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省直机关“最美战疫家庭” :传承好家风 弘扬正能量 | 27°黔地标读书会“国际家庭日”主题故事分享会图文实录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随即蔓延全国各地。在此次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战斗中,全省各地许许多多干部职工家庭逆风前行,挺身而出,为爱而战,涌现了一大批舍小家顾大家的战疫一线夫妻档、家庭总动员,充分展现了广大家庭携手同行,共同抗疫的硬核力量,谱写了“最美战疫家庭”的爱国情怀。


  为学习好、宣传好“最美战疫家庭”的故事,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家庭学习先进,国际家庭日前夕,我们邀请了5个“最美战疫家庭”,分享他们在抗疫一线的故事和收获,让受众更立体、全面了解抗击疫情一线人员背后的故事与精神,旨在弘扬时代风尚、鼓舞抗疫斗志,营造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深厚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

  中共贵州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承办单位

  贵州省直属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新闻部、27°黔地标读书会

  活动时间

  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14:30



  特邀家庭


  第一组“最美战疫家庭”

  郭蕾(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贵州援鄂医疗队中医专家组队员)

  杨涛(郭蕾丈夫、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九处处长)

  杨晰童(郭蕾之女、贵阳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


  第二组“最美战疫家庭”

  李玲艺(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护士、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李家奎(李玲艺之父、黔西县花溪乡人民政府主任科员)

  赵清芬(李玲艺之母、群众)

  李美玲(李玲艺长姐、黔西县花溪乡人民政府团委书记)


  第三组“最美战疫家庭”

  刘粒粒(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采编部记者、抗疫一线优秀记者)

  梁林杰(刘粒粒丈夫、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采编部记者、抗疫一线优秀记者)


  第四组“最美战疫家庭”

  隋颖(贵州省贵航贵阳300医院主管护师、第一批援鄂队员)

  李彤(隋颖丈夫、贵阳铝镁院驻村第一书记、防疫一线人员)


  第五组“最美战疫家庭”

  王丹(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李法锦(王丹妻子、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防疫一线人员)



  特邀主持

  何嵩昱(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活动地点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演播室(贵州日报报刊社6楼)


  何嵩昱: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汶川地震12周年祭、第109个国际护士节,还是“我要爱”(5·12)的表白日。不管是哪一种含义,其实都在提醒我们:要正视苦难,要热爱生命!


  今天,由中共贵州省直属机关工委和贵州日报当代融融媒体集团共同主办“最美抗疫家庭”故事分享会,毫无疑问,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在分享会开始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分享会的有关负责人和嘉宾,他们分别是:省直机关工委主任宋勤英女士,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新闻部主任、27°黔地标读书会负责人李缨女士。


  莅临今天活动现场的还有5组最美抗疫家庭的代表们,及他们单位的相关领队,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2020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极不寻常的。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各地,新冠病毒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一切来得猝不及防,病毒是那么的肆虐猖狂,多少人感到无助和恐惧,多少家庭陷入了紧张与不安。就在这危急时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有一些家庭逆风而行。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朝着病毒打响了战斗的枪声,他们以坚定的信念筑起了一道道生命的防护线。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最美战疫家庭。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5组“最美战疫家庭”代表来到分享会现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接下来,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战疫故事。



  杨涛郭蕾家:出征湖北,丈夫女儿用牵挂和支持构建后盾


  何嵩昱:第一组最美战疫家庭是郭蕾家庭。郭蕾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贵州援鄂医疗队中医专家组队员;郭蕾的丈夫杨涛,是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九处处长;还有杨晰童,是他们的女儿,贵阳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郭主任,您在大年初一看到的军医出征湖北的消息,在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在那个时候,大家对新冠病毒还没有太多的了解,全国上下还处于一片恐慌当中,在这个时刻,您递交请战书,您的内心没有恐惧、没有害怕吗?



  郭蕾:说实在的,起初我对新冠病毒是没有太多认识的,但大年三十看到部队的军医驰援湖北,心里面其实很激动,也很感动,觉得这是作为医生应该尽的职责。大年初一,我们取消了节日休假,正常上班,医院党委就开始在发倡议书,让大家积极响应。我是一个有19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我们院老年支部书记,这样一个特殊身份,我义无反顾地要肩负起职责。所以,我在第一时间提交了请战书。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心的恐惧要说有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决,是一种义无反顾。作为一名医者,应该是要到前线去参与到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当中去。我在老年病科已经有15年的工作经验了。因为老年人一般会多病共存,病情比较复杂,在新冠肺炎的感染人群中,老年人危重症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基于这样一些考虑,我想我去了以后,更能适应这份工作。


  说实在的,在这样一场战役中,新冠肺炎本来就是一个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到了那里以后,我们先去救病人的前提是,我们怎样去保护好自己?这个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话,你怎么去救人?所以这种情况下,院感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中医专家队是2月19日晚上出征的,到了鄂州的光明大酒店已经是凌晨3点。到了鄂州以后,最先做的事不是洗洗赶快休息,而是对酒店的房间进行一个严格的分区。我们要求队员把自己的房间分区出来,分什么?就是要把隔离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和缓冲区分出来。只有队员们有这样的防控意识,才能够在医院真正面对病人的时候,有防控的意识,有自我防护的意识。等我们把分区做完了,把自己的衣物简单的清理完以后,快到凌晨5点了。


  在鄂州的30多天里,我们救治的病人一直在不停地感谢我们,他们非常感谢贵州医疗队给予他们的帮助和无私奉献。但我想说,我们其实是在互相的感动着,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个护士,她是在医护过程当中被感染的,是雷山5病区的病人。她的整个病程起起落落,已经有50多天,病情一直是反复的,核酸老是不能够阴性,直到她成为雷山医院的最后一个病人,她出不了院,医院就无法清零。



