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心手相连战脱贫 ,余庆迎春村茶产业喜迎春

  雨后初晴,雾气随着高山慢慢散去,清晨阳光透过云雾,洒在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迎春村600亩苦丁茶基地上,满目翠绿、充满生机,无比的梦幻仙境。


  “心手相连,路通百业兴;党群连心,其利断金。”迎春村驻村第一书记徐启俊一语道出“脱贫秘笈”,迎春村的“幸福转身”,得益于东西部协作帮扶,关键是靠“三驾马车”。


WechatIMG28.jpeg

新建的600亩苦丁茶


  在徐书记的眼里,第一驾马车是大力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全省首家股份合作制供销社;第二驾马车是东西部协作帮扶兴建产业路5.6公里,新建苦丁茶600亩;第三驾马车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大山深处的迎春村地处黔东南黄平县、黔南瓮安县交界处,是一个“鸡鸣三市”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31户43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5.5%。因地势高寒、交通不便,山高沟深、林多地少,自然环境恶劣,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无主导产业、无集体经济组织、无资源优势”的贫困“三无村”。


  “群众脱贫的出路在哪里?”“我们怎样干?”面对迎春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严峻形势,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们陷入深思。


  “一开始,我们组建了集体经济组织,想把产业搞起来,做成产业示范带,实现群众长效脱贫。”徐启俊说,虽然通村公路修好,但关乎600亩苦丁茶发展的产业路还是泥巴路,即使产业发展起来后,茶青怎么运得出山,运输销售就成了大问题?


  修一条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一致商议,认为兴建产业路问题是首要任务。接着,徐启俊带领村支两委负责人抢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村调研机会,主动汇报、主动争取,并多次向县扶贫办、县交通局等部门请示对接。经过半年的协调争取,600亩苦丁茶产业路立项建设,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96万元支持,彻底解决了产品卖不出、致富无门路的难题。


  “这条产业路修好后,不仅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还解决3个村民组130户群众的出行难问题。”正在施工现场监工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姚云军信心十足地说,东西部协作帮扶为我们修出一条脱贫路、致富路、产业路,群众发展产业的底气更足了,真是一场及时雨。


  稳定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村党支部紧扣“63211”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工作理念,规划以苦丁茶为长效产业,蔬菜、养殖、高梁为短平快产业,全力加快农村产业革命步伐。


  迎春所需,奉贤所能。2019年初,上海市奉贤区对口帮扶工作队深入迎春村现场调研,认为该村产业规划符合村情实际,群众发展苦丁茶的意愿强烈,于是协调争取102万元对口帮扶资金用于苦丁茶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脱贫致富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东西部对口协作帮扶下,迎春村600亩开采,每亩预产茶青40斤、老茶片600斤,按照市场价每斤茶青40元—80元,老茶片每斤8元计算,预计每亩产值7000元,总产值达420万元。


  “两年前,村里无主导产业,村民收入很低,基础设施也十分薄弱,如今长短产业风生水起,村民收入节节高。” 村党支部书记兰臣感慨万分,心手相连战脱贫,共同筑起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手携手,圆梦想。如今,迎春村山顶有成片的茶叶,山脚有初具规模的养殖、蔬菜基地,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镶嵌青山绿水之间,群众幸福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曾帅

责任编辑 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