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院坝会·讲故事·医疗卫生】 村村配村医!贵州镇宁抬人上医院的竹竿板凳已退出历史舞台


  “20年前,我们住在对面的上坡上的麻元村,山高路滑、交通不便,平时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村里没有卫生室,离村里最近的医院在15公里外的丁旗镇,一般的感冒、拉肚子只能强忍一下,实在忍不住就去山上挖草药吃。”4月22日,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麻元新村,一场热闹的院坝会正在进行,村民和村干部们围坐在院坝中,你一言、我一语的回忆着过去。


  “我还记得1975年的夏天,那个时候我才18岁左右,我弟弟15岁,那天下着小雨,下午两点我弟王兰青去放牛,结果弟弟不小心吃了山里的野果子引发食物中毒,回到家后说肚子疼,后来又开始吐,一直反复,整个人脸色都白了,当时村里没有卫生室,下山的路也不好走,车也不通……后来,我找来村里专门抬人去看病的装备——两根竹竿上绑着一个凳子,让他坐在上面,四处召喊来了20多个人,滑着稀泥走了两个多小时。”麻元新村61岁村民王兰兵回忆起过去村里的医疗条件说。


  “在村民大家的帮助下,我弟弟被送到了丁旗镇的卫生室。经过医生检查后告诉我们是食物中毒,通过住院输液就能好,当时我们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才落了下来,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我弟弟住了5天院,一共花了50多块,为了救弟弟我们借了好多亲戚朋友的钱,全家7口人3个月的生活费就花完了。”王兰兵感叹道。


  过去,医疗卫生条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特别像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麻元村这样偏远的农村地区,看病难是常有的事。


  “十三五”以来,医疗条件飞速改变,硬件设施和医疗条件日益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三大体系全面加强,村里用来抬人上医院的竹竿板凳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3.JPG


  “2017年,我们搬进了山对面的易地扶贫搬迁点麻元新村,新住所不仅环境好,还有卫生室,有专业的村医,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能免费做身体检查,而且每个人都做一份健康档案。”王兰兵细数村里的变化。


  王兰兵所在的扁担山镇也成为了镇宁自治县4个国家级卫生乡镇之一,当地百姓日子越过越幸福,大病小痛不再困扰村民生活。


  “哎哟!我的腿!”2019年7月,王兰青干活回来,不小心摔在家门口的斜坡上,右腿被摩托车压得紧紧实实。


  “听到呼喊声,附近的村民赶忙跑过来帮忙把车抬起,经村医杨天刚检查后,确定是骨折,做了简单的处理和固定后,村支书开车送去安顺市人民医院,40分钟就到了。”王兰青说。


  “这次住了3个月的院,花了3.8万元医疗费,亏得有农村医疗保险,最后我们只花了1万元左右就全部治疗好了。”王兰青笑着说,“现在医疗条件好,要是20年前,我这条腿怕是保不住了哟!”


14.JPG


  目前,镇宁自治县常住人口新农合参合人数均达到98%以上,不断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2019年,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7845人次,并完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89185人签约。


  除此之外,该县还投入300万元改扩建60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为178个村卫生室配备125万元的医疗设备;改扩建了50个农村中小学医务室,并配备53.35万元的医疗设备;设置安置点医疗卫生机构16个,配置医护人员88个。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彪 牟元媛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