  后来这名护士都已经快要崩溃了,她心里很着急,也很烦躁。所有西医的抗病毒药物都已经用上,都没有很好的效果。病人用了西医的抗病毒药物以后,恶心想吐,胃肠道反应特别明显,肝功能又不好,核酸检测结果反反复复,大家都很着急。后来我加了她的微信,在微信里面不断的鼓励她,5病区的医护人员,每天都给予她很大的帮助,给予安慰,给她一个很好的照顾,她自己都觉得没有信心了。


  后来,我们5病区的医疗组长进仓去给她看舌苔和脉象,就觉得这病人的体质是非常弱的,我们建议她尝试一下把中药加上去,给她开了5副中药,让她先吃吃看。因为贵州医疗队已经结束工作任务,改由当地的医生来医疗。我们给她集体会诊是3月24日,当她得知我们要回贵州,她说好舍不得我们,贵州医疗队的敬业精神,以及给予她们的无私帮助,让她非常感动。这对我的触动是非常深的。我说我们都是医护人员,都是医护工作者,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所在。


  这名护士病人告诉我们,贵州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尽心尽力的医治鄂州患者,对湖北医务人员的触动是非常深的,她们的工作状态、工作信心,可能都会从贵州医疗队得到更多启发。我当时听了,触动特别深,我想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整个贵州医疗队。我们整个贵州医疗队给鄂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并且也让鄂州医务工作者都有比较深的触动。


  我们比较高兴的是在3月26日,我们回贵州的那天,她出院了,特别幸运。她发微信给我们,是一张流泪的图片,她说她核酸检测两次阴性,已经到隔离区去了,再观察14天,就可以回家了。我们得到消息后,特别开心,大家都在群里欢呼,我们说这是送给我们回家的最好礼物。作为同行,我们负责任的态度能够感染鄂州的同行,对我来说,感触十非常深的。



  在雷山2病区,我们收治了一个非常腼腆的小男孩。他不喜欢说话,因为他不知道他家里面的具体情况。当时我就觉得,怎么是小男孩一个人来住院?小男孩一个人在病房里面什么都不说,简单问完了病史,我们就给小男孩的具体治疗方案整理出来。到了晚上,医患群里小男孩的外公加了我的微信,他说他是小男孩的外公,他知道我是小男孩的中医管床医生,请我多多关照一下他。他说小男孩的爸爸、爷爷、奶奶,全部都感染了新冠肺炎,都在不同的病房隔离,他们帮不了什么,要请我多多关照一下。


  听了小男孩的外公的这些话后,我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我说:“外公您放心,我会好好的照顾孩子的。”我把外公发给我的信息发在我们的医护群里面,请大家进去的时候照顾一下小男孩。第二天,我到病房去看小男孩,给他带了很多吃的,牛奶、苹果、牛肉干、方便面等。小男孩还是很腼腆,然后只是高兴地说:“谢谢郭医生。”


  小男孩的外公知道后发信息给我,说非常感谢我把小男孩当成亲人。我给老人家发信息说:“我自己也有一个12岁的女儿,我看到小男孩,我就想到我女儿了。”



  何嵩昱:郭医生刚才所提到的两个细节,第一点是作为一个医者,要冲在前线。她是有着19年党龄的一名老党员,她的党性支撑着她在第一时间交了请战书。我觉得在请战书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责任和担当,还看到了她背后有着一个默默支持她的丈夫和家庭,为她解决后顾之忧的家庭后盾,所以我想她才会能够有勇气在第一时间冲到鄂州,也才会放下自己的女儿,把别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和关心。


  谢谢您,郭医生!


  我想问一问杨处长,我听说郭医生应该是第7批驰援鄂州,最后一批回来,这个时间是比较长的。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里,您还要兼顾您的工作。我听说您是在政府比较重要的部门工作,跟扶贫攻坚有很大的关系。今年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在这个时期,您的工作应该是非常忙碌的,可以说又要照顾家庭,又要照顾孩子,这其中是不是有很多很感人的故事,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杨涛: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件小事。平常我的工作非常忙,照顾女儿都是她妈妈,我一直以为其实照顾小孩应该不是太麻烦的事。后来有一天,她妈妈已经回来了,在酒店隔离。我和女儿商量好,她的作业还有很多没做完,我们就排出一个单子,说今天他去给妈妈送东西,有一些她需要的个人用品,两个小时之后就回来。我们约定好,你要做哪些作业。


  等我送完东西回来,一问女儿,作业做得怎么样?她说明天给你看,我说不行,一定要看。然后我一打开作业本,只写了三行,我的火“腾”一下子就起来了,真是想一把就把女儿的作业本撕掉了。好不容易把火压下来,我才想到她妈妈在管她的时候,为什么有时候会很生气,真的是会抓狂。我是终于理解到老婆管孩子的难了。


  当然现在女儿乖多了、懂事多了,现在都学会做很多好吃的东西。我和女儿在她妈妈回家的时候,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欢迎环节,朋友圈里面纷纷点赞,孩子的妈妈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我们对她的爱。生活,其实还是需要仪式感的。  谢谢女儿和我一起,给她妈妈布置了一个欢迎回家的晚会。


  何嵩昱:这就是女儿给妈妈说的惊喜吧。我在网上看到一封信,是晰童写给妈妈的,这封信我看的时候,就不禁泪目了。在这里我很想给大家读一下这封信。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所以我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就忍不住特别想给大家读这封信,是晰童在妈妈援鄂期间写下的。她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妈妈:


  贵阳又下雨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阴冷阴冷的,我又止不住在想您了。您在湖北鄂州还好吗?那里的天气怎么样?您是在病房里查房,还是在宿舍里看书?您吃得怎么样?我不在您身边的时候,我拜托小熊代替我照顾您,看到它时,您是否想起了我呢?


