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走基层】“蜂”回路转见真章!紫云“疯王”助力林下“甜蜜”产业


  紫云自治县林下蜂产业


  “天天找蜂王,你自己都快成一个‘疯王’了!”


  面对朋友的打趣,35岁的黄思荣或许也未曾想过,自己的寻蜂之旅一走便是11年。


  黄思荣,是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石头寨村人,也是县蜂产业养殖协会会长。“我们紫云是块宝地,生态好,蜂群多。养蜂能带动更多的人赚钱,我喜欢养蜂。”干劲利落的语言,道出自己的养蜂初衷。


  4月24日,初次见面,黄思荣便急忙带着记者参加一场设在板当镇青塘村的林下蜂养殖春季日常管理培训。


  黄思荣(左)为蜂农做技术培训


  “会长,我家的蜂窝里一个眼有好几枚蜂籽,是怎么回事?”


  “那是工蜂产籽,等一下会教你们如何解决!”


  “一定要记住四个要点:蜜足,王新,脾新,群强!养蜂基本就没啥问题了……在家操作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微信群里及时咨询,我们会一一解答。”负责培训的黄思荣反复强调,80余名前来学习群众纷纷用手机拍摄视频记录。


  这样深入田间地头的培训,在紫云全县每天都在进行。用黄思荣的话来说,“我们协会技术团队就像是在打游击战,哪个基地需要技术支持,我们就往哪里冲。”


  起家:誓把大山馈赠变成真金白银


  紫气东来,云蒸霞蔚。在紫云这个拥有着如诗般名字的县城里,有茂密植被、物种丰富,有世界最大洞穴格凸河苗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景区,被誉为“世界攀岩圣地、户外运动天堂”“亚鲁王故里”……很难将它与贫困挂钩。


  紫云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三市州交界地带,是安顺的南大门。


  全县国土面积228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共2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12%。地处麻山腹地,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紫云,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剩余未脱贫的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被大山所困,也被大山所养。11年前,在外打工漂泊多年的黄思荣思前想后,决定回家做点什么。“我们这里环境生态不错,有很多土蜂,村里有的养土蜂传统。零几年的时候,一箱蜂一年产蜜10多斤,能够赚500多块钱,效益非常不错!”嗅到商机的黄思荣开启了自己的养蜂创业之路。


紫云自治县板当镇青塘村林下蜂


  起家,从诱蜂开始。


  村里传统的养蜂方式是将山林中的蜜蜂诱到固定养殖点,采用圆桶养殖,投入低、发展快。


  从农民工到蜜蜂养殖户,黄思荣一边请教村里养蜂前辈,一边买书自学。在过去长达7年的时间里,黄思荣跑遍了紫云数不尽的大小山头。白天带干粮上山寻蜂,锁定目标后,常常要等到晚上12点,待蜜蜂都回巢后,再为蜜蜂“搬个新家”。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我更多采取的是诱引方式,在蜂巢旁边安置一个诱蜂桶;在桶中抹些蜂蜡、蜂蜜,野蜂就会在桶里筑新巢。等蜜蜂们自己‘分好家’后,我再带它们回基地。”黄思荣说,每一只蜜蜂都是自然的馈赠,无论把它们的家安在哪里,它们永远属于自然,而养蜂人要做的就是为蜜蜂提供更好居住条件的同时,把自然的馈赠变成真金白银,谋求人与生态自然的良性循环发展。


  对于黄思荣来说,养蜂这种生态经济是十分消耗精力的。由于没有技术,缺乏渠道,黄思荣只得遵循传统养殖方式。在自家地里,搭一个7平方米的小房子。一个人,一张床,在山林中,一年一年慢慢把蜂群“攒”大。


黄思荣(右)为蜂农做技术培训


  然而,半封闭的传统圆桶养殖,往往很难留住蜂群。加上构造简单不利管护,蜂群处于自然繁蜂状态。蜂群存活率、繁殖力都比较低,还经常出现蜂群流失现象。


  2014年元月,黄思荣至今难忘。因缺蜜,一周之内,自己一只一只“积攒”起来的蜜蜂,一下子损失了38群。因技术短板,多年心血付之东流。


  “那是第一次感到绝望、无助。但政策利好又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


  同年,贵州省对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具备新型工业化发展条件的紫云等10个县取消GDP考核指标,考核由地区生产总值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考核取消后,紫云积极调整思路,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向山地要经济、向生态要发展。生态环境,成了紫云的出路。黄思荣更坚定了决心。


  破题:技术助力变身名气“土专家”


  2016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短视频闯进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偏远的山村带来了新的机遇。


  正当黄思荣寻求破解困境之际,无意间在网络中看见许多养蜂技术短视频的分享,来自全国天南地北的网友养蜂“秘籍”让黄思荣豁然开朗。从过去啃书本,到手不离手机,还能在线交流,黄思荣找到了养蜂破题之法。


  经过两年的努力学习与实践,黄思荣基地的蜂群由十几群发展到了100多群。而黄思荣也成了紫云自治县里有名的养蜂大王。


  2018年,毕节市纳雍县“95后”小伙王伟诚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偶然的机会结识紫云养蜂大王黄思荣。畜牧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想法新颖,善于现代化养殖运营管理,两人对于壮大紫云蜂养殖产业的想法一拍即合。



