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六零后”驻村第一书记蒋青松:换一个“战场”战斗同样精彩

  “过去我是人民群众的子弟兵,现在我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这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兴仁市百德镇围塘村第一书记蒋青松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微信图片_20200425211024.jpg

蒋青松在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情况


  “来了就要为群众干事,不然对不起军人这份荣誉,更有负组织的重托。”60后的蒋青松是一名军转干部,虽然年过半百,但身上始终保持着军人和共产党员特有的坚持,不论是在部队执行任务,还是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始终不畏艰难、冲锋在前,以苦干实干的精神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做一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士


  “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军转干部,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有责任有义务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的一名战士。”蒋青松说。


  2018年3月,蒋青松轻装上阵,再次来到兴仁市百德镇围塘村,冲锋战斗在帮扶一线。


微信图片_20200425211050.jpg

蒋青松(左一)在田间地头走访


  然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蒋青松并非没有顾虑。岳父岳母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爱人右手粉碎性骨折经过三次手术也很需要看护。


  有朋友劝他:下去帮扶的都是年轻人,地方条件艰苦,老蒋你又何必自己折腾自己呢?


  “脱贫攻坚是大局!”蒋青松坚定地说,“家里的事和个人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在围塘村的日与夜,蒋青松用汗水当墨,和村委会党员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发展养殖业,努力实现贫困群众脱贫清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书写人大干部的为民情怀,以一个老兵苦干实干展现使命担当。


  双脚丈量土地 真情对接民心


  “蒋书记,进来坐啊!”


  “蒋叔叔,坐下喝杯水再走!”


  ……


  在围塘村,蒋青松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乡亲们一声声热情的招呼。


  回想当初刚到村里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部分干部群众对我有成见和看法,认为只是来走走过场,栽栽盆景做做秀。”蒋青松回忆道。


  用双脚丈量围塘村土地,以真情对接民心,这是蒋青松赢得群众认可的“法宝”。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进入驻村角色,蒋青松到达的第一天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他就对村里的情况一清二楚,做到事清、人清、财清和物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蒋青松走遍了17个村民组100多户贫困户,用眼睛去发现、去了解、去印证。


微信图片_20200425211058.jpg

蒋青松(右一)和群众交心交流并察看农耕情况


  一步又一步,蒋青松理出了扶贫思路。他将了解到的情况分类梳理、研究总结,同干部群众反复商讨后,决定先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做一些实实在在好事情。


  村活动室门口有条路,是村里人每天生产生活的必经之路。路上全是大大小小的“伤疤”,引发了多起村民骑摩托车摔伤的事情。蒋青松自掏腰包买石子,带头填坑,压实平整路面,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


  村里有些孩子上学没有拿到教育补助,蒋青松挨家挨户统计人数,到镇里集中帮助办理。农忙时节,一些家庭劳动力不足,他帮着下地除草施肥收割;发生邻里纠纷,他主动充当调解人,为解决邻里矛盾四处奔波。


  据蒋青松介绍,以前村务工作,都是村干部通知村民到活动室办理。自从他来了以后,都改为主动上门服务。通过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蒋青松逐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蒋青松还经常和村民们一起抽着土烟袋子,讲着带有浓厚布依族口音的话,给群众传达党的好政策、好声音。慢慢地,大家对他的称从“蒋书记”变成“蒋兄弟”“蒋大哥”。


  当好领头雁 走出致富路


  如何才能让围塘村的困难群众真正拔穷根、能致富、管长远?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蒋青松心头。


  群雁高飞头雁领。作为第一书记,蒋青松主动扛起责任义务,出点子、想办法,苦思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给当地村民送来了致富的良方。


  为彻底解决村级产业小、散、乱的发展难题,蒋青松积极动员村民,还发动战友,四处找资源,几乎跑遍了省、州、市各个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准确了解各项政策,争取支持。


  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校企结合发展的方式,蒋青松帮助引进了地方龙头企业兴仁金松食品有限公司投资近1000万建设蔬菜基地和冷藏库及学校营养餐配送中心,先后流转和租用村147户近500亩土地,实现产、藏、销统一的产业链,直接带动300多户农户、3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间接带动近千人走上集体发展的致富之路。


  今天的围塘村,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植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调整种植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集体年收入近15万元,突破了过去没有村集体收入的日子。


微信图片_20200425211107.jpg

围塘村蔬菜长势喜人


  与此同时,在蒋青松的带领下,围塘村在发展蔬菜、生姜、薏仁米、烟叶等种植业的基础上,依托兴建在围塘村的薏仁米加工厂、薏仁粉加工厂,先后建起养牛场、养猪场,不仅吸引了周边村寨的人们,还带动了一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


  “过去的围塘村是有本事的人先出去,现在的围塘村是有本事的人先回来。在脱贫攻坚好政策的帮扶下,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愿望。”蒋青松说。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盛道利

责任编辑/阮丹