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名家名人看贵州】聚焦《航拍中国》 | 杜国景:交通巨变让人感受深刻,古驿道开发有待可期




  杜国景,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近期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百年贵州作家断代研究》(已结项,岀版时书名为《二十世纪文学主潮与贵州作家断代侧影》),对贵州历史地理与人文有新的理解。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杜国景在得知《航拍中国·贵州篇》要播出,就把时间掐准,在5月23日晚上8点过就把遥控器摁定在央视一套。边看边惊叹,边看边思考,他觉得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展示贵州形象的大手笔,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期待。


  以前了解自己的家乡,都是通过平面的和体验的方式,而看了《航拍中国·贵州篇》这部纪录片后,杜国景觉得,在空中俯瞰贵州的山水景物,视觉效果完全不一样。纵观全片,杜国景认为,贵州的面貌之所以得到很大的改观,一个重要的原因得益于交通的快速发展。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修路的成本很高,从1413年建省以后,交通一直是困扰贵州发展的难题。杜国景举了个例子:《辛丑日记》的作者华学澜是贵州乡试的副主考,1901年从京城出发,整整走了70多天才到贵州,而且从京城到保定还坐了一段火车。虽然是坐着轿子来的,但一路劳顿让他苦不堪言。“最早讲‘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这话的是明朝的王士性,‘人无三分银’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这部纪录片,也讲了前‘两无’,因为这‘两无’抓住了贵州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当然不是贬义和恶意,它只是‘变化’的铺垫。”


  《航拍中国·贵州篇》让观众从一个新的角度——航拍,对贵州的美好和变化进行扫描,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杜国景感慨地说,现在他出差邀请友人来贵州,有了十足的地气,因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让贵州变成了“平原”。这部片子,让他从一个独特的视觉来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前我从老家黎平到贵阳读书,要在榕江或茅贡住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继续赶路,坐车成了一件痛苦的事。现在呢?走高速公路,黎平到贵阳仅5个小时,飞机就更快了。还可走贵广高铁,也用时很短。现在的贵州,化腐朽为神奇,大交通、大数据等突飞猛进,以前的劣势变成了优势,我们在外人面前,终于昂起了头。”



  假如自己是外地人,看了这部片子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杜国景说,那肯定有两种对比:一个是听闻中的贵州,这其中没有什么好话,基本与“贫穷”有关;一个是切身体会的贵州,这其中就是视觉亮眼,基本与“发展”有关。这两者一对比,就觉得贵州是非来不可,到底有多美,切身体验就知道。而且来一次,还会来两次、三次。“在纪录片中,既有自然风光、人文风景,更有‘中国天眼’‘天空之桥’,可以说是美不胜收。”


  杜国景认为,贵州这些年的对外形象展示,取得的成效很显著。今天的贵州,最边远的地方乃至旮旮角角,都通了路。人们到贵州体验自然山水,体验民族风情,已具备了基本的条件,这完全仰仗交通的便利。在交通巨变的情况下,人们对贵州的旅游资源就会有新的发现。



  贵州现在可以开发“古驿道”这个旅游资源,看完纪录片后,杜国景更加坚定这个想法。他说,贵定的“牟珠洞”,镇远的“鹅翅膀”,贵阳的“图云关”等,都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当年的林则徐,赴黔赴滇任职的官员,进京赶考的考生,他们都在古驿道上往来,都有着这样那样的故事。


  杜国景把话题引向深入,他说,明朝时被贬到云南的官员杨慎曾写过这么一阕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当年杨慎就是经过贵州到云南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卖点,尽管不知道这阕词是在哪里写的。“所以说,对于古驿道,可以分段开发,形成贵州又一个新的人文景观,让人们从古驿道的历史烟尘中,可以看到贵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陆青剑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