  自从您2月19日出发驰援湖北,我已经好久好久没见到您了。原本以为您没在我跟前,爸爸上班又忙,管不上我,那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看电视、玩游戏,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可是在您走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不禁天天都在想您。早上起床时,只要在衣柜里看见您的衣服,就会想起您;中午做作业时,只要看到书柜里您的医学书,就会想起您;就连晚上睡觉时,梦里也全部都是您。我每天都坚持看新闻,关注鄂州的疫情,希望会看到您工作的镜头,能听到您回来的消息。


  您知道吗?这段时间,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做作业更快了,还学会做了好几样美食,有咖喱鸡、照烧鸡腿饭、千层蛋糕……您回来了让您尝尝?我也会帮助外公外婆分担家务了。因为我觉得您去支援湖北已经很危险和辛苦了,我可不能让你们操心。


  我要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我和爸爸准备了很久,要给您一个大大的惊喜。我们期待看到您回来之后的表情哦!


  祝您早日凯旋!


  您的女儿:杨晰童



  何嵩昱:这就是爸爸刚才说的很大的惊喜,是吗?晰童能跟我们说一说吗?


  杨晰童:一开始,我们就想营造出一种很多礼物的那种氛围,然后我们就在网上选择,买了很多鲜花和蛋糕摆在家里面。妈妈一出电梯,我们一大群小朋友就在电梯口欢迎她回家。妈妈都哭了!


  何嵩昱:所以我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在疫情期间,郭蕾和杨涛夫妇的责任和担当精神,传承给了他们的小晰童。其实晰童在妈妈援鄂期间已经长大了,变得懂事了,而且还变得会跟外公外婆分担家务了,这是一种家庭责任感,我想这是最大的成长,所以在这儿我想说晰童,谢谢你!你的爸爸妈妈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共产党员的这种担当精神,而你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力量,你们一家人让我们看到了爱与温暖,谢谢你,谢谢你们!



  李玲艺家:见证鄂州的感人时刻和亲人全身心投入


  何嵩昱:接下来我们和第二个家庭分享他们的抗疫故事。


  李玲艺是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请缨奔赴“战场”,成为贵州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达到湖北后,她被分配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在湖北奋战了整整  60个日日夜夜。作为第一批出发、最后一批归来的援鄂战士,李玲艺用实际行动坚守着一名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救死扶伤的初心。


  玲艺,您在鄂州期间,负责的是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您承担的是最危险和最艰巨的任务?您所面对的是最凶险最可怕的敌人?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在这场战疫中的战斗经历吗?



  李玲艺: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去的是武汉,然后上了飞机我们才知道去的是鄂州。到达鄂州,当时的确诊病例那几天“蹭蹭蹭”往上涨,我其实还是很担心的。我本来就是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到那边之后,我分到重症一组,我们一组人员就全盘接管了鄂州市中心医院RICU,也就是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在这个病房的病人全部都是确诊的危重症患者。


  我们去的RICU,是他们医院才成立两个月的新科室,所有的物品什么的,都是需要临时调配,在前期开展工作的时候,我们其实还是很忙乱。在整个团队的协作之下,一切终于慢慢上手,走上正轨。现场也有我的战友隋颖老师,我们两个是一起并肩战斗60个日夜夜的战友,今天在这里再次相遇。



  接管RICU之后,我记得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一天我到病房,就看到了一个本地的医护老师,她是个护士,一直都在忙,一直都在搬东西。其实在RICU里面承担的工作,除了脑力活,体力活也蛮多的,就是你除了要做专业操作,还要搬运很多东西。


  这个护士的个子也不高,比较瘦弱,她用大推车一直推着几大箱液体。当时我看到她,觉得她很疲惫,我就说:“陈老师,你是不是很累,我来帮你。”她说没事。我说:“陈老师,你们坚持了这么久,我们来接手了之后,你们就可以好好休息一阵。”她当时眼泪夺眶而出,说:“看到你们了,就觉得好像援兵真的到了。”她说她自己的孩子一岁都没到,她才休完产假返岗,还没两个月,就发生了疫情。



  陈护士每天和家人视频,不敢回家,在酒店集中居住隔离,看到孩子的时候,她觉得真的太愧疚了。作为医护人员,你有了担当,但是你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你就少了对孩子的那份关爱。我还没有结婚,我可能不能准确的理解到她心里的那种感受。所以我当时就只能说,我帮你,然后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就去帮他说搬东西去了。


  还是第一天,我管的患者是一个老伯伯。当时去他的病床,就和他打招呼:“伯伯您好,今天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李,您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叫我。”他说:“你们是贵州的?”我说:“是的,你怎么知道?”他说:“如果是我们鄂州的,可能就会和我说鄂州话,你是说普通话的,你应该就是贵州的。”他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谢谢我们千里迢迢赶过来。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说,那时候那种感觉,就是百感交集。我说:“没事,这些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管离得有多远,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有一个名字——中国人。”



  第三天,我们要给老人插气管。我一直都在鼓励他,每次我一去,就问伯伯感觉怎么样了。或者他有些时候镇静了,我就会下意识地给他捏一捏手。在那里面,你不要说是家属,就连普通病房里面的家属都没有,那里面只有我们,我就只能通过言行来和病人沟通。他是镇静昏迷的,听不到我说话,我只能通过我的行动来告诉他:旁边有人在,你一定要坚持下来。


