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黔西县协和镇:农家书屋成为产业发展“加油站”



  4月,正是农忙时节。


  一大早,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协和镇化甲社区村民王兴龙骑着电瓶车,来到距家仅5分钟的村农家书屋,他要充电学习种植技术。


  “今年我种了一些辣椒和蜜本南瓜,有些技术不懂,就来这里找找答案。”王兴龙说。


王兴龙在化甲村农家书屋里寻找果树种植书籍.JPG

王兴龙在化甲村农家书屋里寻找果树种植书籍


  王兴龙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这两年,在社区党支部带领下跟着种植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初见收益后,自己想要提升种植技术,于是想到了农家书屋,找到蔬菜种植相关书籍一读,还真收获不少。


  “桃子的嫁接有芽接、枝接,芽接要切T字型,枝接就是取一段枝条,又有好多种手法。”王兴龙说,今年想要跟着村里发展艳红桃种植,正从农家书屋里找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看。


  看着王兴龙兴致勃勃地比划着从书里学到的知识,记者也不禁好奇地走进化甲社区农家书屋。


村民在化甲村农家书屋里阅读.JPG

村民在化甲村农家书屋里阅读


  书屋里,还有1位村民正在翻看书籍,四周高高的书柜上,排满了各类图书,从《成语故事》《中华好诗文》等文学童书,到《土壤与施肥100问》《果树高效栽培技术》等养殖农技,方方面面应有尽有。


  “我们村大家借阅的热情很高,你看,这个登记本都记了两大本。”图书管理员熊荃伶拿出了借阅登记本,翻开来,里面的记录密密麻麻。


整洁明亮的化甲村农家书屋.JPG

整洁明亮的化甲村农家书屋


  “村民一般借农业方面的书比较多,小朋友们则经常来借绘本。”


  “农家书屋”虽小,却发挥着“大作用”,不仅增添了一分“书香”,也为脱贫致富尤其是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精神食粮”。


  在黔西县协和镇爱国村,被村民称作“辣椒大王”的聂忠训正带着村民在覆了膜的土地上移栽辣椒苗。


  作为产业发展带头人,今年聂忠训在爱国村发展了辣椒700亩,一眼望去,村委会前500余亩坝区辣椒苗整整齐齐,十分壮观。


聂忠训在爱国村农家书屋阅读.JPG

聂忠训在爱国村农家书屋阅读


  但在6年前,初次尝试种植辣椒的聂忠训因为不懂技术,10亩辣椒投资都打了水漂。


  “第一年失败后,我去村里农家书屋找书看,根据辣椒症状才知道叫炭疽病。”聂忠训一边看书学习,一边自己摸索,终于掌握了辣椒的种植技术。


  在农家书屋学到技术的聂忠训深感知识的重要,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开始利用农家书屋中的书籍“为我所用”。


  “每一间农家书屋,都是一个农村文化服务的阵地。”黔西县协和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林永立告诉记者,2017年,按照国家标准,黔西县协和镇10个村、3个社区、1个文明驿站都建起了农家书屋,全镇共有图书31000余册,每间农家书屋每年还会由新华书店新增配送100册,所有图书均已完成编码、上架,其中杨柳社区完成了数字化改造,与县图书馆可实现通借通还。


  “通过农家书屋,不仅是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起到了帮助群众创业增收,成为了孩子学习活动的阵地。”林永立说,目前,该镇正在积极完整所有农家书屋的数字化编码、分类,让书籍滋润更广阔的乡村。



  文图/视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中迪 庞博

责任编辑/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