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黔南】韦应丽:一双巧手,绘就致富同心圆

图为:韦应丽的马尾绣作品得到嘉宾点赞.jpg

韦应丽(右四)和马尾绣协会会员合影


  从4岁开始,韦应丽就跟着长辈学习马尾绣,15岁时能够将当下流行元素与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绣出多种马尾绣产品。44岁时,瘫痪了6年的丈夫不幸离世,在艰难困苦中,她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凭借着一双巧手,一份坚韧,一路走来,一路学习,她不仅获得了成功,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誉。这位荣获多项殊荣的省级马尾绣技艺传承人,一直在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韦应丽在中和镇党委的指导下,以马尾绣协会为基础,于2013年7月15日成立了协会党支部,正式党员39名(其中女党员37名,男党员2名)。协会党支部以基层党建“支部+协会”工作载体为着力点,推进“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良好局面,推动全镇“党建”带“妇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协会党支部不仅积极发展新党员,引导优秀的妇女干部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提高妇女们的思想意识,同时还引领妇女利用指尖技艺助推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尽最大能力伸出援手,就是人性中的至善和博爱。”这是韦应丽经常讲到的一句话。自担任三都自治县巾帼调解中心水族调解小分队队长以来,她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调解中心为平台,从党支部挑选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党员为调解员,组建了“水乡绣娘调解室”,专门调解绣娘家事纠纷。她和她的队员们主动与绣娘沟通和交流,适时介入调解,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解、早解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19年以来,水族调解小分队共化解家庭矛盾53起,韦应丽和她的队员一直在为维护绣娘家庭的和睦努力奔波。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手工生产技艺,随着机械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精通马尾绣手工技艺的绣娘越来越少,为了把当地绣娘组织在一起,韦应丽以指尖技艺马尾绣刺绣为依托,发挥集体力量传承马尾绣技艺。


  2010年12月,韦应丽在杨柳村开办马尾绣协会,协会的成立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关心帮助,通过努力发展,马尾绣协会会员由当初的84名发展到现如今的716名。她不仅积极发展协会会员,还带领同村妇女走向脱贫致富路。同时,韦应丽通过“帮”解烦心事,“帮”树好家风,“帮”育好孩子,不断地化解会员家庭矛盾纠纷,提高他们自身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引导他们树立爱家守法、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帮助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教育子女的实效。


  韦应丽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积极带动群众就业促增收,先后创办了应丽马尾绣贸易有限公司、马尾绣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就业3000余人次,帮助解决当地农村群众就业难的问题。


  “她带出了很多人,为我们妇女谋出路,让我们参与到马尾绣刺绣生产中,将绣成的成品卖给公司获得稳定的收入。同时,还经常组织绣娘参加三八妇女节、五一节、端节等民族节日活动,我们非常开心。”绣娘潘小翠说。


  近年来,韦应丽将自己多年收藏的马尾绣作品在雪花湖移民社区马尾绣协会基地免费展出,充分展示了水族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自协会成立以来,已接待3万多人(次),为繁荣地方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课堂。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 吴光辉 潘道记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