  因为病毒太凶猛了,后来伯伯没撑住。这其实是我在支援湖北期间让我特别难过的事情。开始的时候,有一天我的身体特别不舒服,我就靠在墙角。病人当时插着气管,他可能看到我,我忍着来到他身边,他同样拉着我的手。那个时候,我们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但是在行动上相互给了彼此力量,所以我真的希望他能够赶紧好起来。但他还是去了天堂,不再遭受疾病的折磨了。



  何嵩昱:我相信老人家走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带着一份温暖走的,你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你给他的一次握手,其实给了他很多的温暖,很多美好的记忆。


  李玲艺:我希望他能够记得,最后,是带着美好走的。回来后,有些时候想到他,我会很难受。但其实在鄂州,也有很多温暖的时刻。刚到那边的时候,因为我是个比较嘴馋的女孩子,有一天因为天气原因比较燥,又是冬末春初吃草莓的季节,我说能吃上一颗草莓该多好。你知道吗?到下午的时候,热心的鄂州市民,给我们送来了一车草莓到酒店,真的是想什么来什么。


  我爸爸妈妈其实都很担心我在那边的情况,怕我吃不好睡不好。我跟他们说,我们去照顾鄂州的患者,鄂州人民也把我们照顾得很好,真的很温暖。包括一开始鄂州没有封城的时候,我们出去采购生活物资,打不到车,有3个市民可能发现我们是医疗队的,帮我们叫来车,这让人感觉非常温暖。还有,我们还收到了一个暖心包,当时看到一把指甲刀在包里的时候,我说我自己买都没有这么细致。


  真的,在鄂州确实是人生经历当中比较痛苦的时刻,但其实更多的是温暖的时刻,我们的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付出,全国众志成城,上下一心抗疫。


  何嵩昱:你知道吗?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刚才在你说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我看见你的爸爸,已经在极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但是当他听到女儿在那边的一些经历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泪目了。大家都知道,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湖北是这场战争中最危险的战场。(对李家奎)当您听说女儿要奔赴最危险的前线时,您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李家奎:知道他要去湖北支援,抗击疫情,作为父母来说,其实是很担心的。但既然她已经请战要去湖北,我和她的母亲选择支持她。


  大年初一早上,她坐高铁到黔西,我就从家里开车去接她,准备在新年期间休整两天。到了下午,她说医院要她们回去,她要请战去支援湖北。我说,行。吃过晚饭,我和她母亲又把他送到省医来。第二天,她从贵阳到湖北,这个时候,我和她母亲就接到乡里面的电话,要我们马上回去开会,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在贵阳,我们早上6时出发,回到黔西已经是10点钟,会议已经开始。因为我是已经改非了10年的乡镇干部,在抗击疫情中,组织上又把花溪乡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一个村的防控责任,落实到我的头上。我一边在了解女儿在湖北的工作情况,一边组织大家搞好防控工作。



  玲艺的母亲在我们乡镇食堂服务,回去以后,她也投入到了紧张的后勤保障工作当中。美玲是我的大女儿,也在花溪乡工作,负责后勤保障。1月29日,内外的形势都比较严峻了,我们的生活保障物资因为道路封闭,无法及时补充。在这种前提下,大女儿远在威宁的公公婆婆,慷慨解囊,转账5000多元,叫她和丈夫打着证明到黔西县城,采购了满满一车物资,保证每一个卡点上的生活。


  国有难,家不安,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我接到防控任务后,和驻村干部用了两天的时间,跑遍877户,走访1378人,了解了整个村的情况,特别是知道从武汉读书或者父辈打工回家过年的有多少人,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竭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从疫情开始到疫情下降的两个月时间,花溪乡虽然有湖北回家过年的学生或者回家的打工者,但没有一例感染者。在防控过程中,在乡团委工作的美玲主动倡议,回家过春节暂时不能返校的学生,就近支持舆情防控,配合宣传。


  何嵩昱:刚才您说“国有难,家不安”的时候,玲艺偷偷告诉我说,爸爸一直都这么教导的。我听了这话,真的非常感动。在这次疫情中,你们一家人舍小家为大家,全家人都是战士:玲艺在湖北第一线;您和大女儿一直是在乡村的防疫卡点执勤,甚至连大女儿的公公婆婆都慷慨解囊,资助你们村卡点物资的供应;美玲还动员很多学生参与到防疫工作当中。可以看出,父亲的这样一种教导,或者说是父亲的这样一种精神,传承到了下一代。这种精神让我们受到了鼓舞。你们体现出来的应该说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做着不平凡的善举,传达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还有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谢谢你们!

 

  梁林杰刘粒粒家:携爱情和梦想奔赴抗疫前方去采访


  何嵩昱:接下来是第三对夫妻,他们既是一对“90后”抗疫记者,也是一对模范夫妻。粒粒、林杰你们好!刚才我们聆听其他几位援鄂医护人员在讲诉抗击疫情的故事时,都是眼里带着泪水的,那是因为他们和病人和战友之间有很深的情谊,有着直接的关联。你们作为媒体记者,是这场战疫里的另外一个视角,相信你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们在抗疫一线的44天,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刘粒粒:春节假期前3天,我和我丈夫梁林杰还在值班。1月23日,我才从册亨回到贵阳,回来之后就听到全面拉响战疫警报的通知,各个单位也都接到了要回岗位待命的消息。那时候,我俩就已经有了想去一线采访的想法。正好,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们也接到单位领导打来的电话,告知我们要去医院采访。庚子年大年初一,贵阳下了很大的雪。早上8点,我们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医附院是当贵州唯一一家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医院,也是我在这场疫情报道中的第一站。我们去了医院的门诊大楼、发热门诊和感染科。采访持续了9个多小时。结束后,因为害怕,我在坐车回家之前,就扔了那天穿的羽绒服。


