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十二产业争春记】刺梨开花遍地香 穷旮旯变成“花果山”

  • 作者:周璇 冯相清 刘义鹏 彭启云
  • 编辑:田旻佳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0-04-30 22:09:22



  幽居空谷本自尊,遍身芒刺为生存。


  粉红春花艳山野,沉黄秋实献人群。


  我是一颗刺梨,正如诗中写得那样,每年4至6月,粉红色的刺梨花开满枝头、迎风摇曳;8至9月,成熟的我黄中透青、香味浓郁,形状似梨、浑身布满肉刺,因此得名“刺梨”。



  贵州是我的“大本营”,别看我浑身是刺,我可是成千上万老百姓捧在手里的“致富果”。水城县野钟乡野钟村地处乌蒙山脉中段,高海拔、日照足,正是适宜我生长的环境。我和“他”的故事要从六年前说起。


  那时的野钟村,家家户户都种烤烟、苞谷,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剩老人妇女留在家中,劳动力也不足,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始终提高不起来。2014年8月28日,村民组长刘思启老人一行九人跟着村支书去到“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县考察学习,发现了我的巨大经济效益。回村后,他们立马发动村里的群众把家里的土地拿出来种刺梨。但习惯了种传统农作物的群众思想一时难以改变,刘思启老人就找上了他的老兄弟、原野钟村老支书邓吉栋一起动员村民。


刘思启


  水城的冬天很冷,但我仍然记得14年末至15年初,老人们迈着蹒跚的步子一棵棵将我种满了自家的土地。因为我喜光,对光照和通风要求都比较高。老人们就像“牙牙学语的小学生”,按照在龙里学到的那样,小心翼翼地照料我:株行距3米*3米、每亩栽种80至110株不能过密、搭顶、除草、修枝……他们每天都在树下琢磨,从一个个门外汉变成了刺梨专家。


村民们正在刺梨基地除草


  冬去春又生,秋风送丰年。虽说我喜好明确,但是种养我的技术含量却不高、技术成本、劳动力投入等也不高,就算是老人家也能把我养得结结实实的。既2016年成效初显之后,2018年,我迎来了盛产,靠出售我的鲜果,刘思启老人家的2亩半土地赚了18400元,邓吉栋老人家近十亩土地赚了4万余元。


  “我种刺梨有4年,当初不知有价钱,去年卖得3千多,今年卖得4万元。”那时起,邓吉栋老人还喜欢上了为我写诗歌。他还是村子里远近有名的种植大户,园子里,我时常能听到附近村民来向他“取经”和他们乐呵呵的谈笑声。


刺梨花


  产业革命的号角吹响,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引导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始发展规模种植。县政府还组建了两个龙头公司,一个是水城县林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为种植我的农户提供肥料补助和技术指导,提高村民们种植刺梨的品质和产量;另一个是初好公司,统一收购农户们种出来的鲜果,经过精加工将我制成饮料、原浆等产品销售出去,解决村民们愁销路的后顾之忧。虽然我的鲜果口感不佳,但经过加工后,含有非常高浓度的维他命C,对很多疾病有预防、治疗作用,有“维C之王”的美誉。我巨大的医用和健康价值,可是得到了钟南山爷爷的肯定。



  如今,我的身影遍布野钟乡15000余亩土地,实现村村全覆盖。亩产量能达到3000斤左右,每亩地的收益能达到八九千元,曾经的穷旮旯变成了金果林。


  这不,邓吉栋爷爷又唱起了歌:“野钟乡啊野钟乡,刺梨开花遍地香,铺好贫富路,永远记得党中央……”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文/周璇

  视频/冯相清 刘义鹏

  海报/刘义鹏

  动漫形象/彭启云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