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聚焦《航拍中国》·看台人语 | 杜安:有高致的贵州


  威宁草海,水天一色、水平如镜的湖面,一艘小船于水天之间荡漾。湄潭万亩茶场,铺满画面的苍翠,点缀其间的,是茶农劳作的身形。紫云格凸河,下临一潭碧水,上拥峭壁千仞,绝壁之间,却有人影在奋力攀援。


  这是央视播出的《航拍中国》(第三季)“贵州篇”中的场景。



  全航拍镜头,全景展现贵州的自然地理风貌、历史人文景观和发展建设成就。构图有黄金分割的精致,视效有散点透视的古韵,可谓是“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观众大呼“惊艳”“壮阔”,都在情理之中。除此之外,这部50分钟的电视纪录片,还蕴藏着哪些意蕴,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呢?


  电影理论家巴赞有言,究其本质,影视艺术乃“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平日里,囿于感官之限,于生活世界,我们只能如盲人摸象,窥一局部。即便是道地贵州人,谁见过贵州“原貌”呢?



  航拍贵州,我们终于能够站在云端,俯瞰这片前所未见的天地。远离地面的镜头,展现出貌似疏离的审美视野,营造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在这种疏离与陌生中,我们反而有机会看到更清晰、更本真的这片土地的原貌。


  观赏之余,观众也就不只是获得地理奇观的新体验。当曾经游历过的景色被重新打量,日日经过的街巷换了一副模样,我们将要重新思考:人与土地到底有怎样深切的联系,我们的贵州如何成为了今日的样貌?



  省城贵阳,夜晚的“花果园”社区,市民尽情跳起“广场舞”,被点亮的手机屏幕与远景的都市霓虹交相辉映;镜头切换,白天的黔灵山公园,活泼的猕猴与游客共享风景和阳光。这是和谐的社会生态,更叠加了良好的自然生态。


  西江苗寨,鳞次栉比的民居依山而建。夜幕降临,1000多户苗族同胞的窗户被灯光点亮,大全景镜头之下,灯光高低错落,这是贵州大山的层次,又何尝不是贵州人民与贵州大地水乳交融的层次?



  航拍镜头在精心细致地雕刻时空,从宏观大生态的角度看待贵州的自然、社会与人民的关联。所以,云端的视野与体验,更像是为云下的日子延展了时空与生态的内涵。


  《人间词话》有云:“……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在这个分工日益细化的“微时代”,记录片大多“入乎其内”,不厌其烦叩问诸般细节。航拍贵州,却是“出乎其外”,放大全景展现原貌,借由视点的转换与串联,绘织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宏大图景。



  航拍贵州,有高致的贵州!


  (杜安,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文/杜安

  文字编辑/李缨

  视觉编辑/向秋樾

责任编辑/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