协会技术总监李西(前左)为蜂农做技术培训


  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转变思路。为转变传统养殖方式,黄思荣和王伟诚经常赴省内外参加各种养蜂技术培训。学习了活框养殖技术,摈弃传统圆桶养殖方式,采用中蜂活框养殖模式管理;采用云贵高原中蜂与地方土蜂进行杂交,选择优质品种进行人工育王;从传统自然分蜂改为人工分蜂技术,最大程度地保证繁蜂存活率和蜂蜜品质。新的“改革”效果,日益凸显。


  同时,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黄思荣牵头成立紫云自治县中蜂土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蜂活框养殖基地,从纳雍引进云贵高原型中蜂,进行人工繁育,优化本土繁蜂品质,提供优质蜂种。此外,通过将更多志同道合的养蜂人凝聚一起,成立紫云自治县蜂产业养殖协会。协会共有来自紫云当地及省内外80多名养蜂人,其中核心技术骨干7人。


  “壮大产业单打独斗肯定不行,通过成立协会,为全县免费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希望带动更多的群众养蜂,以求共赢。”黄思荣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靠山吃山,我们有好的底子和政策,需要有人牵头做出效果。”


  截至目前,县蜂产业养殖协会累计技术培训次数50余次,培训养蜂技术管理人员1500余人次。同时,与政府联动,积极打通省内外销售渠道、提供市场保障等蜂产品产销平台的运营,与优质电商平台搭建销售平台,注册紫云生态蜜蜂蜜品牌等,为县林下蜂产业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一步。


  春风:“甜蜜”产业风靡全县


  2020年的春天,随着疫情的缓解,大山深处酝酿了一冬的甜蜜开始涌出。


  “猫营镇黄土村不错哩!合作社100箱蜂,产出200多斤百花蜜。”4月29日,黄思荣和协会技术人员在黄土村指导蜂农采收蜂蜜时,止不住地赞扬。


  这样的“甜蜜”收获,如今在紫云全县随处可见。


  板当镇新场村的陈小刚曾是一名赶蜂人。20年前,一位浙江的养蜂老板来到陈小刚家住的村子,从此陈小刚成了一名养蜂学徒,跟着这群蜜蜂辗转湖南、湖北、山东、内蒙古,追逐花期。


  “今天特意和媳妇一起来学习,养蜂产业有前景,现在又有协会免费专业技术指导,我想在紫云自己养蜂。”从迁徙的小学徒变身为本地的土专家,陈小刚目前帮着村合作社代养蜜蜂,每个月有工资3000元,他还在自己负责的养蜂基地里,租了16亩地种植辣椒,以增加收入。


  “等到我们攒够了钱,就自己养。”陈小刚的媳妇翁梅笑着说。


  板当镇新场村蜂农陈小刚进行实操演练


  守得青山见金山。为解决群众只能守着“富饶的贫穷”犯难的困境,紫云自治县盘活森林资源,以政策、资金、技术为突破点;企业、市场为核心;追求生态、发展双赢的目标,正持续推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山上种油茶、林间养蜂忙、林下菌菇香、林内蛋鸡跃……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0.53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2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8.68%下降到3.58%。


  过去,生态环境曾是紫云的伤痛。如今,生态环境成了紫云的出路。


  近年来,紫云县以绿色经济发展为导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对照“八要素”找差距、强弱项、补短板;以科技为支撑,科学打出“林+”组合模式,发展林下菌、林下鸡、林下蜂“短、平、快”主导产业,同步推进油茶、中药材、精品水果和其它林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


  政策支撑上,先后出台《紫云自治县发展林下经济助推打赢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三坚持三联动”发展壮大林下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方案;基础设施建设上,已铺通种植养殖点用水管道8000余米,电线4000余米,硬化道路10000余米;资金支持上,整合扶贫资金、涉农资金、深度贫困县专项扶贫补助资金、银行产业发展基金等共计1.74亿元用于发展林下经济。


  一手用活本土专家技术人员,一手紧抓全面系统培训,为有效推进全县林下养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紫云积极对接云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林学院、省农科院等专家技术团队为全县养蜂等林下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一边向省农科院、贵大等学习更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管理运营;一边落实传帮带,手把手将技术教给每一位蜂农。”黄思荣告诉记者。


技术人员查看蜂巢


  今年以来,专家技术团队为紫云县13个乡镇(街道)和项目实施点提供林下养蜂、养鸡、食用菌种植等技术指导50余次;已实现对全县种植养殖户技能培训全覆盖,其中培训贫困群众2600余人次。


  目前,全县已完成林下菌种植2000余亩、林下鸡养殖70余万羽、林下蜂养殖2万余群,林下产业产值6.5亿元,覆盖联结贫困户12000户5万余人,户均增收5000余元。


  依托优势,科技助力,组团发展,紫云今年规划统筹发展油茶3万亩,林下蜂3万群、林下鸡100万羽,林下菌3000亩。踏着产业革命的春风,“甜蜜”产业风靡全县,绿色经济活力奔涌。


  文图/视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采丽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