  尽管害怕,但当我们看见征集一线采访记者时,还是递交了请战书。我和我丈夫的意见是一致的,记者的本能是走到最前线。我们决定要去湖北采访时,我们单位的领导同事都很关心,一直叮嘱我们要注意哪些事项,要如何保护自己。我们去的那天非常急促,只有一个小时整理行李的时间。我们在办公室时,一个同事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翻箱倒柜,最后翻出了十来个吃鸭脖用的一次性手套给我,她说,在当下的情况,她只有这个能给我了。最后,我们出发去湖北时,带走了我们采访中心的最后15个KN94口罩,6件雨衣。



  去到鄂州的时候,我俩对防疫防护方面的知识了解不深,甚至有时候会戴错N95的口罩。有一次,我俩穿着雨衣去“潜在感染区”采访,一些医护人员看见我俩这身“行头”哭笑不得。他们说,你俩穿雨衣没用啊,连心理安慰都给不了。后来,我们不断去采访,然后和各种各样的医护人员交流,最后才懂得很多防护知识。


  我记忆里的感人时刻,都是我眼睛里看见的那些真实场面。我们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是在2月12日的凌晨1点30分。我曾经在武汉求学7年,数次往返天河机场。那一晚的天河机场没有什么不同,除了所有的指示牌上都写着“八方支援战疫情,众志成城克时艰”的字样。后来在采访的时候,我遇见第一批贵州援鄂医疗队的赵青护士,她和我回忆到达那一天。她说有一名队员在出机舱时口罩不小心稍有滑落,在他一只脚已经跨出机舱之时,被空乘人员抱了回来。“那一刻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啊,我们真的到了湖北了。”她说。



  赵青所在的第一批医疗队,比我们早半个月到达鄂州。他们到达时鄂州时,确诊的人数不到100人。因为紧邻武汉,鄂州的感染人数曾一发不可控,最后定格在1394人。“第一批”,更多的含义在于,有很多的“意想不到”。他们没想到感染的人数会一度暴涨,更没想到的是,当地的医疗条件是如此的严峻。



  “好多来的年轻人,这辈子第一次使用氧气瓶。”ICU的护士长吴曦对我说。贵州医疗队员是全省9个市州的精英力量,而人口只有百万余的鄂州,全市只有一家三甲医院,呼吸、感染等专业的一线医务人员,加起来不到50个。“我们来的时候,别说重症病房了,就连床头柜都没有。”程玉梅医生是最早投入救治一线的。疫情最严重时,鄂州收治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占比接近四成。


  病人有需,医护自当扭转所有的“不可能”。于是,这位贵医附院ICU的副教授带头成了“搬运工”,搬床、搬氧气瓶、搬设备……将荒废的普通病房改造成了重症病房。



  除了要变“不可能”为“可能”,医务人员对于病患的付出,更多时候源于坚守。“没有哪一次下班时里面的衣服是干的。”ICU的护士罗公印给我看了他的那张照片,他的汗沁湿了大片衣服。最严重的时候,衣服上的汗水会滴答滴答掉在地上,就像用过的雨伞那样。


  因为没有特效药,密切监护病人成了治疗新冠肺炎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需要做到寸步不离,打点滴、抽血、送餐、喷洒消毒液、测量血压……5个小时,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往往一个班下来,都能走到上万步。



  有一天,护士吴曦的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换氧气瓶的小视频。她写道:这是一个晚班的量,我们都是“撸铁”的女汉子。我数了数,至少有25瓶。氧气瓶我见过,瓶身至少有14岁小孩那么高,八九十斤重。在贵州,大多数医院都能够集中供氧,早就不需要搬运氧气瓶。而吴曦说,这个量还不是最多的。


  在完成医疗工作之后,这些“脑力劳动”的医务人员还要做这样的体力活。“你觉得工作的意义在哪里?”有一次采访中我这样问吴曦,而她回答我:“每天下夜班之后回到宾馆,我都会看着窗外鄂州亮起的一盏盏灯,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们每多救治一名病人,就会有一盏灯因此而更加温暖。”我想,这便是让我坚持在抗疫一线奔波的所有力量和精神源泉。



  去鄂州采访,去疫情一线奔走,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是幸运的,走到最前线去,是一名记者的使命担当。我和我的丈夫是同学、是同窗、是同行,也是战友,我们有着同样的新闻理想和职业追求并为之奋斗,我认为这是一对夫妻最好的状态。对我来说,“90后”的夫妻,有梦想、有爱情大于一切,简单的生活是美好的。


  梁林杰:实际上,在工作方面,粒粒负责的工作要多一些,我主要负责拍摄和影像资料的留存。在这次采访过程中,我们一共从前方发回近200篇报道,很多报道被《人民日报》、新华社采用或转载。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不断的创新报道方法,比如和央广连线、对话等。通过这次援鄂采访,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看见了许多平凡又伟大的故事。我想说,我们作为这场战疫里的另外一个视角,我们看见的不平凡的壮举,都是无数个平凡的人用勇气和执着汇成的。


  何嵩昱:谢谢粒粒和林杰,我们知道,你们是一对“90后”新婚夫妻,你们的蜜月时刻没有留给海滩和碧浪、诗和远方,而是在条件艰苦的疫情一线记录、报道,你们就是我们对接湖北的“眼睛”。我对粒粒刚才说的那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你说,“90后”有梦想、有爱情大于一切。你们用爱情去建构梦想,我想,这是年轻人最美的柔情。

 

  李彤隋颖家:防疫阻击和扶贫点防控,一线战疫彰显亲情力量


  何嵩昱:第四个家庭是隋颖、李彤家庭。隋颖是贵航300医院主管护师,也是第一批援鄂队员,她的丈夫李彤是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派驻黔东南州施秉县牛大场镇金坑村第一书记、防疫一线人员。刚才我们看到,李彤走过来的时候,腿还是有伤的。我听过在疫情期间,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错过了。


  疫情暴发后,隋颖、李彤夫妻俩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隋颖是第一批去的湖北。你去时是什么时候?



