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日记·一线干部群众走访录|姚伟:群众的幸福就是工作的动力

  4月23日清晨,阴雨绵绵。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人民政府镇长姚伟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时间紧迫,每日晨会取消,直接到村里开展工作。”八点在职工食堂用过早餐,姚伟便开车前往位于镇西北部的岩屋口村,走访查看建档立卡户的“3+2”落实情况。


  岩屋口是镇内的深度贫困村,平均海拔在600米—950米之间。汽车行驶在宽阔平整的“四好农村路”上,姚伟介绍着岩屋口的村情。脱贫攻坚进入冲刺90天的关键时期,他们创新了“住房、教育、医疗、饮水、易地扶贫搬迁”3+2走访排查模式,由包村领导逐一查看落实情况。




  “春来雨水多,应注意房屋漏水。”上午9时整,在岩屋口党员活动室召开临时会议,听取驻村干部走访摸排群众信息的难度后,姚伟对驻村第一书记喻欢叮嘱道,走访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分析群众目前面临的困难,第一时间“对症下药”。


  听到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户潘志平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80岁的老父亲,生活压力大。脱贫路上不掉一户、不漏一人,潘志平这样的特困户最让姚伟牵挂。


  “爬完这座山,再转个弯,前面的坝子就是老潘家。”特殊的地理环境阻挡不了脱贫的步伐,岩屋口村依托山地的优势,发展350余亩特优油茶产业、600头生猪养殖,利益联接村里所有建档立卡户。


  到潘志平家时已接近十点,山顶凌厉的风依旧四处流串。见到姚伟到来,潘志平从堂屋里拿出小板凳,热情地招呼道:“快到屋里来坐!”


  “老人家,10113产业收益的3040块今天会打到卡上,你还有哪些困难都给我们说。”落座后,姚伟一边询问潘志平的生活情况,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现在过得很幸福。”潘志平感激地说,政府不仅给我修了新房子、落实低保、产业分红、精扶贷分红、享受医疗政策,还雇我当护林员,去年的收益超过两万多元。




  午时的田坪镇,乌云密布,走访几个组的建档立卡户后,姚伟才停下脚步,小憩片刻,期间接听了镇里几个主要产业负责人的电话。


  “目前镇里有生猪规模养殖基地6个,散养大户47户,全镇年出栏生猪近10万头。”下午三点,姚伟前往彰寨村查看1万头生猪养殖圈舍的工程进度。


  在塘合村千亩油茶基地。“林下套种了700多亩太子参,更好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实现双丰收。”看着绿了荒山的油茶林,姚伟很是欣慰。


  产业的发展巩固了脱贫成果、积蓄着乡村振兴新动能。田坪镇依托生猪养殖、油茶种植等资源,同时利用民族特色文化,将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拓宽群众的增收路子,镇内建档立卡户去年底已全部清零。


  夜幕降临,回到办公室的姚伟,开始整理一天的走访记录和产业发展情况汇总,用作“每日研讨会”的集中讨论。


  “通过产业带动,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就是工作的动力。”晚上11点,会议结束,泡了一杯清茶,姚伟又投入到每天批阅文件的环节中……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葛永智

责任编辑 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