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安顺镇宁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做工程,让硬化路通往村民家门口


  黝黑的脸,会笑的眼睛,结实的手臂上浮起几块晒伤的皮肤,这是记者对王怀荣的第一印象。询问到怎么这么黑,他搓了搓手臂说:“前几天天热,在工地晒的。”



  王怀荣,家住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龙井社区岩坡组,今年29岁。“我从小就喜欢建筑,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和父亲一起开大车去看工地,所以大学时候特地选了建筑工程专业。”眯着眼睛,王怀荣爽朗地笑道。


  汽车沿着陡峭的山坡不断前进,四周的山脉高高耸起,不时有村民骑车经过,王怀荣带领我们来到了他修建的第一条机耕道,“从这里往下走,一直到细窝组村民的家门口,就是我的‘处女作’了!”


微信图片_20200513140437.jpg


  说起处女作,王怀荣用“下马威”来形容。他告诉记者,自己在2013年实习期间,协助父亲完成了大寨的立面改造工程,一个人做完55户工程材料。在此之前,家乡的工程队材料都是外包,因此获得了许多赞扬。


  2014年,尝到甜头的王怀荣一毕业回家,就急急忙忙承包了这条一公里的机耕道来修。这个村庄是个U字形,因为山脚处容易被水淹,王怀荣不得不将路改往山间走。地形复杂,石头多而硬成为了当时的最大难处。“修到丫口处时,有一块大约30立方米的大石头拦住了去路,换了大小两台挖机弄了5天,都只能宣告失败,石头还是越挖越圆。”


微信图片_20200513140443.jpg


  终于,在父亲的帮助下,王怀荣的工程队改用炸药开道路,从开山挖石到路基路沿再到平整道路,历时3个多月,王怀荣终于一天天将自己的“处女作”完成了。


  “通路那天,村里的杨大爷高兴得不得了,硬要杀鸡招待我们,不知道说了多少句感谢,我原来‘恨透了’这条山路,却被村民们的朴实打动,那种因为帮助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感远远大于工程竣工的成就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为老百姓修路的过程中,王怀荣一次次见证了贫困村寨的变化,对于“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有了深刻理解。从那以后,王怀荣说:“修哪里的路,就用哪里的工,按时结算,贫困户优先。”



  “家乡富,才幸福。”2016年12月,王怀荣参加龙井社区换届选举,成功被选为龙井社区主任。2017年,镇宁荣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在他的帮扶下,龙井社区18户69人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50户贫困户搞起了生猪和育肥牛养殖……目前,还成立了1家种养殖合作社、3家农家乐餐馆、1家农家旅馆以及1家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别看我现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我也曾经想过要放弃。但每次只要一看到老百姓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回乡创业搞工程,是我小时候的梦想,现在,我更想坚持让梦想带动这些世代在山旮旯里的乡亲们富起来。”王怀荣表示,下一步,自己将坚持雇佣贫困百姓,不断促进村民就业增收,指导农民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更多农业生态产业项目,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为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牟元媛

责任编辑 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