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大学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技术获鉴 省内外200余民族村寨文化受益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贵州大学“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以视频会议形式成功召开。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主持会议。项目成果鉴定委员会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王建国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加平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


  据了解,该项目由贵州大学、贵州卓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会上,鉴定委员会专家以“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完整、规范,符合鉴定要求。


项目成果鉴定会视频会议截图.jpg

  项目成果鉴定会视频会议截图


  项目负责人余压芳介绍到,贵州历史上民族迁移变换较多,有18个世居民族、百余个文化支系,占全国九成以上的仡佬族、布依族、水族,约半数的侗族、苗族在贵州生存,贵州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数量均为全国第一,民族特色十分突出。由于受现代文明侵蚀小,许多民族村寨保存完好,也成为了城镇化进程中遗产保护、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多领域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历时15年,创立了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与应用技术体系。项目紧密围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开展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创新了民族村寨文化空间信息收集的技术模式;建构了反映村寨动态发展历程与特征的文化空间单元认定底图;形成了文化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的匹配对应机制,研发出系统的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与解析技术。


  (2)开展了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引导的规划技术创新和集成,探明了文化空间识别与法定规划编制有效衔接的导控方向,建立了文化空间嵌入式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适应性技术。


  (3)创建了民族村寨文化空间时空属性甄别技术模式,揭示了文化空间变迁发展的濒危作用机理,形成了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濒危预警保护监测机制,有效保护了民族村寨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析图.jpg

  “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关内容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其创新性成果实现了民族村寨和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跨越,应用于贵州省内外200余个民族村寨、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保护项目,有效解决了贵州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识别性保护的关键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当代贵州山地民族乡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鉴定委员会专家提出建议进一步总结提炼成果并在更多类型、更大范围城乡遗产保护中推广应用。


  此外,项目自主创新成果突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其中的民族村寨文化空间信息收集模式、文化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的匹配对应技术、文化空间嵌入式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适应性技术、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濒危预警保护监测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侯帮虎

责任编辑/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