  隋颖:我是1月27日晚上走的,3月26日回来,在湖北整整60天。


  何嵩昱:隋颖是最后一批回来的贵州援鄂医疗队队员,在鄂期间担任重症组副组长。李彤作为贵阳铝镁设计院的驻村第一书记,疫情期间一直奔忙在施秉县牛大场镇金坑村防疫工作的第一线,还因一场车祸被撞倒在从扶贫点回家的路上,造成了腿部骨折和轻微脑震荡,直到现在还没有痊愈。他们顾不上家里一个9岁和一个2岁的孩子,以及患直肠癌的母亲,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和战疫工作中,以“舍小家为大家”的豪情,深刻诠释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请问隋颖,此时此刻,你有哪些最难忘的事情想对丈夫、对大家说说?



  隋颖:我去鄂州那边60天,其实不太想说那些过程了。如果要说心里愧疚,那就是我没能在丈夫最需要我的时候在他身边。我离开贵阳的第二天,他也下去扶贫点去了。家里的两个孩子,交给了患病的婆婆和年迈的妈妈。这个时候我明白他必须去扶贫点驻村开展防疫工作。在这个时候,他必须回到他的战位,和乡亲们在一起。3月20日那天,他从扶贫点的施秉县回贵阳跟单位汇报工作,没想到出了交通意外,他的左腿受伤很严重,到现在都还不能独立行走。那时我在鄂州救治病人。第一批援鄂队员回贵州之前在凤凰山集中,我就听到了丈夫出了车祸的消息。当时我心里一震,觉得自己不在他身边,挺亏欠他的,没能尽一个妻子的义务照顾他。



  李彤: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正在看春晚直播,电视屏幕突然插播一条新闻,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援鄂部队已经登机了,我是一个非医务工作者,对疫情的了解都来自新闻,疫情到底有多严重,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爱人,肯定知道其中的严重性。她把我悄悄叫到一边,说,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确实很严重,那边肯定需要人了,这是她们兑现入党誓词和医学生誓词的时候了。她说她想请战到湖北去参加抗疫之战。



  从内心来说,我确实很不接受她的这个想法。但我是从消防总队转业的一个军人,经常在家里放一些军旅歌曲,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军人本色》的一句歌词。“若是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本色”,我对她说:“你是甲状腺癌术后,还没满一年,你想上前线,我支持。我驻村时你送我一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在扉页上留下一段话说,为家里有这么一位第一书记骄傲,今天我也为有你这么一名白衣天使为伴而骄傲,但一定要注意自身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打胜仗。是党和部队培养了我,我应该有这个觉悟,我不应该阻止你,因为这是你的职责所在。既然你选择了这个岗位,这就是你的工作。没有国家的安宁,肯定就没有我们家庭的美好和谐。”


  我们商量好后,她就向医院请战,于是她成为贵州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说实话,她要走,我还是有些不舍和担心,送别时我对她说:“要记得保护好自己,我和孩子等你凯旋。”



  她说:“这是国家民族的关键时刻,我们都各自肩负责任,让我们相互支持吧,我会做好你坚实的后盾。老李,我估计你也得赶紧回村里了。”


  我说不可能吧。果然到了初二初三,省委、省政府就下文,同步小康工作组马上转换成防疫工作组。作为驻村的第一书记,我知道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我想对孩子说这个事,但他们太小,肯定不懂,5年10年后,他们懂事了,我想他们一定会为今天爸爸妈妈的做法点赞。



  面对老人,我感到很歉意,说实话,自从我在施秉县牛大场镇金坑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家里肯定是管不上的。从2018年以来,为人夫、为人子、为人父,应该做的,我都没有做到。我这个儿子、女婿没有做好。不但没能让老人过上安康美满的晚年生活,还给老人家添负担,为了工作,把两个小孩交给她们照顾。两位老人各自抱着孩子笑了笑说:“有国才有家。何况你曾是一名军人。你们两口子放心去吧。”



  我去村里之前,我媳妇告诉我疫情期间需要注意些什么,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自己。送走她后,我匆匆安排了一下,火速赶到离家200公里外的施秉县牛大场镇金坑村,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我和她,一个在贵州的扶贫点,一个人在湖北的鄂州,我们在两个战场战斗。我给她“规定”,每天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给我一个视频电话,让我知道她是安全的,这样我才放心。反过来,她还不放心我多一些,因为农村不像城市,防疫的工作难度肯定很大。



  我到村里后,在金坑村2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要对595户村民进行摸排。工作量大,我一个人无法做到这一点,同步小康工作组加上村干部,人手肯定是不够的。我就号召全村所有党员,按照网格管理的办法,把全村划成14个网格,统一摸排,最后在我们村发现“涉武”人员3例,间接“涉武”人员32例。


  我打电话给我媳妇,问她怎么隔离,她就在电话里告诉如何如何做。疫情期间村里的物资很缺乏,我马上跟我们设计院党委做了汇报,院党委高度重视,院里很快给我们送来了一批酒精、口罩和消毒液,让我们做好公共卫生防护。设计院又拨付了两万元,作为防疫专款使用。



