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黔南】三都苗龙村:“一转三变”借力庭院经济建设美丽乡村

  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街道苗龙村通过“一补三强”党建引领思想扶贫,以庭院经济建设为载体,破除“等靠要”“穷自在”的思想陋习,通过“一转三变”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村庄治理能力、乡风文明建设能力,实现“生态湾寨、醉美苗家”的美好夙愿,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图为:干群齐心种辣椒.JPG

干群齐心种辣椒


  “转”思想观念促意识提升。苗龙村湾寨共47户222人,其中贫困户20户97人,党员2名。苗龙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院坝会、大走访、大联亲等方式,促进干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摸清群众思想动向,解决群众所期所盼,以便对症下药。同时,选树湾寨党员杨胜光、白林兵以及积极性较高的群众为先进典型,号召带动本村群众后发赶超,转变群众“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的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群众思想观念实现了质的转变。


  “变”产业发展为经济动能。湾寨根据其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团结一心的群众基础,对庭院经济进行了精心规划,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地+果蔬长廊+生态养鱼+民族文化旅游”的1+4模式,赋予产业新活力。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在民族企业亘蓝母图蜡染公司的带动下,湾寨大部分劳动力依靠种植南板蓝根和就近就业增收,其中到公司灵活就业的人数达40余人,每年共增收40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二是“+产业基地”。合作社充分利用村寨闲置空地,“变废为宝”,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种植南板蓝根100亩、辣椒100亩,并将无就业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其中,年底进行分红。预计产业年收入11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300元。三是“+果蔬长廊”。建设200余亩果蔬长廊,其中水晶葡萄100余亩,黄桃、李子50余亩,樱桃、枇杷、草莓约20亩,豇豆、辣椒、无藤瓜、佛手瓜时令蔬菜30亩,山上果园、院内菜园均衡发展。预计水晶葡萄年收入70万元、其他水果收入30万元、时令蔬菜收入30万元。四是“+生态养鱼”。凭借村寨清澈见底、水质良好的河流,投放生态鱼苗200斤,预计收入3.5万元。此外,4户农户自建鱼塘共600㎡,投放鱼苗100斤,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五是“+民族文化旅游”。湾寨拥有2个斗牛场、2个活动广场、1支芦笙队伍,依托春节、农历四月八、国庆节、苗族吃新节等节日,举行斗牛、跳月等苗族文化活动,吸引游客万余人,文化旅游创收30余万元,“生态湾寨、醉美苗家”焕发出新的生机。


  “变”环境整治为靓丽村貌。常态化推进环境卫生“六看法”,通过“变废为宝、制度上墙、定期打扫”三步工作法,引导群众改善环境卫生,村庄环境治理有序推进。一是充分利用空地,不给垃圾留“余地”。村寨空地种满经济作物,垃圾再无“藏身之地”,逐步改变群众随意丢弃垃圾的习惯。二是完善村规民约。每家每户门前张贴“六看法”“门前三包”制度,通过宣传引导,家家户户把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打扫干净、收拾整洁,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是每周一次大扫除与公益岗保洁员的随时保洁相结合,确保村寨时时刻刻保持干净,在全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寨面貌焕然一新,美丽院落百里果蔬长廊初见雏形。


  “变”民风旧俗为时尚新风。湾寨将乡风文明作为庭院经济建设的延伸,是通往乡村振兴的桥梁。一是加强思想引导。将破除封建迷信、孝敬老人、勤俭节约、规范酒席、保护环境、爱护卫生、人畜分离、和谐新风等内容详细写入村规民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形成了感恩奋进、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二是选树先进典型。每月开展一次“核心价值观进农家”“优秀传统文化进农家”“科学知识进农家”“文明风尚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的“五进农家”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大评比,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经济发展观、文明生活观。截至目前,共开展“五进农家”活动7次,共评选出“德孝之家”2户、“信用之家”5户、“勤劳致富之家”10户、“美丽庭院”3个、“经济庭院”3个、“洁美农家”6户、“文明之家”7户。


文/图 通讯员 刘龙炯 白芳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