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走基层·决战一线看落实】贵州屋脊上的一场引水攻坚战(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威宁县拥有全省最大的蔬菜种植面积,蔬菜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就在这几天,威宁县供销社拿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笔蔬菜订单,不过这并没有让他们高兴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继续关注《贵州屋脊上的一场引水攻坚战》。


wbXL1HqjxE8C_hHKR0pB.jpg


  “因为水源的问题,我们地里种的蔬菜,现在能采收到的数量不多,不够。即使产品上来了,品类也单调。”


  “我们基地最近供水也困难,量也上不去”。


  在威宁电商产业园正在进行的这场调度会,本来是为了给开年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筹集货源,没想到各个合作社、基地负责人讨论的焦点却变成了水。


  会议一结束,威宁县久兴合作社理事长宋欣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基地,她要去盯着基地今天的用水。宋欣告诉动静记者,蔬菜种植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因为缺水,原本5月初就要供的货,可能6月都交不了。今年,她已经有30%的订单延误了。


wbXL1HqjxE8C_HINEK8u.jpg


  宋欣着急,当地政府更着急。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施工人员正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赶进度。施工方告诉我们,如果按常规施工,每天投入三四十个工人的话,要干上将近一年才能完工。为了赶工期,他们现在每天投入三四百人,争取在四月底完成。


  眼下,威宁县正在全力打造40万亩蔬菜种植产业,其中7万亩蔬菜基地专门吸纳1万人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截至四月中旬,已有3423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进入这些蔬菜基地务工。异地就业的贫困百姓在基地务工由公司承担食宿。贫困户每天有务工收入80元,一个月干满22天,政府再每天补助20元,也就是100元一天。


  兔街镇村民马发珍就是异地就业的贫困户之一,她告诉我们,一日三餐都在基地解决,很多时候都是四菜一汤,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都比她外出打工好太多。去年,她在基地上挣了1万多元。


wbXL1HqjxE8C_q51InLq.jpg


  遍布威宁的种植基地,已经成为这里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但与此同时,产业供水的短板也凸显出来。不少基地只能采取以水定种(zhǒng)、以水定种(zhòng)的生产方式,一些地方甚至要靠人工从河沟里挑水浇灌。在最短时间内打通产业水血脉,已成为威宁县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补短板的重中之重。


  记者从威宁县水务局了解到,保障40万亩蔬菜基地供水的111个项目将铺设管道约5千公里,超过了南水北调干线总长。目前,已完成64个,预计4月30日前完成所有项目的80%以上,剩下的20%将在6月30日以前全部完成,全力助推产业脱贫。


  在威宁县羊街镇,一个大型产业用水灌溉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河水由2.8公里长的承压钢管向上运输,完成300米的高差提升,再到高位水池后进入四通八达的灌溉管网,辐射周边4个村9000亩土地。由于山高坡陡,大型机械无法施工,原材料只能肩扛人抬。这个工程建成后一秒钟能提水176升多,相当于一百个人一天人工挑水的量。


wbXL1HqjxE8C_tAgxxyN.jpg


  为了如期完成111个供水项目,为脱贫攻坚引入源源不断的产业活水,现在每天有近两千名建设者奋战在威宁县的各个工程现场。而为了督促工程进度,威宁县水务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实行每周一次调度、两次检查。


  随着产业水管网的延伸,很多大型农业企业也把目光投向威宁。在离羊街镇50公里的双龙镇,江楠集团旗下的千亩蔬菜基地已经用上了自动喷滴灌系统。江楠集团的销售网络遍布国内外,企业正在威宁打造自己的大型蔬菜货源系统。


wbXL1HqjxE8C_qzE9QMt-1.jpg


  “用灌溉管道去灌溉,一般是20亩一个片区,浇一个小时就能浇透,用电成本也就十几块钱;如果用人工去浇的话,大概得100个工人浇一天,用工成本在8000块钱,在成本上面就相当于800倍。”贵州江楠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部经理左龙明把这笔帐算得很清楚。


  威宁冷凉的气候,填补了南方高热高湿虫害多的问题。从现在开始,一直到10月都是威宁蔬菜的盛产期。今年,威宁县蔬菜产量预计超过200万吨,各种相关的销售、生产、加工企业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积极对接,为贫困群众产业增收,打开通道。


wbXL1HqjxE8C_wsUmnbU.jpg


  记者手记:


  用水难是贫困地区的“穷根”之一,水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百姓富。疏通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加上滴水一般的韧劲,脱贫攻坚实打实,脱贫成果才能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


来源/动静贵州

责任编辑/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