贫困劳动力55%),在加工和销售环节就业146人(占贫困劳动力的5%),通过将土地入股和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猕猴桃产业的有735人(占贫困劳动力的25%)。


  猕猴桃之蜜,让当地百姓人人受益。


  文/海报设计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田旻佳

  视频/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胥芬芳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于修文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