  防疫期间,有一些事让我特别感动。对于“涉武”人员,老百姓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歧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驻村干部入户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歧视。有些老百姓不理解,说既然有人传染,那么你们就把那些“涉武”人员控制起来。我们只能好好的跟群众作解释。说清楚后,他们就非常理解、非常配合,后来这3户“涉武”人家,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



  我们还成立了便民服务小组,有困难、有风险,我们党员干部先上。既然不让大家出村,就要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哪家孩子的尿布湿、奶粉等没了,或是老人的慢性病药物没了怎么办?我就规定,需要购买物资的,电话登记,由我们村干部帮他们购买,然后把物资送到家。这样就杜绝了交叉感染。最后我们村,是零传染。



  我经常在村里跟群众说一句话:我们多做一分,就给前线的医护人员减轻一分压力。疫情期间,金坑村的老百姓自发组织捐了1.9万,委托同步小康工作组交给施秉县红十字会,支持防疫一线。所以我说,我们村在精神上是不贫困的。



  脱贫攻坚,党建先行。村干部在历练中成长了,成熟了。村民们也更相信党、相信组织了。在今后的脱贫攻坚道路上,他们一定会做到越是艰难越向前,一定会在今年底,打一个漂亮的决胜之战。我坚信,我媳妇能打赢防疫阻击战,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也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何嵩昱:又是一对模范夫妻,就算没有共同的职业,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家国之梦。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们互信互帮,这样的互助力量感染了你们自己。刚才你们说,孩子在5年10年之后都会给你们点赞,我想,此时此刻,我们大家也向你们点赞!

 

  李法锦家:丈夫上鄂州迎战病魔,妻子在后方奋力排险


  何嵩昱:欢迎第五组“最美战疫家庭”。


  王丹是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李法锦是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防疫一线人员。他俩既是夫妻,又是战友,只是两人的战场不一样。他们一个在援鄂一线战斗,一个在核酸检测中心工作,都在为打赢这场战疫而努力。王丹老师从甘肃参加完全国新冠肺炎督导之后,在2月14日这天,又赶赴湖北抗疫。作为妻子,法锦你的心境是怎样的?你们二位在抗击疫情一线是怎样与家庭联结的?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



  李法锦:今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1月22日中午,我刚从实验室出来,就接到我爱人王丹的信息:“我今晚去甘肃参加国家新冠肺炎防控督导,晚上9点过的飞机。”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还有两天就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了,这个时候去甘肃,啥时能回来啊?但是当时全国的新冠疫情已经蔓延开来了,患病人数节节攀高,我支持他在这个关键时刻,赶赴前线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王丹的父亲早逝,婆婆常年孤身一人,腿脚不好,同时还需要照顾90多岁的外公外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王丹作为家中的独子却马上要赶赴甘肃兰州参与疫情的督导工作。当天王丹开完会后已是晚上7点,我们草草吃了饭,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告别我和孩子,奔赴兰州。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重大疫情,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别离,我心里除了不舍,更多的是对他的工作的支持,为他能参与到这次疫情督导工作而骄傲。



  王丹离开贵阳后,我一个人辗转反侧。我婆婆身体不好,爱人已去疫情一线,眼看着我也即将投入到疫情检测中,身边是一岁多的孩子,我该怎么安顿好孩子投入到工作中?深夜11点过,我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说外婆病重,希望我能去见外婆一面,不留下遗憾。凌晨,王丹到达兰州后,我们在电话里商量,一致决定:我带着孩子回遵义看望外婆,把孩子留在遵义后,尽快赶回贵阳全心投入到新冠的检测工作中。于是,1月23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九早上,给领导请好假后,我带着孩子回到了遵义。看到外婆已经卧床,意识模糊,我很是难过。


  在家的日子,除了陪在亲人身边,照顾生病的外婆,每天看到新冠病毒不断蔓延,患病人数飞快攀升,我的心里很是忐忑和不安。我所在的贵州省疾控中心实验中心,是全省新冠病毒检测的一线部门,在科室的群里看到大家已经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大家都在不断学习并对全省相关人员培训新冠检测技术。带着沉重的心情,1月26日一早,告别家中的亲人、卧床的外婆、幼小的孩子,我从遵义赶回单位,加入到新冠病毒的检测工作中来。



  王丹在大年三十深夜回到家中,大年初一一早赶赴盘州市处置全省第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大年初二,我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时,终于见到刚从盘州回来的王丹。大年初三,他又接到通知,一早赶往甘肃省定西市参与新冠病毒督导工作。大年初四深夜,他从甘肃回来后,第二天又赶往盘州继续处理新冠肺炎疫情。2月5日,他又踏上去威宁等地调查新冠疫情的车子。在这段时间里,我忙于新冠病毒检测工作,常常是,他出差回来的深夜,我还在实验室加班做检测;我回去的时候,他又赶赴疫情处置的下一站。为了不打扰彼此的工作,我们常常通过微信问好,在忙完工作的凌晨短短地通话,彼此关心,彼此鼓励。


  2月11日,单位发出援鄂倡议,王丹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主动申请加入到驰援湖北鄂州市公共卫生队伍中。我作为他的妻子,非常支持他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感动的是,2月13日,在他出征的前一天,我的舅舅得知他要援鄂的消息,特意用口琴吹了两段曲子为他送行,鼓励他安心为国家、为人民打好这场仗。14日一早,他和队友们赶赴湖北鄂州。去鄂州时,他还特地发了个微信朋友圈:“我上鄂州迎战,你在后方排险,儿在姥家尚好。人间值得,未来可期。”看后,我倍受感动。



