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黔边行⑨ 锦屏县乌坡村:“两不愁 三保障” 黔楚边界村民吴位亨救女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沿令冲村村口那条路往东走大约6公里,10多分钟就能到乌坡村,到了乌坡村,我们可以直接步行进湖南。


  一个大牌坊立在乌坡村和湖南省靖州县岩湾村之间,靠贵州这一面写着“黔楚门户”,靠湖南那一面则是“贵州锦屏”,穿过牌坊再走几十米,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界碑歪歪斜斜地立在路边,一面刻着“贵州”,一面刻着“湖南”,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瞧见。


  锦屏县是中国南方典型集体林区县、贵州省重点林业县,群山被杉树覆盖,当地农户大多拥有林地,除了木材之外,小香橘如今也是村里的主要产业。



  在这条通往湖南岩湾村的公路旁,有一条石头砌出的台阶小路直通山腰,台阶两旁绿树成荫。拾级而上,渐渐能看到乌坡村的大致面貌,典型的苗族木屋分散在山坡上,吴位亨的木屋就在半山腰上。


  烈日当头,一行人走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一进屋便感到一阵凉爽,切身体验到苗家木屋冬暖夏凉的特点。吴位亨拿来几个矮小的板凳邀请我们坐下。在黔东南走了几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地苗家人都很爱坐这种矮凳,这习惯代代延续,到了现在,很多人都无法解释原因。


  “满仔住旧屋”是当地人的传统,一来是年轻力壮的小儿子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二来也是给最小的儿子一个生活保障,作为家里五兄妹中年纪最小的吴位亨,自然便继承了这个房子。吴位亨的三哥有些智力残疾,是村里的五保户,他和吴位亨住在一起,平时也由吴位亨照顾。



  吴位亨穿着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的黑色T恤,上面“西藏军区某某团某营某连军旅纪念”的字样,表明了他退伍军人的身份。“1995年退伍后,吴位亨在林业站当了三年护林员,经历了“下岗潮”后,他便外出打工,干的是消防施工的工作。直到2014年被列入贫困户后,吴位亨得到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此外在政府大力发展种植业的背景之下,他也开始种植沃柑等精品水果,收入来源更加丰厚。


  “现在扶贫政策到位,我大女儿正在贵州商学院读大学,每年减免学费3500元,还能通过贷款助学。”一双女儿是吴位亨的心头肉,说起这对“小棉袄”,他更是感慨万千,“如果不是有这些扶贫政策,我们负担不知道有多重。”


  吴位亨说了很多次“感谢”,毕竟这些政策曾经帮他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小女儿。



  2012年的某天,小女儿被查出患上肾病综合症,这是一种以儿童为多发群体的严重肾病,如不早发现、早治疗,极易引起急性肾衰竭。水肿、蛋白尿等吓人的症状让贫困的一家手足无措,吴位亨看着昔日活蹦乱跳的女儿饱受病痛折磨,痛苦得彻夜难眠。


  不幸中的万幸,农村医保能够帮他解决一部分医疗费用,当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更明确指出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50%,这些政策上的帮助为吴位亨提供了5万多元的帮助,把他的女儿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女儿终于恢复健康,吴位亨心里更是满怀感激。



  如今,吴位亨一家早已从贫困户中出列,早已实现了吃穿“两不愁”;妻子带着女儿在外读书,他在家里种果树、守林地,今年还将在山下建起新房,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也切切实实让他们一家告别了那些受贫困所困的生活。

  

  旧作重温:1985年版“黔边行”

  《以机代手巧编富裕路》刊于1985年4月24日《贵州日报》1版



  以机代手巧编富裕路

  ——湘黔交界线上的云亮山村竹编家庭工业大发展


  蒙应富


  云亮山海拔八百二十米,在群山起伏的山区,有如大海掀起的一个浪涛,巍然屹立在湖南、贵州的交界线上。锦屏县九南乡云亮村就座落在这里。这个村的农民擅长编织。编箩、编筐、编篮子,是他们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去年,全村编织收入五万一千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1.6%。户均收入五百六十六点六元,人均收入一百三十三点三元。


  高高的云亮山,漫山遍野都是楠竹、凤尾竹,给人们提供了编织竹制品的丰富资源。生活在这里的九十三户汉、苗、侗各族人民,家家从事编织业。三中全会后,云亮村的传统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如今在湖南耦团、黎平中黄以及本区的敦寨、花桥集市上,他们村编的箩筐、晒席、粪箕等竹制品,几乎垄断了市场。秋收时节,投放到敦寨集市的米箩,一场竟多到一千多对。不少人家,通过编织竹制品,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寨上农民杨文杰,全家十一口人,五个会编织。去年他们一家编了米箩五百对,又编了筛子、篮子,拿到市场出售,收入三千元,成为全村的“冠军”。今年,他们家了解到山那边的湖南搞获芩加工需要簸箕。就全家总动员,一天编十个,一场抬五十个到湖南去卖,收入一千二百元。他们还打算加工六百对米箩供应市场,全年可收入四千五百元。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交界地区的人民对竹制品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云亮村的竹制品供不应求。面对这种新情况,他们自己集资买了七台破篾机,改变传统的手工划篾做法,使破篾工序逐步实现机械、半机械化,提高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乡政府为了使家庭手工业形成一定的生产力,积极推进经济合作,走联营道路。一九八三年,他们在敦寨区所在地的集市开设“九南乡木竹联营公司”,实行“产品到户、统一出售”,组织云亮等村的农民加工、生产竹筷,产品不仅在县内行销,而且还远销江苏等地。今年,云亮村的编织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将会有较大的发展。预计编织收入可达六万六千一百多元,比去年增长29.5%。

 

  新黔边行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链接


  策划人语 | 李缨:写在“新黔边行”开栏之际


  新黔边行① 水城县营盘乡:坐着火车去卖菜 开车进山买桃来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② 水城县磋播村:走出大山又重回大山的网红支书徐祥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③ 盘州市鲁番村:从煤矿产业到循环起来的“牛”经济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④ 镇远县羊坪镇:生猪养殖合作社托起贫困群众致富梦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⑤ 镇远县羊坪镇:移民生活向前“葱”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⑥ 天柱县瓮洞镇:清水江畔一个木商世家亲历的产业更迭|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⑦ 天柱县白市镇:从兴趣到产业 致富能手编织养殖梦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⑧ 锦屏县令冲村:完善基础设施点亮“无障碍”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文/图/视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彭芳蓉

  刊头书法/赵刚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责任编辑/赵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