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经济参考报: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点亮乡村“新未来”:田野“变奏” 薄土“生金”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花草茂盛,群莺飞舞的四月,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高山与坝区交织的田野间,农民在星罗棋布的产业基地里忙个不停,育苗、栽种、采摘,又将迎来新的丰收。“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大地近年间掀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调整产业结构、激活山地潜力,田野“变奏”让薄土“生金”,山地特色立体农业为助推脱贫攻坚增添了强劲动能。

  “产业革命”焕发土地“新生机”

  “地无三里平”的贵州,92.5%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73%的国土面积为喀斯特地貌,土地零散破碎,农民依靠传统作物种植难以摆脱贫困。2018年,贵州省启动农村“产业革命”,大力调减低效传统作物,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效经济作物,让有限的“田土”焕发“新生机”。

  在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毕节市威宁县,长期以来,农民多是种玉米、土豆,经济效益较低。在农村产业革命推动下,威宁根据地区高寒特点,选育10个优良蔬菜品种,推广一年三季高效种植模式。记者在威宁县五里岗街道看到,220亩白萝卜长势喜人,田野中的农民忙个不停,令人欣喜的是,这样一亩地如今年产值可达1.5万元。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的马场坪,耕地面积10885亩,过去也是主种玉米,现如今村里大变样。进村后,家家户户院坝中搭建起的大棚引人注目,询问后得知,是为了晾晒中药材太子参。村支书赵国清介绍,经过近两年的结构调整,太子参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已达63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彭德建,如今通过种太子参脱贫致了富,他说,种植太子参一亩地的毛收入大概在8000到15000元,本村的土地不够用,他为了供养两个娃上大学,还到相邻的余庆县租地种太子参,“一共种了25亩,去年采收高峰期请了周边村寨400人前来务工。”

  脱贫攻坚最后冲刺阶段,贵州继续将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在各级党组织带领下积极参与,绝大部分该调结构的地方都已调整完毕。如今,以坝区提质增效和坡耕地结构调整为核心,贵州重点发展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辣椒、石斛等12大特色优势产业,据统计,2019年全省种植业增加值增长了8.3%,贵州农业产业正由“粗放量小”转向“集约规模”。

  “要素联结”激活产业“新动能”

  既激活产业,又鼓足腰包,贵州在“一增一减”之间,“深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让农业“压舱石”更加稳固,贵州特色农业产业之路由此蹄疾步稳。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高屯街道的桂花台茶厂,目前拥有全州规模最大的整体连片茶园,面积达4000余亩。近两月,周边的村民争相前来采茶,厂长郭顺告诉记者,茶园年产值1200万元,其中一半发给了在茶园务工的农户。

  桂花台茶厂是黎平抢抓产业结构调整机遇的一个缩影。黎平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吴志远介绍,目前,黎平全县已种茶22.5万亩,有茶企30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家,公司一般通过流转农民土地的方式,盘活土地,给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产业革命中,利益联结是关键,既要让龙头企业有赚头,也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吴志远说,不少地方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利益联结,给农民带来分红收入,“去年,我们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培训采茶技术2000人次,并将他们输送到茶厂务工,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近期,贵州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田间管理、产品采收、采后加工等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开展“溪山春雨助农云课堂”“农民培训教学视频”等线上辅导培训。更有不少地方,利用电商、网络直播App等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黔货出山”点亮乡村“新未来”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从“提篮小卖”到“现代商贸物流”,从“传统销售模式”到基层官员与乡村网红“直播带货”,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正在帮助贵州敲开“乡村振兴”之门。贵州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黔货出山”销售农产品320亿元,同比增长8.3%。

  近期,黎平县委书记周文峰和当地乡村带货网红“侗族七仙女”一同来到高屯街道的桂花台茶厂,进行“带茶”直播,他们生动地介绍、卖力地吆喝,红茶、白茶、雀舌茶……“云体验、云选择、云购买”,几分钟的直播竟卖出了该茶厂一个月的销量,厂长郭顺竖起大拇指感叹:“真是不错,值得推广!”

  威宁县蔬菜专班高级农艺师祖贵东告诉记者,每年5月底,新鲜的白萝卜、大白菜、莲花白便逐渐开始收获,不断运往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去年,在五里岗街道,总投资25亿元、占地1465亩的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开始施工建设。江楠集团副总裁李效军说,项目分三期建成,建成后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是一个集分拣、包装、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园,可带动周边40万亩以上订单农业的发展。

  销售渠道“网络化”、农民专业化、种植集约化、设施现代化……农村产业革命正在为“黔货出山”奠定坚实基础。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处处长何光前说,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多举措推进“黔货出山”,点亮了乡村“新未来”。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 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