  短暂的相聚,又要分离,我们依依惜别。看着我的爱人满身的疲惫,很是心疼,然而,他坚定的眼神告诉我,我们疾控人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和职责,我们更应全心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工作中。


  我所在的省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负责全省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工作,我和同事们常常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护目镜,日夜不停地进行着核酸检测。为保证及时准确出具检验结果,我们常常24小时轮流值守。疫情发生以来,省疾控中心新冠标本检测小组已检测新冠病毒标本上万份,最多时日检测量上千份。为了节约防护用品,我们进入实验前都尽量少喝水少进食,从收到标本到完成检验报告,常常要工作到凌晨。



  记得有一次,从当天工作到第二天上午10点过。虽然大家都很疲惫,但一想到能为患者争取到更早的诊断、更早的治疗、更多的希望,便又浑身充满了力量。在全省防护物资和检测试剂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省政府、省卫健委和疾控中心等部门,带领我们完成了全省五类人员、复工复学等重点人群的大筛查,走在了全国新冠防控工作的前列,让我们的老百姓更安心和放心。



  2月13日,王丹即将援鄂的前一天,我从实验室忙完出来时,看到手机上有多条我妈妈的未接电话和视频,点开看到我儿子在一个蛋糕面前吹蜡烛,我才想起今天是我儿子的两岁生日。看着镜头前头我父母做的可爱的蛋糕,我儿子戴着红丝带作生日帽,分外可爱,愈发想念。我立马回电话过去,我妈妈说:“宝贝一直睡不着,还等和你通话呢。”我儿子抢过电话,用青涩的语言喊着:“妈妈,你在哪里?”我忍不住潸然泪下。我第一时间将这个视频发给我爱人,他看着儿子,告诉我他很是心疼,也很想念儿子,闲暇之余,他给孩子写了一首诗作为生日礼物,他希望孩子能“肩挑四海,脚踏山岳。虚怀若谷,实心守志”。



  和孩子分离这段时间,我和丈夫全心投入在疫情的检测和处置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孩子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作为父母的我们没有陪在孩子身边,心存愧疚。但是我相信,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我刚刚用“复杂”来形容那段时间的心境,我想说的是,在这份复杂的心情里,还有对我父母的感恩和感激。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孩子的悉心照料,感谢他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亲自做的蛋糕,感谢他们在疫情关键时期作我们的坚实后盾,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更好地安心工作。



  王丹:刚到鄂州之时,我作为贵州援鄂州医疗队防疫工作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充分了解鄂州疾控中心的疫情分析后,我们对当地前期流调存在对密切接触者掌握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我与鄂州市疾控中心高云医师,市公安局马先炎、陈璐警官,凤凰街道办事处颜小娟老师组成流调收治一组,正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收隔工作,负责鄂州城区每日新增病例最多的凤凰街道,主要工作就是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环节进行督促和技术指导。当时,我和队员还打趣说:“我们不生产‘密接’,只是‘密接’的搬运工。”


  流行病学调查是疾控人的看家本领,就是通过现场询问情况找出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等,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达到阻断疫情扩散的目的。在援鄂之前,我参与过贵州多起现场调查,有两起还是较复杂的聚集性疫情。殊不知,作为传染病防治所流行病学专业出身的我,第一天工作就遇到了难题。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和哥哥相继感染,被确诊为新冠肺炎,10岁的小儿子作为密切接触者需集中隔离观察。孩子奶奶担心集中隔离后,孙子太小无人照料,拒绝告知自己与孙子的详细住址。这样一来,我当日“应隔尽隔”的任务将无法完成,最关键的是,这10岁的孩子,对于他奶奶及周边住户来说,可能是潜在的感染源。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奶奶与她10岁的孙子,并无血缘关系(重组家庭)。后来通过查找公安户籍系统,走访知情人,请亲属劝说等多种方式,终于在另一个街道的辖区内找到他们。在村干部、民警和疾控人员的多方劝导下,孩子的奶奶终于同意与孙子一起隔离。


  关于在一线“火线入党”,在我看来是受到榜样的鼓舞和精神的感召。2月17日是我们第一批贵州防疫分队援鄂的第3天,我和省疾控中心车队队长周宇聊到在省疾控中心援鄂出征时宣誓的地方时,他告诉我,41年前的今天是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日子,看到今天全国上下齐心抗疫的壮举,不禁想起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面对八一军旗的宣誓。


  从他身上,我看见一位参战老兵、老党员的初心。他告诉我,援鄂可能是他能在岗位时为党做的最后一件“有用的事”了,因为返黔之后,他就要退休了。从汶川到彝良,再到鄂州,这位擅长打胜仗的长辈无私亦无怨,是我崇敬的榜样。他的话一直鼓舞着我。当时,我就在抗疫一线写了入党申请书,很荣幸的是,组织接纳了我。



  何嵩昱:谢谢王丹老师。您说您被党组织的精神力量感召,在我看来,您和您爱人的所有举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感召,我们感受到了你们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医者仁心。


  今天,听了5组家庭的分享,我的感触很深。他们是英雄,是勇敢的逆行者,同时,他们也是非常平凡的普通人。在这些普通人的身上,传达了一种爱的力量、爱的信心,是他们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勇气,是他们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他们燃起了全民族的希望,再次感谢!


  最后,我想代表每一个被你们保护的中国人,也是代表我自己,向你们深深鞠一个躬,以表我难以言喻的崇敬之情。谢谢你们!


  文字整理、视频剪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陆青剑 赵相康 向秋樾

  图/资料图片由5个家庭提供,活动现场图片由记者拍摄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