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名人名家看贵州】欧阳自远:对奋斗过的贵州热土念念不忘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因三线建设与贵州结缘。


  研究生毕业5年后,因承担中国地下核试验任务,1966年,欧阳自远去北京不久便来到了贵州,在当时位于贵阳观水路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工作50余年。尽管现在为了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的任务,大部分时间在北京,但是他仍然是地化所的正式工作人员。已经调任北京工作,贵州地化所也早已从观水路搬到位于观山湖区的崭新的大楼里,但这位老人依然对他曾经奋斗过的热土,念念不忘。


  在贵州,欧阳自远度过了人生中最艰苦的一段岁月。现在回首,这段日子却成了他人生中的黄金岁月,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积淀,一句“贵州话”,一杯“贵州茶”,便能打开他心底那个属于贵州的“记忆匣子”。


  “1991年,中国科学院下了调令,要调我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总部任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中科院的领导找到我,希望我能在资源环境科学局好好干,做出一番事业,并让我迁户口到北京。我当时就回绝了迁户口的事,迁走了户口,我就不再是贵州人,心里愧对和我一起来到贵州的300多名同事,也难以面对培育我的贵州人民,我是喝贵州的玉米粥‘成长’起来的,怎么能走呢?我也不拿北京的工资,虽然北京的工资比贵阳高出近一倍,但是每个月我能拿到贵阳的工资,表明我还是地化所的研究员。我给中科院的领导说,请您理解我,我希望在北京完成工作后,依然还能回到贵州,1995年我如愿回到了地化所。”


  尽管现在人在北京负责中国探月工程项目工作,但欧阳自远对贵州的情怀依然未减半分,回到贵州依旧是他的念想。“我很忙,但我几乎每年都会回贵州几次,至今我还是地化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我一直惦记着贵州的乡亲朋友,我现在身份证上的号码还是 ‘520’开头的呢,感谢贵州的关爱使我成长,能担负重任,贵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欧阳自远笑言。


  欧阳自远在为探月事业做准备的同时,曾在贵州四处寻找电容厂,出资带动厂房自主研发探月工程所需要的电子仪器,以此带动经济和技术发展。为了回报贵州这片土地对自己的关爱,欧阳自远用自己的方式,持续回报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1994年,欧阳自远兼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既已上任,他也在思考为贵州人民做点什么,于是他提出要修建贵州科技馆的想法。由于经费短缺,省人大要通过的十件大事没能排上队。当时,贵州“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的状况是困扰欧阳自远的最大难题。深感无奈的欧阳自远诚恳地给省领导写了一封信,他提出:如果财政不足以支撑这一青少年的科学梦想,他愿意用自己在全国的影响力去集资筹款,省领导被这名质朴科学家的赤子之心感动,力排众难最终在贵阳市建成了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省级科技馆,贵州的青少年们终于得以在自己的家乡探索到更多科学的奥秘。


  如今,新时代的贵州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听闻贵州省要重新修建一个新的“贵州科技馆”,欧阳自远非常开心。“咱们贵州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了,经济、科技、文化、大数据,都在蒸蒸日上。贵州结合自身特点来发展,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得很快,这也代表着科技的实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面貌越来越新……说起贵州的变化,真的是一下子说不完的……”欧阳自远感慨道。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向秋樾

  文字编辑/彭芳蓉

  视觉编辑/向秋樾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